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优美诗句

您现在的位置: > 优美诗句 >

韦庄《秦妇吟》诗歌赏析

时间: 2016-08-06
    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少年时,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乾宁元年(公元八九四年)进士及第,释褐,授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庄为判官。后受王建辟,掌书记。未几,朝廷徵为起居郎,王建上表留之。及王建自立为蜀王,庄为其心腹,首预其谋。凡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韦庄应举入京,正值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僖宗李儇幸成都,庄困居长安。及黄巢兵败,长安解围,庄始得脱身东行,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湖湘之间,作诗清丽飘逸,都是一些怀旧伤时的作品。及至成都,寻得杜甫所居浣花溪故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遂重作草堂居之。殁后,其弟蔼编集其诗六卷,为《浣花集》。

    韦庄为唐末五代诗人,与韩偓同为唐诗的殿军。他曾于光化三年(公元九OO年),选杜甫以下一百五十人之诗三百首,分为三卷,以继姚合所编《极玄集》,故名之曰《又玄集》。

    韦庄非但是唐末诗人一大家,也是着名的词人。他的词,在文学史上与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花间集》第一卷即收温、韦两家词,对北宋初的欧阳修、晏殊父子都有影响。

    韦庄在东游时曾作长诗一首,名曰《秦妇吟》,描写他亲身经历的兵乱情状。其中描写了黄巢起义军占领下的长安,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样的诗句。这首诗当时流传出去之后,引起了公卿贵族的愤怒。韦庄自己也很后悔,向各处去回收抄本。但这首诗已广泛流传,许多人家的屏风、幛子上都有写这首诗的。直到他临终时,遗嘱上还写着不许家里挂《秦妇吟》幛子。后来韦蔼给他编定诗集,也没有把这首诗编进去。因此,从宋代以来,虽然这件事记录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但谁也没有见过《秦妇吟》。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OO年),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的石室中发现了许多古代写本书籍及文件,为英国人史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取去了一大半。经过整理,发现了几个《秦妇吟》写本,最早的是唐天复五年(即哀帝天祜二年,公元九O五年)张龟的写本。这时韦庄还在世。其次是贞明五年(公元九一九年)安友盛写本,在韦庄死后不久。可知当时《秦妇吟》已流传到辽远的西域边疆,无法回收了。这些写本,由伯希和整理写定全诗,寄回中国,于是我们才能见到这首失传了一千年的叙事长诗。

    韦庄是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对黄巢的农民起义,当然持反对态度。他在这首一千三百六十九字的叙事诗中,描写了黄巢占领长安时,由于部队纪律不严,人民遭受掳掠和奸淫的情况①;但同时也谴责了关外许多节度使的拥兵自保,不肯出兵勤王。从全诗的倾向性看来,韦庄是两边都否定的。但主要的一面,还是在谴斥黄巢起义军,所以他称之为“贼”。

    ①黄巢军队在攻入长安以前。纪律是很好的。《旧唐书·僖宗纪》说:“自淮以北,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惟驱丁壮为兵耳。”

    解放以来,《秦妇吟》被目为反动诗,从来没有人选读。如果把抗日战争以后十多年的动乱时期一起算进去,这首诗又已失传了五十年,今天要找一个印本也不容易了。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坛上历来就不多,《孔雀东南飞》以后,名篇屈指可数。作为唐代篇幅最长的叙事诗,《秦妇吟》应当有它的文学史地位。再说,《秦妇吟》的思想性虽然属于反动的一类,但这是作者阶级意识的客观反映。作者的态度只是反映现实,而没有意识到诅咒农民起义的革命行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次农民革命行动,多数是由于军纪不好,在打倒封建统治阶级以前,先骚扰了人民,非但没有取得人民的拥护,反而使人民成为他们的敌人。黄巢起义的革命意义,我们应当予以肯定,但也不必连带地肯定他的部队对人民的骚扰和迫害。如果从以上几个角度来评价,我以为《秦妇吟》还不应当受到“反革命分子”的处分。为了免得它再度失传一千年,所以我把《秦妇吟》作为韦庄的代表作来讲解。同时,也把它作为我选讲的最后一首唐诗。从个人的成败来看,黄巢是个失败的农民革命领袖,如果从他所领导的革命的效果来看,这一场革命毕竟加速了李唐政权的崩溃。从这一意义来认识《秦妇吟》,它是反映唐代政治现实的最后一首史诗。正如杜甫的《北征》是盛唐最后一首史诗。

    秦妇吟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风侧鸾欹鬓脚斜,红攒翠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征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这是全诗第一段,八韵十六句。起二韵写这首诗中所叙事的时和地。时是中和癸卯春,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八八三年)。地是在洛阳城外。虽然花依然盛开,但四方路上都没有行人,故此也没有尘土扬起。下二韵是写人。忽然看见杨树下有一个女人在歇脚。她头发蓬松,鬓脚不整,皱紧眉头,好象很悲哀的样子。再下四韵八句是问答。诗人问姑娘从何处来。女郎在未回答之前,声音先就抽咽了。后来回头对行人(发问的诗人)说:“我是因为兵乱流落到这里来的。在长安城里沦陷了三年,至今还记得那边的情况。如果你愿意为我解鞍下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我也可以为你停留一会儿(讲讲我的经历)。

    黄巢于广明元年(公元八八0年)十二月攻入长安,自称齐帝。唐僖宗仓皇逃难,奔入成都。中和三年三月,李克用击败黄巢兵,收复长安。这首诗开始就说明“中和癸卯春三月”,可知诗中叙述的女郎是在长安被困三年,直到黄巢败逃后才脱身东行,漂泊到洛阳来的。这就是韦庄本人的遭遇,他正是在长安沦陷三年,而于癸卯三月离长安到洛阳的。因此,这首诗用女郎自述的口气,这个女郎就代表了韦庄本人。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中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皇,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这是第二段,八韵十六句。叙述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黄巢部队攻入长安的情况。从这一段起,都是女郎的自述。诗意仍以二韵四句为一个小段落。诗人把这个女郎安排为一位长安贵人家里的侍女,那天早上,她打开了镜盒,还懒得梳头。独自靠着栏干,正在教鹦鹉说话,忽然看见门外尘土飞扬,接着又看见街上有人在打鼓。居民们都慌慌张张地走出门来,上朝办公的官员都赶回家来,还怀疑他们所听到的消息不确。这时西边有官军开拔进城,打算调到潼关去担任警备。同时有消息传来:博野军(京都禁卫部队)已顶住了敌人,敌人一时不会打进城。谁知道我家主人骑马赶回来,人都如痴如醉了。他说:看见皇帝已逃难出城,敌人的白旗已经遍地都是,冲进城来了。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①,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崑崑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两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渐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①相凑:相聚集。

    以上是第三段,八韵十六句,写黄巢部队入长安城的情况。前八句写长安城中慌乱的景象,人民都互相呼唤着东躲西藏。屋子里是一片混乱,门外是兵马驰突。后八句写皇城里起火,夜晚的天象也显示着灾难。长安皇城中南北七条街,东西五条街,都是政府公署仓库所在之处。宦者星共有四个,在皇位左右,这里用以比喻拥护皇帝逃难的内官。皇帝所在之处,天上有一股紫气,皇帝改换居住的地方,紫气也跟着迁移。台星是三台星,共有六个,是三公的天象。现在台星也被敌人的妖光所拆散了。这是用以比喻朝廷官员都逃散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妓歌姬尽暗捐①,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②。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看,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③。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解云鬟拭眉绿④。

    已闻击托坏高门⑤,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催。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⑥,不敢踟躇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①暗捐:俏俏地抛弃。

    ②盈把:把,即握。盈把,即满手。

    ③相耻:耻即辱,加以侮辱。

    ④眉绿:画眉毛的青黛色。

    ⑤击托:即敲打。托,同拓,有打击之义。

    ⑥全刀锯:从刀锯之下保全了生命。

    以上是第四段,二十一韵,四十二句。写妇女所受的兵灾战祸。先用四句作概括:家家流血,处处冤声,伎女小孩,都被抛弃。其次写四邻妇女受难殒命的情况。东邻美女是被掳掠去的,西邻、南邻少女是被杀死的。北邻少妇是被火烧死的。每人用四韵八句来叙述。最后三韵六句是女郎自述:她幸而没有被杀,但被军人胁迫,不敢不答应,止好梳理头发勉强展眉,装出笑容,跟着他走。从此之后,归不得家门,四亲六眷也都断绝来往。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眉犹赤①,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半是狐精②,兰省诸郎皆鬼魅③。

    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④作三公⑤,倒佩金鱼⑥为两史⑦。

    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①眉犹赤:西汉末,樊崇起兵反王莽,兵皆画眉作红色,当对称“赤眉贼”。

    ②柏台:御史台,御史大夫的公署。

    ③兰省:秘书省,又称兰台、兰省。有校书郎等郎官。

    ④象笏:象牙做的朝版。

    ⑤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⑥金鱼: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

    ⑦两史:柏台、兰省,合称两史。谓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

    以上是第五段,九韵十八句。女郎被迫嫁给黄巢部下的军人之后所看到的新贵人的种种情况。开始六句是叙述自己的生活。自从落在黄巢军人手中,已有三年,整天都是又惊又忧,夜晚睡在戒备森严的武器包围里,每天吃的止有一味被杀的人的心肝。虽然与那军人同睡,那里有什么欢爱。金银宝物虽然抢来了不少,可不是我所爱的。因为那个军人蓬头垢面,一副“赤眉贼”的样子,几次三番的看,总是看他不顺眼。从此以下五韵十句,描写黄巢新朝廷中的文官。这批人衣裳都穿不整齐,说话多是外地口音,立过功勋的人,脸上都刺字雕花。柏台、兰省里的官员,尽是一些狐精、鬼魅。头发没有留长,已戴上了簪子,晚上睡觉,连朝衣都不脱下,就裹在绣花被子里了。作三公的人,连朝笏都不会捧,常常是翻转捧的;作两史的人,连金鱼都颠倒挂的。这些人,早晨去上朝奏事,下午傍晚都哄到酒店里去酗酒。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争如窃议。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色喜。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

    大彭小彭①相顾忧,二郎四郎②抱鞍泣。

    泛泛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③。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①大彭:时溥,小彭:秦彦。二人都是彭城(今徐州)人。

    ②二郎、四郎:二郎即黄巢。团为他排行第二。四郎是他的弟弟黄揆。

    ③衔璧:帝王兵败投降,向胜利者衔壁请罪。军,指官军。

    以上是第六段,九韵十八句。写长安城中人民所知的唐军与黄巢军战争情况。有一天,黎明时,城里人民都惊醒起身,大家在叫喊,或窃窃私议。据说昨夜有骑马的探子进入皇城,报告官军已收复了赤水镇。赤水镇在长安城西渭南县东,离长安止有一百多里。官军如果早晨出发,晚上应当可以到达长安。听了这个消息,骑马的凶徒们都丧气吞声,被他们霸占的女伴们都在屋子里偷偷地高兴。大家以为这些妖徒今天必死无疑,各人的冤愤可以销气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骑马奔来传报消息。说大队官军已经进城。这时,黄巢部下的将军大彭小彭都在担忧,黄巢和他的兄弟也上马哭泣了。可是,转眼过了几天,毫无消息。大家以为黄巢已向官军投降。谁知道他们又挥旗舞剑,高兴地回来,还说官军已吃了个大败仗。这一段叙述的历史事实是中和二年二月泾原大将唐弘夫大败黄巢部将林言于兴平,同时王处存率兵二万人攻入京城,受到百姓的欢迎。黄巢率领部下逃去。岂知王处存军队纪律更坏,军士入城后,大肆奸淫抢劫。黄巢军从灞上分几路反攻。王处存军队苍皇溃乱,迅即败退。黄巢收复长安,恼怒百姓欢迎王处存,把所有的青年壮丁都杀死,街坊上流血成渠。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①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②门外倚僵尸,七架③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砍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縠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④烧为锦绣灰,天街⑤踏尽公卿骨。

    ①尚让:是黄巢的宰相。

    ②六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称为六军,都是保卫京师的禁军。

    ③七架:未详。《长安志》有七架亭,在禁苑中,去宫城十三里。恐怕不是此诗所云七架营。陈寅恪以为“架”字乃“萃”字之误。引《穆天子传》中“七萃之士”以解释此诗。亦恐非是,因此诗中名物词语皆不用古典,且所有的写本都没有作“萃”字的。

    ④内库:内藏库,唐太宗在禁城内置库,后世皇帝以为私有库藏。

    ⑤天街:禁城内的街道。

    以上是第七段,十韵二十句。写官军败退,黄巢收复长安后的情况。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包围着,阻止了黄巢的粮食运输。城中米价飞涨,食物供应困难。尚让家的厨房里止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杏园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为军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一切华美的屋宇、锦绣、丝縠,都已销散;朱门甲第的富贵大家已破败了一大半。皇宫里的含元殿、花萼楼,已是荆棘丛生,让狐狸野兔去游行了。总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满眼所见,已不见旧有的人物。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以上是第八段,四韵八句。从此以下,写女郎走出长安后一路所见所闻。这四韵一段是个序引。她说:那天早晨走出东门,城外的风景宛如边塞上一般。一路上常常看见有军人在巡逻;山坡下也不象太平时候那样有接送客人的热闹。东望霸陵,不见人烟。骊山上虽然还有茂盛的树木,但金碧辉煌的台殿楼阁,已经不见了。过去的车马大道,已成为荆棘丛林;路上没有宿店,旅行人到了夜晚,只好露天睡在断墙脚下。

    明朝晓至三峰路①,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②,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孽,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间日徒歆奠享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③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①三峰路:三峰,即华山。三峰路,即去华山的大路。

    ②金天神:华山之神。

    ③寰中:此寰字不可解,英人嘉尔斯引《正字通》解作“宫周垣也”,即殿庭的围墙。然则“寰中”就是“庙内”。

    以上是第九段,十二韵,二十四句。写女郎在第二天继续东行至华阴县的情况。她一路行去,止见人烟寥落,田园破败,竹树失去主人,都被摧残得不成样子。走过华山神庙,就进去问问山神。山神说,我比你还忧愁得凶,简直无话可说。庙前古柏树都被砍光,仅馀残蘖;殿上的铜香炉也已黯然失色,积满灰尘。自从黄巢起兵造反以来,天昏地暗,风雨乌黑。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诅咒不灵了;壁画上的阴兵阴将,也不会显神通了。平时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现在危难的时候,却没有神通的能力帮助人民。我做神实在不行,心里非常惭愧;止好躲避在深山里。现在我的庙里已没有箫管之声,也没有人来献三牲给我吃。我没有办法,止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几个男女过日子。女郎听了山神的话,愈加忧愁,原来这是天降灾难,神与人都无办法。神还要到深山中去避难,那就不必责怪东方的许多掌兵的将军了。

    这一段是诗人借金天神的话来讽刺潼关以东那些节度使的。他们拥兵自保,对黄巢军没有办法,但却纵容部下,虐害百姓。正如金天神的失去神通,靠手下的小鬼去祸害老百姓一样。东诸侯,主要是淮南节度使高骈。由于他的失策,黄巢军队才能渡淮而北,长驱直入东、西京。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惟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惟独行。

    以上是第十段,止有五韵十句。从此以后,写女郎出潼关以后情况,这一小段是过渡性质的交代。杨震关即潼关。杨震是东汉时一位大学者,华阴县人,被称为“关西孔子”。女郎一出潼关,就望见荆山,进入虢州地界。顿时觉天地清闲,一片太平景象,如同从地狱里来到人间。陕州主帅指虢陕观察使王重盈,蒲津主帅指河中节度使留后王重荣。兄弟二人,当黄巢军队攻破潼关时,都止是上一个奏表,报告军情,自己却并不出兵迎击,关起城门自保。诗人借女郎的话,说他们“忠且贞”、“能戢兵”。一个是“不动干戈能守城”,一个是“千里晏然无戈声”,都是讽刺话。但在女郎的心目中,这里是太平世界。清早,身上带着珍宝,夜晚,头上插着金钗,孤身行走,都没有强徒来抢劫。

    此段第一句“前年”二字恐怕有误。从上下文看来,似乎应当是“前天”的意思。但各个抄本都作“前年”,不便妄改,姑且照抄。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①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词,却坐②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③,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下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顷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④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草寻篷子,夜宿霜中卧获花。

    ①底事:何事,为什么,疑问语。

    ②却坐:退坐。

    ③东畿:畿是京都四周的地区。怀、郑、汝、陕四州为东畿,设东畿观察使。

    ④垂年:各个写本均同,但不可解,大约是垂老之意。

    以上是第十一段,十四韵,二十八句。写女郎在新安县东遇到一个老翁。老翁自述其所受灾难,官军对人民的抢劫搜括比黄巢更凶。女郎说:在新安东郊,因为找茶水喝,遇到一个老人家,脸色青苍,躲藏在芦花堆里。她问老人家是哪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冷天露宿在芦花堆里?老人想回话,又坐下来两手扶头,仰天大哭。后来他说:我是本地人,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缴税三千万。家里小姑娘会织绸子做袍褂,中年妇女能做红黍饭。家中有粮仓千间,储粮一万箱。黄巢军队过后,还剩一半。自从官军开到洛阳,日日夜夜有巡逻兵到村坞里来骚扰。他们拔出了剑,挥舞着白虎旗,象一阵旋风似地下马冲进门来,把我家里抢得一扫精光。家里既已一无所有,止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谋生路。我现在是一个孤苦老头,可是山里还有几千万家难民,在吃草根,露天睡在芦花堆里。

    这一段诗中所有数字,都是夸大了的,不可认真。“年输户税三千万”,罗振玉校本改为“三十万”。周云青注本依罗改本,亦作“三十万”。他还引用《通典》,唐代上户丁税,每年缴十文。三千万就该有三百万户,这个数字似乎过多。于是改为“三十万”,就止有三万户,差不多了。其实唐代户口税制度,先根据贫富差别来定每个丁男的人头税。上户是富户。每年缴税十文,是一个上户丁男应缴的税额。如果家有三丁,每年就得缴税三十文。再说,东畿一县,也不会有三万户之多。三千万果然过多,三十万也还是夸大的。老人家有“良田二百廛。一廛是一百亩,二百廛就该有二万亩。如果这个老人是拥有二万亩地的大地主,他决不会流落到骨肉分散,自己睡在芦花被里。还有,躲在山里的难民也不会有千万户。

    读唐诗,对于这种用数字的描写方法,千万不宜用数学观念去和诗人算账。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就使改为三尺,也还嫌长。罗振玉是个通人,也能作诗,应该懂得唐代诗人的习惯,可是他居然不顾校勘学的严谨原则,自作主张,把“三千万”改为毫无根据的“三十万”。按照诗的声律,这个字必须用平声字,作者韦庄懂得声律,所以他用“三千万”。如果这个地方该用仄声字,他肯定会用“三十万”。罗振玉这样一改,周云青还在注文中认为“似是”,这就非但暴露出他们都不懂声律,而且还侮辱了作者韦庄,使他表现为连平仄和谐都不懂的诗人了。

    不但是数字的夸张,就是人名地名,唐代诗人也都是作为修辞方法使用的。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是极有气魄的名句,可是有人偏要用地理观念来妄改。有的说:黄河怎么会上到白云里去?只有黄沙,堆得高,才能“远上白云间”。有的说:黄河离凉州城有一千多里,作《凉州词》就不该用“黄河”。其实,能读诗的人,知道诗人是在写塞外风光,他把几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浩罕的黄河、孤城、高山、羌笛、没有春意。诗人并不专咏凉州,而富于地理观念的读者就感到不对头了。如果碰到一个富于数学观念的读者,他一定会把“万仞山”也改一改。因为一仞是八尺,万仞就有八万尺,凉州城外那有八万尺的高山?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①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②舟车绝,又道彭门③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④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⑤。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濠固护教金汤⑥,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①阑干:纵横。

    ②汴路:到开封去的路。

    ③彭门:即彭城(徐州)。

    ④见说:“见”字作“被”字解。见说,即被告知。

    ⑤四鄙:四郊。

    ⑥金汤:金城汤池。比喻坚固的城池。金城,犹言铜墙铁壁。汤池,沸水的城濠。教字不可解,疑有误。

    以上是第十二段,十一韵,二十二句。这是全诗的结束,诗人仍借女郎的话,说明了此诗的创作动机。女郎听了老人的伤心话,整天哭泣,泪落如雨。出门惟见枭鸣,不见人迹。想再往东走,不知到何处是好。听说去开封的路断了;又听说彭城在内乱。郊野、河边,全是死尸。恰好有人从金陵(南京)来,说江南的风景大不相同。自从黄巢军队进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没有战事。那边的主帅象有神力似的镇压盗贼,惠爱百姓如同子女一样。那边城池坚固,攻打不下;各处缴纳到军营中来的赋税多得很。当四海八方都乱得如洪水滔滔的时候,独有江南一块土地却平坦如砥。我是个京城里的人,现在却逃难在异乡;因为渴望安全,反而羡慕做江南的鬼。我希望你赶快乘船向东去,把这首长诗献给江南的相公。

    前半段是叙述黄巢军队退出长安后,骚扰洛阳、开封一带的情况。后半段颂扬江南的太平安定。诗结句所谓“相公”,是指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周宝驻守润州(镇江),保持了江南的太平。韦庄从长安出来,在洛阳住了一时,就到江南。这首诗大概是他为了献给周宝而作,因此以颂扬周宝为结束。

    这首诗大体上虽然写黄巢军队的奸淫烧杀,但从老人的口中吐露出来的,却是官军比黄巢更坏。《北梦琐言》说:这首诗因“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两句而为公卿所惊讶,恐怕也并不全是为此,可能还是触怒了那些“东诸侯”。

    原载:《唐诗百话》下。作者:施蛰存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