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络,原名为Internet,又称为“因特网”。它是目前世界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公用计算机信息网络。
1995,两件与Internet有关的事情轰动了中国。一个是山东农村的杨晓霞得了一种怪病,肢一体一点点腐烂,医生束手无策,只好通过Internet的电子信函(E—mail)向全世界的同行求教。两小时后,即收到来自香港通过Internet发来的第一封回函。最后,她的病得以确诊。另一件是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得了怪病,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通过Internet发出电子信函求助,实际上进行了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专家会诊,诊断为钻中毒。这使许多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Internet的作用之大。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冷战期间。60年代,美军为提高其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效率,并加强其抗毁能力,研制计算机通信网络。当时美军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呈倒置的“树”状布局,如果主干或干枝的一个通信节点被破坏,其“下枝”段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就将陷于中断和瘫痪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蛛网”状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并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信息传输自动化,当部分通信节点速破坏时,其“下枝”段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仍可通过其横向网络迂回辗转,保持信息传输的畅通。1968年,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这一构思立项,称为ARPANET网络,1969年投入使用。ARPANET网络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计算机主机联结起来,这就是互联网络的雏形。1983年,国防部将ARPANET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民用部分划归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那时它被叫做NSFNET,主要供科研和教学使用。直到1989年才改名为Internet,当时连接在网上使用的计算机才不过30万台左右。
在短短的几年里,Internet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它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会用于商业用途。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一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网间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Internet互联起来。由于使用者不再局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发现:加入Internet除了可共享NSF的巨型计算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信,而这种相互间的通信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一交一流与通信的工具。后来,由于商业机构的加入,人们发现Internet具有巨大商业潜力,世界各地的企业、商家、个人纷纷加入其中,逐步形成了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是由几万个子网通过自愿原则互联起来,没有一家公司叫Internet,也没有任何机构完全拥有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万个子网的所有者都是老板。那么,到底什么是Internet呢?我们打个比喻:Internet如同地球上的海洋,它覆盖了全球,从美国到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南美洲、最后再返回美国。同样可以将Internet划分为大洋(子网)、海峡(网络间的连接)、大一陆(超级计算机)、大岛(大型机、小型机或工作站)和一些多不胜数的小岛屿(个人计算机)。zuowen.tonghua5.com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Internet上的信息服务也在不断增多。Internet有许多用途:象用于发送电子邮件,它可同时向有关人员发送同一内容的邮件,也可召开分散于全球各地成员的电子会议,通过瞬时一交一换电子邮件来研究工作;还可在互联网上发新闻,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利用它可以一交一流学术论文,报告和软件程序等;可用于检索信息,这是最受欢迎的用途,因为从这里几乎可以获得无所不包的信息;可进行远程登录,用户可以使用连接于Internet上井位于远处的计算机;可提供商用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