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县有朋
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大正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两届首相,陆军元帅,近代日军的奠基人。长州藩(今山口县)下级武士出身。自幼喜爱一习一武,曾把“我是一个武夫”作为
座右铭,擅长柔道和剑术。1853年16岁起,任长州藩役卒、监察员随从。他参加明治维新运动,任长州藩倒幕武装奇兵队军监。
1854年 8月,在抗击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炮击马关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右腕和腹部中弹负伤,成为攘夷运动的先锋。1865年,他率奇兵队清除了长州藩中对幕府表示恭顺屈从的“俗论一党一”,夺回藩政权。1866年,他又指挥奇兵队打败了第二次征讨长州的幕府军,保卫了长州讨幕根据地。1868年,在关系到讨幕维新运动成败的戊辰战争中,他任北道镇抚总督兼讨伐会津越后口总督的参谋,亲自率军征战,先后攻占长冈、若松等战略要地,为建立明治维新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1869年,因“戊辰战争”有功,获得世代享禄600石的待遇。
明治维新后,他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考察军事。归国后历任兵部少辅、大辅、陆军大辅、陆军卿、参谋总长等职。他长期致力于日本近代陆军的建设与改造。为逐步把日军建设成一支近代资产阶级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日本近代陆军之父”之称。同时,他还通过两次组阁,在政治上推行“强兵富国”政策,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空间。1889年 12月,他首次受命组阁,任首相兼内务相,一上台就抛出所谓“主权线”与“利益线”的侵略扩张理论作为施政方针,并强调以军刀作后盾,大力推行军国主义路线,从而形成了日本近现代史上的大一陆政策。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先后任第 1集一团一军司令官、大本营监军兼陆军大臣,率军侵略朝鲜和中国东北。1898年,获元帅军衔。同年,再次组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任参谋总长兼兵站总监,指挥日军与俄军作战,侵占中国辽南地区。曾三任枢密院院长。1907年晋封为侯爵。
山县有朋一生掌握军政大权,长期在日本军民中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提倡尚武精神,实际上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奠基人。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经常以元老身分操纵政界。1922年 2月 1日,病死于小田原古稀庵中,活了 84岁。著有《山县有朋意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