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读后感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读后感 >

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时间: 2017-02-12

篇一:《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毛泽东自传》我读了一些,学到的有很多,忠诚,坚强,自尊心。

毛泽东的成就都是他一步步打出来的,他又陷阱的思想战略,能吃苦耐劳。说到这里,我就想死了我们的高考奋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吗?别人我不知道,自己全都是享乐主义,难道不是吗?这里,小小的自我批评一下。

成功,梦想,不是说出来的,是要向战争一样,付诸于实践,如长征一样,一步步走出来的。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记得毛泽东说,他为了躲避追击,没有鞋子,光着脚走了多远,脚都受伤了,但他的革命信念依旧存在。而自己呢,一种惭愧油然而生。

毛泽东的记忆力超强,精力十分旺盛,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军事家。而我是不是一个真正的高三,上课会瞌睡,晚自习会偷懒,自己一天什么都不干,那里那么多的懒病,什么都不是,原因我想就是不积极学习。再次批评一下!

还有他老人家身上透漏出的坚韧,宽容,勇敢,自尊……一切的一切,我都该学习。

篇二: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初听《毛泽东自传》时,我觉得很诧异:既然是自传,那作者应该是毛泽东本人呀,不应该是斯诺。而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后,这个问题就自然知晓了:原来该书的内容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而成,为了增强正确性和趣味性才使用第一人称“我”,从而保持了原来自传的形式。书中的内容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

本书以事说人,更以事说史,在给予读者一个更真实的中共伟大领导人的形象的同时,还历史一个更加真实贴切的面貌。此外书中还附录了《毛泽东自传》写作翻译出版的前前后后,从版本学角度对早期毛泽东传记进行系统研究,可谓集百家之所长,为中共党史文献研究添上了一笔亮丽的风景线。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的成长历程和思想的转变过程。毛泽东诞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幼年见证父辈从负债累累到岁末有余粮,从贫农到富农的创业史。我想这段经历在以后的日子对他起着无形的作用。而他在那时就显现了“叛逆”的性格,不顾教师的酷戒,读完先生所深恶的《岳飞传》、《水浒传》、《三国》、《西游记》等书籍。那时他喜爱读传奇小说,却以异于常人的眼光难以发现了一个不争的的事实:书中的英雄和主角都是武士、官吏和学者,从未出现过一个农民英雄。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少年的毛泽东就开始用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发现了这个重要的规律。同时由此还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思想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开始播种、萌芽。

而当他在长沙读中学时,报纸为毛泽东开创了一番新的天地,让他了解最新的时事,接触更多的社会思想。而正是这些革命报纸让社会主义进入毛泽东的世界——至此埋下革命指导思想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了解到更多的现实。而在湖南省省立图书馆的自修的这段经历更是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渐渐地他的思想变成了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体,这是他的思想的一大成长历程。当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等共产主义书籍之后,他就开始坚信马克思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它给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追求真理和完善自我的平台。我们要弘扬革命先辈刻苦读书,报效祖国的精神。

赴沪参加中共一大正式揭开了毛泽东红史的第一页,他在革命中所倡导的独立学说,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摈弃苏联模式,主张走“农村为革命根据地、武装包围城市”的路线,同时把农民作为夺取政权的主力,使得那些所谓的“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惊讶不已。当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方显出毛泽东那睿智的眼光和思想;他的那套“游击战”堪称人类战争历史上的奇葩,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中国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以英勇忠诚和超人的忍耐力克服了了重重阻力,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历史是曲折的,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而历史也证明了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科学的。

读完毛泽东传,给我留下最深刻印像的就是毛泽东那种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精神、团队精神以及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精神吧!

在当今这个物质主义横流的时代,绝大部分的人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偷窃、抢劫、贪污;让人想不到的更有部分商人拿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赚黑心钱。如今物价飞涨,价格之高让人咋舌,这是为什么?是一些势利之人为了牟取暴利所致,他们大量囤积农产品,再抬高价格销售,的确他们是发大财了,可他们是否想过这给老百姓带来的是什么——是灾难埃一如房价,居高不下,让普通老百姓对之望而却步。而贪污受贿案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民的血汗钱在送走一群撑饱的恶狼后又迎来一批饿狼。真不知道人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呢?事实是一些大官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争先恐后地要成为一个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其“牺牲精神”值得嘉奖。然而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家喊了这么多年“廉政”口号,同时严厉地惩治了一批贪污受贿的人,却还有人勇敢地以身试法?是国家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还是人的贪欲在作祟?我的答案是这两方面都逃脱不了干系并且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毫无震慑力和执行力,形同虚设;如果下级官员(或职员)对上级领导一昧地逢迎,对其违法的行为臵之不理甚至与他狼狈为奸,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此外人的本性是贪婪的,一旦理智被欲望侵占,尊严被权力征服,那么任何监督机制都会被忽视。如果他们想的是国家的和谐与人民生活的提高,那么他们会致力于做好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请大家莫忘“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因为历史和现实都生动形象地为我们阐述了这一道理。

此外,我们在他的口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后来他使用的是“我们”、“红军”等字眼,表明这所取得的一切是属于集体的,而不单单是他个人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团队合作是必须要学会的,因为可以说它是我们立足当今社会的一大基本技能。在这个分工合作日趋明显的社会,我们要懂得合理使用各种相关资源,与他人一起努力完成作品。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革命的胜利充分的验证了这个道理。大家仔细想想为什么日本在武器装备远远比我们精良的情况下还是被我们驱逐出神州大地,我想答案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中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各种战术,使日本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途中肯定充满着坎坷与挫择。逃避退缩不是我们的选择,勇敢地正视并战胜它们才是智者的行为。因为永远会有困难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堂不会停止的课,我们总是在实践中成长。只有经历过暴风雨,我们的心理才会更加成熟,能力上才能得到提升,知识才能得到实践。同时仅仅只有接受困难的观念还是永远不够的,毛泽东曾说孩子们,你们要随时做好准备。随时做好准备,不是你想着我要准备我要准备你就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遇到困难时,选择的是迎难而上,是与困难斗争到底。例如他的农民主张曾被党内其他同志怀疑,但他并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深信中国的革命需要农民的力量,最终他胜利了,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胜利。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掌握足够的知识,还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我们不仅要具备解决问题的实力,还要有能够打持久战的水平,以防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被压力压垮。

历史悠悠,我们灿烂的华夏文化有着太多的自豪:尧舜的传说、孔孟之道、大唐盛世……“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成就时势。”是的,在那个二十世纪,战火的硝烟弥漫着中国这片土地上,隆隆的枪炮声充斥着国民的耳膜。一代伟人毛泽东凭借其特殊的阅历和自身的英勇忠诚带领中国人民扭转局势,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所有的凡人一样,他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那个高度的;非凡的是他所走的是那么一条充盈艰辛坎坷的道路,其中浓缩了中国国内在那个年代的动向。而毛泽东不仅仅是一代伟大的军事学家,战略家,还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用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副的豪情和气度,用那”十六字诀”和其他独特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为这个曾经是地球上最富裕的民族摘去“东亚病夫”的帽子,将她归于本位。这样的丰功伟绩,使毛泽东在中国的历史了留下了绚烂的一笔,同时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底蕴和美丽的风景。

一本好书,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不足;又像一盏航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读《毛泽东自传》的过程中,我不禁惊叹毛泽东所具备的能力与所体现的精神,同时通过与毛泽东的对比我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缺点以及今后该如何完善自我。此外我会积极地使自己向党组织靠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一方面是读者对他感兴趣,另一方面是能从中有所收获,《毛泽东自传》对于我来说便具备了这两个特点。读这本书有三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可以有助你熟悉那段历史,具体地去触摸和感受当时的一些情况;二是本书可以帮助你思考,教导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在工作学习中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再者如果一个人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亲身通过具体的文字透过历史来近距离地看看毛泽东这个人物。

毛泽东诞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幼年见证父辈从负债累累到岁末有余粮,从贫农到富农的创业史,他下过地、记过账、临听私塾里头先生的“之乎者也”,不顾告诫读完先生所深恶的那些不正经的书〔《岳飞传》、《水浒传》、《三国》、《西游记》〕,进校读到自然科学和西方学术的新课程,在母亲的慈祥仁爱和父亲的严厉苛刻中,“矛盾”的童年成长。

毛泽东十六小岁时,第一次离家出门达五十里之远,到了湘乡县的一个新式学校读书。在那里它虽因不是湘乡人而受到歧视,并因此在精神上感到很大的压抑,但他在那个学校里很有进步,尤其是那些教经书的老师非常喜欢他,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古文。我这里才明白,虽说他非常不喜欢那个启蒙老师,但不得不说,他的扎实的古文功底正是得益于最初痛苦的训练。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毛泽东这个名字便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他有功有过,而且是瑕不掩瑜的功大于过,他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无疑却是最有领袖魅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伟大的、坚定的、不倦的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大门的1956年,又是他,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及时地提出了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新的历史性任务,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毛主席的诗词歌赋,独领风骚。有人说,皇帝或国家领导人,如果喜好诗词歌舞,便耽误治理国家,最终只能将国家搞的乱七八糟,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但是,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舞文弄墨方面,他直抒胸臆,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其诗词歌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更是无法超越。

毛泽东才华横溢,挥洒自如,指点江山,豪气万丈。成大事者必有大智慧,我们的毛主席即如此。生活俭朴,一心只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却宽厚对待身边的同志。让人感动的是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吃上一次却都觉得奢侈。自然他有他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功绩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篇四: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他父亲当过兵,退役后回到家乡,靠省吃俭用终于把田地赎了回来,就靠种这几亩地把一家人养活,并且除去五口人吃的还剩十几担,这就使得他家每年有一定的结余,就这样的积累使得他家新增了几亩田地,成为了中农家庭,同时毛泽东的祖父也恰巧过世,使得他们家的生活相对比较宽裕,他也很少体会到下层农民的疾苦。

他天天给父亲记账,白天就到田地里去干活,后来他父亲请来了一些劳工,对他们比对她还好,初一和十五给劳工吃蛋(没给过肉),他什么也没吃到,吃的还是粗粮,他觉得很不公平。

在家里有两条战线,他父亲单独一条,他和母亲、兄弟、姐妹为一条,但是他的母亲倾向于间接方式解决问题,不想直接表现出来。

自打有一次后他就发现直接更有用,向父亲示弱只会挨的更惨,向父亲发泄一切,为自己力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他父亲请一些客人来吃饭,在吃饭时他和父亲发生了争吵,随后他便跑了出去,走到一个小池塘边想通过跳下去来威胁他的父亲以后不能再打他,结果他胜利而归。他上私塾时,经常读的是四书五经,他又不感兴趣,又一次逃课在外面走了三天,还以为走了有多远,结果就在家的周围不停绕,三天后家人才找到他,此后父亲也有些理解,私塾的老师的态度也有些改变。他经常在课上看其他的书,当老师走来时就把经书放在上面,和其他同学一样,和我们现在有些人一样。他读的一些书都是具有造反性质方面的,比如《隋唐传》、《西游记》等后来他到老秀才那读过一段时间。又读了一些激进的书。

突然间他发觉这些书中所描述的都是一些统治阶级的人物,或文化人。似乎还缺少那些平民百姓,那些贫苦农民。

他读过一本书,是一本说日本瓜分中国的书,让他看后很伤心气愤。也许是本能的对造反性质的感兴趣,也许是把那些书读得太多并且很熟练,也许是他很有爱国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把这份责任看得太重,他太关注祖国的安危,所以对很多是多愤懑不平。有一次长沙闹饥荒,民众到衙门去找县官,县官说城市里并没有缺少粮食,这使得老百姓很是气愤,于是就把县官赶走了。又来了一个新的,说可以给他们粮食,但必须说出带队的头目,于是不久就把头目捉了起来并砍了头。这些言论被一些逃荒者带了过来,毛泽东只能说对这些受害百姓感到同情,并无其他办法了。而且在这期间,他的父亲运送到城里的粮食被难民给劫走了,他对父亲的谩骂没有给予鼓励,也对难民的做法感到一丝失望。

靠智慧和机警,靠努力与勤奋,靠忍耐与坚持,靠很好的身体,靠很好的精力。他被人误会过,他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对待,想到总有出头之日。就好像《建国大业》里所描述的一样,他们在等一位高级将领从国外归来时,这位将领不幸遇难。周恩来同志深刻的批评了那些负责人,结果是毛泽东来解了围。可看出他对事物的看法是很乐观的。

假如没有中农家庭这个身份,他能够早日体会到穷苦农民的艰苦,可会更早的成熟,会更早的做出一番成就,会让中国前进很多年,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还会拥有有那么多知识的机会吗?还会那么懂军事吗?可能和一般人差不多吧!

假如他没有青年时期的坚苦锻炼,到最后他可能早已病倒了,更不用说过草地了。会师前可能早已过世了。他也不可能站在话筒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假如他像一个封建家里的孩子一样很听父亲的话,听之顺之,可能早已成了一家米店的老板,更谈不上从事政治了,也许是一位失败的老板。

时代造就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五:《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一方面是读者对他感兴趣,另一方面是能从中有所收获,《毛泽东自传》对于我来说便具备了这两个特点。读这本书有三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可以有助你熟悉那段历史,具体地去触摸和感受当时的一些情况;二是本书可以帮助你思考,教导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在工作学习中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再者如果一个人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亲身通过具体的文字透过历史来近距离地看看毛泽东这个人物。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毛泽东这个名字便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他有功有过,而且是瑕不掩瑜的功大于过,他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无疑却是最有领袖魅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伟大的、坚定的、不倦的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大门的1956年,又是他,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及时地提出了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新的历史性任务,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毛泽东通融古今,兼收并蓄,在军事领域尤为出色。毛泽东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兵书,继承了中国古代兵书的思想精华。他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主席在阅读古代兵书时,反对教条读书、纸上谈兵。他主张批判地继承古代兵书的合理成分,并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早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主席就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又说“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这些话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对于读兵书的基本观点,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战价值。如《孙子兵法》中说:“穷寇勿追”,毛主席则反其道而行之,说:“宜将剩勇追穷寇”。这些例子说明客观条件变化了,人的主观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完全拘泥于兵书上的片言只语。毛主席就是这样地对中国古代兵书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扬弃,从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毛主席的诗词歌赋,独领风骚。有人说,皇帝或国家领导人,如果喜好诗词歌舞,便耽误治理国家,最终只能将国家搞的乱七八糟,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但是,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舞文弄墨方面,他直抒胸臆,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其诗词歌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更是无法超越。

毛泽东才华横溢,挥洒自如,指点江山,豪气万丈。成大事者必有大智慧,我们的毛主席即如此。生活俭朴,一心只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却宽厚对待身边的同志。让人感动的是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吃上一次却都觉得奢侈。自然他有他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功绩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