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时间: 2016-08-0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 《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
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这11年,他写诗一千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 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 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 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
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 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
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
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
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一千字。
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 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 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着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
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本作品摘自:名岂文章着 作者:jojoo)
[杜甫故居]
杜甫故居,在巩县城东10公里南瑶湾村。村前有清澈见底的东泗河,村中有酷似笔架的山峰,笔架山下有一座清静雅致的小院,院内靠山有一孔20米深的窑洞。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年)即诞生在这里。
杜甫,字子美。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天县令。在其曾祖父杜依艺任巩县县令时,家由襄阳迁居巩县。杜甫就出生在这里,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这里土地肥沃,现有宅院长约20米,宽约10米,小青瓦门楼,黑漆大门。院内有东西厢房3间,系硬山式建筑,小灰瓦顶,土坯墙,黄砂石墙基,门上悬挂竖匾一块,上书"杜甫故里纪念馆"大字,郭沫若亲笔。室内陈列有多种杜甫诗集珍本、杜甫诗意画、杜甫世系表、行迹图、遗迹照片等。院东侧有一窑洞,门额上书"杜甫诞生窑".窑洞深20米,宽2米余,高约3米。院内西墙上嵌碑1通,高1.75米,宽0.75米,正面楷书"唐杜工部立".该碑是1963年由杜甫祠迁此。门外墙上嵌石碑1通,高1.1米,宽0.56米,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洛阳府张汉草书"诗圣故里".
距故居200米的村旁大路口有碑楼1座,青砖砌,歇山顶,砖雕花草斗拱,内立石碑1道,正面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碑楼北侧嵌青石刻1块,曰:《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
诗人赵朴初曾赋诗日:"我闻杜甫里,山形有笔研。傥使甫复生,刮目桑梓变。笔落砚腾波,喜作巩县赞".
1962年对杜甫故居进行了修茸,1963年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三重(cóng):三层。
挂罥(juàn):挂结。罥,挂,缠绕。
塘坳(āo):低洼积水的地方。坳,低洼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当面作"贼".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能,作"这样"解。
入竹去:跑进竹林。竹,竹林。
唇焦口燥呼不得:呼喊得唇焦口燥仍然没有效果。
俄顷:不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将近天黑的时候。向,趋向、将近。
布衾:布被。
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烂了。骄儿,爱儿。
恶卧:睡相不好,两脚乱蹬。
床头:一作"床床".
雨脚如麻:形容漏进屋子里的雨水密集。
丧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彻,彻晓,达旦。
安得:哪得,哪有。是欲得而不能得的假设语气。
大庇: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庇(bì),遮蔽。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见,同"现".
[译诗]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赏析]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霍松林)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 《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
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这11年,他写诗一千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 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 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 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
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 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
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
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
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一千字。
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 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 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着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
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本作品摘自:名岂文章着 作者:jojoo)
[杜甫故居]
杜甫故居,在巩县城东10公里南瑶湾村。村前有清澈见底的东泗河,村中有酷似笔架的山峰,笔架山下有一座清静雅致的小院,院内靠山有一孔20米深的窑洞。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年)即诞生在这里。
杜甫,字子美。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天县令。在其曾祖父杜依艺任巩县县令时,家由襄阳迁居巩县。杜甫就出生在这里,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这里土地肥沃,现有宅院长约20米,宽约10米,小青瓦门楼,黑漆大门。院内有东西厢房3间,系硬山式建筑,小灰瓦顶,土坯墙,黄砂石墙基,门上悬挂竖匾一块,上书"杜甫故里纪念馆"大字,郭沫若亲笔。室内陈列有多种杜甫诗集珍本、杜甫诗意画、杜甫世系表、行迹图、遗迹照片等。院东侧有一窑洞,门额上书"杜甫诞生窑".窑洞深20米,宽2米余,高约3米。院内西墙上嵌碑1通,高1.75米,宽0.75米,正面楷书"唐杜工部立".该碑是1963年由杜甫祠迁此。门外墙上嵌石碑1通,高1.1米,宽0.56米,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洛阳府张汉草书"诗圣故里".
距故居200米的村旁大路口有碑楼1座,青砖砌,歇山顶,砖雕花草斗拱,内立石碑1道,正面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碑楼北侧嵌青石刻1块,曰:《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
诗人赵朴初曾赋诗日:"我闻杜甫里,山形有笔研。傥使甫复生,刮目桑梓变。笔落砚腾波,喜作巩县赞".
1962年对杜甫故居进行了修茸,1963年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三重(cóng):三层。
挂罥(juàn):挂结。罥,挂,缠绕。
塘坳(āo):低洼积水的地方。坳,低洼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当面作"贼".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能,作"这样"解。
入竹去:跑进竹林。竹,竹林。
唇焦口燥呼不得:呼喊得唇焦口燥仍然没有效果。
俄顷:不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将近天黑的时候。向,趋向、将近。
布衾:布被。
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烂了。骄儿,爱儿。
恶卧:睡相不好,两脚乱蹬。
床头:一作"床床".
雨脚如麻:形容漏进屋子里的雨水密集。
丧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彻,彻晓,达旦。
安得:哪得,哪有。是欲得而不能得的假设语气。
大庇: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庇(bì),遮蔽。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见,同"现".
[译诗]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赏析]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霍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