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全文翻译赏析
时间: 2016-08-06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
注:
1、《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注释]
(1)。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2)。嘉禾:秀州别,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3)。倅:副职。此处指判官。
(4)。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5)。流景:流逝的年华。
(6)。记省:清楚地记得。
(7)。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8)。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3、[译文]:
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4、张先(公元990-1078年),字子野,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词人,享年89岁,着有《张子野词》。张先以小令闻名,他延续“花间词派”传统,抒写的是男欢女爱、相思别离和闲适的诗酒生活。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虚幻的美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他的词追求韵味,擅长写景,词风清新明丽,往往能够写得传神、耐人寻味。
张先为人“善戏谑,有风味”,他虽未居高官,但一生安享富贵,妻妾成群,80岁时,还纳一18岁小妾。婚宴上,张先摇头晃脑,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前来参加婚宴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众人拍手叫好,从此,“梨花海棠”就成为“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5、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6、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送春春去几时回”,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7、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8、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在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9、其实这句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正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云:“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又杨慎《词品》云:“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10、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在内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
11、这首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所听之歌为水调歌。此歌是隋汤帝凿汴河时所制,其声韵悲切。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无返机了。“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12、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好的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能不引起词人的思考吗?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中的“风”字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13、张先对“影”字情有独钟。据记载,当时人们送张先一个美称:“张三中”,谓能道得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也“.他自己却说:”何不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影‘,吾得意句也。“(后两影,有人传为”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
14、张先以小词擅名一时,当时另一位着名的词人工部尚书宋祁非常钦佩他的才华,前去拜访。宋祁登门让向内传报,守门人问道:”宋尚书是想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吧?“张先在门屏后面闻听,应声喊道:”是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呢?“马上出门迎接,摆酒设宴,二人尽欢而散。两人所举,都是自己词作中最为得意同时也脍炙人口的佳句。
15、”水调“是乐曲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创,曲调哀愁凄凉。持酒听歌是士大夫享乐生活的一部分,词人希望通过饮酒听歌来解愁,于是他在家喝着闷酒听了几曲”水调“后,昏昏睡去。一觉醒来,已过正午,醉意虽消,愁却没有丝毫的消减。所以便问”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在慨叹青春的流逝。傍晚对镜自照,青丝已变白发,年华如流水,往事不堪回首。
沙滩上,鸳鸯双双对对地在池边交颈而眠,让独处的词人更觉伤感。忽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花儿在月光中婆娑弄影,词人没想到经过一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了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他的心境豁然开朗了。可是风越刮越大,张先不由得又担心起来了,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恐怕也会和他的青春一样,在无情的春风中凋谢!
1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本文作者(来源):张先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
注:
1、《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注释]
(1)。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2)。嘉禾:秀州别,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3)。倅:副职。此处指判官。
(4)。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5)。流景:流逝的年华。
(6)。记省:清楚地记得。
(7)。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8)。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3、[译文]:
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4、张先(公元990-1078年),字子野,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词人,享年89岁,着有《张子野词》。张先以小令闻名,他延续“花间词派”传统,抒写的是男欢女爱、相思别离和闲适的诗酒生活。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虚幻的美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他的词追求韵味,擅长写景,词风清新明丽,往往能够写得传神、耐人寻味。
张先为人“善戏谑,有风味”,他虽未居高官,但一生安享富贵,妻妾成群,80岁时,还纳一18岁小妾。婚宴上,张先摇头晃脑,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前来参加婚宴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众人拍手叫好,从此,“梨花海棠”就成为“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5、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6、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送春春去几时回”,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7、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8、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在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9、其实这句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正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云:“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又杨慎《词品》云:“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10、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在内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
11、这首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所听之歌为水调歌。此歌是隋汤帝凿汴河时所制,其声韵悲切。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无返机了。“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12、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好的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能不引起词人的思考吗?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中的“风”字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13、张先对“影”字情有独钟。据记载,当时人们送张先一个美称:“张三中”,谓能道得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也“.他自己却说:”何不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影‘,吾得意句也。“(后两影,有人传为”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
14、张先以小词擅名一时,当时另一位着名的词人工部尚书宋祁非常钦佩他的才华,前去拜访。宋祁登门让向内传报,守门人问道:”宋尚书是想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吧?“张先在门屏后面闻听,应声喊道:”是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呢?“马上出门迎接,摆酒设宴,二人尽欢而散。两人所举,都是自己词作中最为得意同时也脍炙人口的佳句。
15、”水调“是乐曲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创,曲调哀愁凄凉。持酒听歌是士大夫享乐生活的一部分,词人希望通过饮酒听歌来解愁,于是他在家喝着闷酒听了几曲”水调“后,昏昏睡去。一觉醒来,已过正午,醉意虽消,愁却没有丝毫的消减。所以便问”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在慨叹青春的流逝。傍晚对镜自照,青丝已变白发,年华如流水,往事不堪回首。
沙滩上,鸳鸯双双对对地在池边交颈而眠,让独处的词人更觉伤感。忽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花儿在月光中婆娑弄影,词人没想到经过一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了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他的心境豁然开朗了。可是风越刮越大,张先不由得又担心起来了,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恐怕也会和他的青春一样,在无情的春风中凋谢!
1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本文作者(来源):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