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变通
一位老者悠闲地散着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打骂声。他好奇地走过去,看见一位母亲正在大发雷霆地打骂自己的孩子,孩子吓得哭成了一一团一。老者急忙上前去阻止说:“这位太太,有话好好说别打孩子呀!”
母亲气呼一呼地说:“这孩子太顽皮了,让他写完作业再出去玩,他偏不听非偷跑出去玩.让他回去写作业,他还一脸的不服气,真是气死我了。”
老者听完笑笑说:“这位太太你没听过朝三暮四的故事吗?”
母亲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没念过几年书,就因为这样一辈子吃苦受累,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出息。”
老者感叹地道:“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哪?可是小孩子是需要教的,你听我给你讲: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
母亲认真的听完若有所思的想了半天,于是她对孩子说:“你在这里玩吧,一妈一妈一回去做饭,记得玩一个小时后马上回去写作业。”
孩子欢呼了一声,高兴的跑开了。
母亲笑着问老者说:“应该是这样吧?”
老者冲着母亲竖一起了大拇指说:“这样就对了,大家也就一习一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可是我觉得,他还是有一层意思是,对待一样的事情需要变通,就像孩子在学校学一习一了一天,晚上回来应该顺着他的意让他出去玩一会,缓解一下学一习一的压力,这样我想孩子回去后完成作业也会又好又快的,反之你让他先写作业他就非常反感,不但不想写还对学一习一生出了厌烦之心。”
母亲听完认真的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