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读后感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读后感 >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时间: 2015-09-18
篇一: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作为教师或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段时间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地读到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黄武雄教授的《学校在窗外》一书,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象能力”。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联结”与“互动”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分别,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教师所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些联结的“点”。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揪”高考。


篇二:

教育的过程是让每个人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人格的最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活得彩。

继《童年与解放》之后,台湾著名教育家黄武雄又推出另一扛鼎之作《学校在窗外》。该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神健全,人格独立。

人接受学校教育多与少到底有无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追问,终于厘清学校教育对人关键的影响是人的象能力。发展象能力是为了在联结别人的创造经验时,能够洞悉并掌握这些经验的普遍,从而回归特殊世界,这样才称得上与世界真正联结。

如此说来,孩子去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而联结的方法恰恰是打开经验世界,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可是,今日学校教育,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成熟心智。而现行各级教育中知识被套装化。在本书中,作者多次批判学校教育是纯粹传授套装知识,并指出过分推崇套装知识的地位,是今日教育出错的主要症结。

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破解之法是通过拓广知识视野,进行价值思辨,培养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篇三:

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一书中,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这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有位教育的前辈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这样发问:今天的学生有多少是为了学习而来学校的?他们更多地喜欢学校是因为学校有他们的同学!回想我的学习经历,我曾暗自庆幸能够更多地学习“音体美”,甚至有更多的“研究学习”时间。当然考试也是有的……今天的学习,虽然有“素质教育”的大旗,可是高考的“大棒”依然挥舞,学生当然还得以考试为重,老师当然也是“见缝插针”,就连我这个小学老师也身在其中,因为家长们都在看着孩子的期末分数呢!

哎,怎么解释也说不清?素质固然重要,可分数也十分十分重要啊!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孩子的作业量是明显增加,可有家长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作业多是应该的!”。孩子们的感受呢——作业多!

一个学校,能让学生记住的只是同学,而不是老师,不是学习知识的愉悦,那这样的教育肯定出了问题了0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那黄武雄认为孩子是为了什么去学校的呢?他说:孩子到学校,最主要的事便是学会与人“互动”、与自然“互动”,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人生下来,离开母体,发展智慧,当他开始意识到自我,意识到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被迫孤独地面对生活时,心中会因疏离而产生焦虑,想返回母亲的子宫已经不可能,融入社会成了他唯一的选择。社会犹似母体,一个人融入社会这个母体的信物是工作和关,工作和关都是人与社会的一种互动,一种联结。其联结的途径有二:一是打开经验世界;二是发展象能力。


篇四:

最近,读了《学校在窗外》一书。这本书的作者黄武雄先生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作者一向关心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

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书中,作者提出了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区别?学校要不要存在?这些问题看似显而易见,其实,却最能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人不只是要接受,而且要付出,这种对社会的付出,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去复制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是啊,知识只不过是人的经验,并非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与他人的经验相互验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会充分发展。

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些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

其实“知道”对于学习者来说,还不成其为知识,因为“知道”这些东西并无法转化为人的经验,隔几天、几个月就可以忘掉,就可以由“知道”变为“不知道”。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可以说是“知识经验化”,但不能肤浅的解释为“知识生活化”。只有“发生知识”没有“学习知识”。

因为经验不经过验证,不经过批判,对学习者而言,便产生不了新的知识。因为那个新的知识没有融入主体经验,它依然是别人的客体经验。只有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自己主体经验的存在,以自己的主体经验去验证,去批判客体经验,才能发生新的知识。

所以说知识只有发生,无法只凭学习得来。

如今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象、概括能力,学生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独立思考,所谓独立思考,并不是闭门造车的思考,而是不从众,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思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着重的训练,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象过程,那么学生学到的经常是象语言,而非象能力本身。

人的象能力的成长,非常迟缓,而且需一点一滴地积累象经验,才能往高层次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常因他的象能力尚未达到他要学的数学知识所相应的象水平。

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重视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慢慢积累他的象经验,数学对每个孩子都将变得简单而有趣,数学对每个孩子象能力的培养,也都将扮演难以替代的角色。

记得国外有数据表明,同样年龄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最多能差上七年(智障者除外),既然是这样,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求孩子们的数学成绩都是优秀呢?

我们期盼着有朝一日所有人都能够觉悟到这一点。


篇五:

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于心不忍。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