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作品读后感
时间: 2015-10-14
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一:《我与地坛》读后感(776字)
作者通过这次写作回顾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日子。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当时的情景很容易想象,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那么被夺去了行动的自一由。但这还不是最令他难过的,他内心的愤慨与失落是我们无法体会的。
但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便,内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一爱一是宽容的,儿子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一爱一唤一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一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一杀……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好好把握。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找到人生的价值。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二:史铁生作品《别人》读后感(1216字)
读完了史铁生的选集《别人》,很有感触。读他的作品首先是感到很累,不象许多小说、随笔、散文那样享受。其次,觉得史铁生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和许多人都不一样,这和残疾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还有觉得有许多词语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他一直在这些概念中游荡。
但当我读完了,看到最后的一篇文章时,觉得我没有写的必要了,因为,这篇文章正是《别人》的卒章显志,因此节录如下,权且为我代言。
就中国新时期文学而言,很难找到可以容纳史铁生写作的位置,不少评论家指出,史铁生属于先锋小说家,如果说先锋意味着对通常文学格局的格格不入,这是对的,但同时却又是空洞的;如果先锋即指中国文坛一九八五年左右或者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所谓后现代主义,那与史铁生是在沾不上边儿,相反史铁生倒显得相当古典。史铁生的写作是一种复古和还原,返还到写作之初,重新接近人与语言、语言与思想、写作与生存的本源一性一的关系,与现代主义相比,史铁生显得相当人道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较,他拒绝商业化,拒绝无意义的写作,与现实主义相比,他是一种内向的趋于自我的写作,拒绝复制形而下的生活图景,他说:“以关系人及人的处境为己任的文学,大约可以把描摹常规生活的一精一力更多地分一些出来,向着神秘的一精一神出发……”(《自言自语》)以此,史铁生是不见容于任何通行的“文学”模一式的写作者。
如果依史铁生的方式的极端化方向发展,写作的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非写作的,既然写作只不过是思想的显示,那么,写作的一切具象形态都显得无关紧要和微不足道;既然对生存的关怀和思索是任何人的权利也是任何人的义务甚至也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因而让一些人专司思想并让他们以之为职业就多少显得荒唐可笑了。所以,史铁生对写作有一些近于天真的假想,职业作家是暂时的现象,写作的形态也是可以放弃的,写作必将变成日常语言化的直接显示,变成一人与人思想的直接的倾诉。
这在目前,还是不能证明的人类写作的大同。
由于史铁生的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对他作品的意义予以特殊的关心是很自然的,读书界不少人动辄喜欢将其作为一精一神分析的对象一操一练一番,其实,对一个并不想躲避藏掖的写作者来说,常规的阅读与对话或许更为真切和融洽。将史铁生的作品一一细读过来,总有那么几个词语特别地引人注目,那也许是史铁生思想反复流连之所在。
向往,在这些复杂的情绪中,人明白自己的局限探索生命的涵义,尤其是礼赞人类向善的一精一神,而这正是史铁生认定的支撑人类前行的支柱。有人说史铁生有一种复归东方佛教的倾向,然而史铁生崇尚的恰恰是“动”的哲学;有人说史铁生认同基督教,史铁生却说他“默念‘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史铁生的宗教把宗教的最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把异化了的东西再异化回来,是宗教回到了人类自身:“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一精一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一精一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精一神的描述和引导。”(《我二十一岁那年》)
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三:《合一欢树》读后感(818字)
《合一欢树》是史铁生早年的作品,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而《合一欢树》同样秉承了这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
文章可以母亲生前和死后分为两个段落。在回忆母亲生前场景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母-子的生活细节:10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居然不服,盎然童趣跃然纸上;20岁那年“我”双一腿残疾,母亲因此劳累奔波,但终究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的交替出现将这一切渲染得更加哀凉;30岁了,“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可是母亲已经乘鹤西去,这里作者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描绘得不动声色。母一爱一的博大与厚重在前部分篇幅里处处可见。
“合一欢树”由母亲的逝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合一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树,在母-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抗争时,合一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突兀地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合一欢树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无疑,在作者眼里,合一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一爱一的一种象征。也因为这样,作者不断地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情绪。他既渴望重温昔日与母亲相亲相一爱一的一幕,也清醒地认识到母亲毕竟早已离去。这样的矛盾,也使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渲染到极致。
文末的升华无疑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希望寄寓在新生的孩子上。“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一妈一一妈一。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明显地感到作者流露的物是人非的苍凉,但所幸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所以这里表现出的消极和颓废反而能为全文增添一种沧桑感;倘若作者此处笔墨过多,我想一定颠覆了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从史铁生的一生看我更希望给“合一欢树”赋予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死后母亲的象征,而且是作者趋于成熟的人生感悟的见证。
《合一欢树》上一篇赞扬母一爱一的文章,尽管全文开篇就确定下了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但是其对独特人生的独特感悟,依旧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