关于善行的作文800字
关于善行的作文800字二: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一性一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一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一爱一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一府施舍的粥粮。 晏一陽一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一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
关于善行的作文800字三:最美的善行——孝 我国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中,孝便是其中之一。更有‘百善孝为先’的名言。 孝,无处不在。动物中,有羊跪一乳一、鸦反哺等著名典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孝的事例。 有一名高中女独自一人照顾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母亲四五年。她每天都要四五点起床,给母亲做早饭,穿衣洗脸。每天放学后,她的同学回家后,吃母亲做的饭菜,而她却要买菜,给母亲做饭。而且,她每天还要给母亲按摩、翻身、洗澡、洗衣服……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这就是孝,最纯正的孝。 每个人身边都有孝的典范与不孝的事例。它们都会触发你的内心深处,给予你最真挚的感受。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个七旬老人,有两个儿子,他的老伴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因为争家产,闹得十分不和,谁都不愿赡养老人。最后把老人“安居”在一个公共卫生间旁的一个小屋子中。小屋不足三十平米。而且因为是公共卫生间,所以气味刺鼻难闻,每次经过的路人都步履匆匆,手捂口鼻快速经过。而老人就住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次看到老人蹒跚的步子,微驼的背,总会不禁的为老人心疼。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风不待。我们不要到了最后想要孝敬父母时,才发现已经晚了时后悔莫及。我们应该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向父母尽孝道。 点点滴滴都是孝。在父母劳累的时候给他们锤锤肩;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去一句祝福;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守候在跟前;在父母口渴的时候送去一杯热茶…… 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在你向父母做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伟大的善举。虽然它不如卧冰求鲤感天动地,但依旧温暖人心。虽然它不如黄香温席家喻户晓,但依旧值得颂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孝道。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殊途同归,温暖人心。我们不能说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孝事,但我们要坚持做一件件小事,只要一直坚持下来,到最后也会成为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孝,是最温暖人心的举动。 孝,是最美的善举。
关于善行的作文800字四:扭曲的善行 近日,李某在面馆捡到了一个装有现金、身份一证和银行卡的钱包,他没有贪图里面的钱财,而是走向了派出所…… 事情的结局是什么呢?大家也许会想:失主找到钱包,很开心并且真诚地感谢了李某。可惜,我们都只看到了开头,猜错了结尾。李某并没有走进派出所,而是做了个锦旗褒扬自己并想借此成名。当闹剧结束后,李某拿着失主给的红包,悄然退常 我不知道李某是如何忍心放任失主寝食难安,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心安理得地接受那200元钱。诚然,“拾金不昧”是一个善举,然而当他渐渐远离派出所的时候,当他为自己挂上锦旗的时候,当他四处奔走,为自己宣传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性一质。原本令人感动的行为在他主动求曝光和收下失主钱包时就变得丑恶无比。 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这种事情不在少数。捡到钱包后向失主索要红包,甚至红包送到后临时“涨价”的行为每天都在发生,也许法律对于这些行为是无能为力的,但道德早已为这些人判了刑。可是尽管这样,仍有很多人不顾良心的审判去做,或许这也是所谓的“善行”,然而这种扭曲的“善行”更加速了道德的沦丧。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悦悦”事件,十八个路人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无人伸出援手。而在陈贤妹抱起她,送到医院时,又被人们说是在搏人眼球。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被名利蒙蔽的人们似乎早已自动屏一蔽了那些无利可图的事。在道德的赛场上这十八个人却抵不过一个拾荒者——陈贤妹从此拾起的不再是“垃圾”,而是被人抛弃的善良。 康德说过:“美,是无功利一性一的。”所谓“上善若水”,水,干净透明,真正的道德美正是像水一样毫无杂质,当内心掺了名利,道德便会变色,变臭,社会也会随着变得面目可憎。也许并不需要多么伟大的行为,只要一个细微的举动就可以感动他人,善良不需要本钱,少一点名利,多一点无私,善行便不会继续扭曲下去。 我希望,剧本改写,李某没有犹豫而是直接进入派出所,他没有拿失主的红包而是谢绝后转身离开。这部戏叫做:真正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