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作文 >

写莲的作文(2)

时间: 2015-10-14

篇七:莲之韵

自古至今,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伟人君子。何谓君子?君子如莲。

汨罗江下沉睡着一朵高洁之莲。他,出生在乱世的战国,但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心中想的是忧国忧民,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坚持自己的远大理想,多次上奏国策,却一次又一次败给那些小人。他写下不朽的《离》。将自己比做一颗兰草。正如他所说的‘世人皆醉我独醒’。他的高洁,铸就了坚定的信念。泪水流过皱纹,投下了汨罗江滚滚的江水。

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他就像一颗莲花,永远凝固在人们的心中。

《广陵散》中隐隐散出一种莲之气息。打铁成就了他铁一般的清高的心。作为‘竹林七贤’他痛恨那些黑暗的官场,又以卓越的才华,成为无数学子的榜样。他从不与官场小人同流合污,面对司马昭的拉拢,坚决不合作。《与山巨源绝交书》,更加明确了他对官场黑暗的憎恶。为吕安辩护,却被小人暗算,送上了断头台。最后,一曲感天动地的《广陵散》,向世间告别,成为人们心中高洁的象征。

嵇康,一朵不蔓不枝的莲花,超凡脱俗,诠释了清高的品格。

田园乡土中一朵绝世芬芳的莲花绽放美丽。心中同样‘大济苍生’,同样怀着报国的信念,同样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于是,辞官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田园的生活成就了他面对官场高洁的心。他与上层统治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陶渊明,一朵高洁又高尚的莲花,他的故事,载入历史,深入人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向往。

四大古典美女中,一朵莲花绽放。她身负越国大任,来到吴国做王之妃子。她将青春牺牲给了越国,用美貌,使越国战胜了吴国。

好一朵‘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西施拥有美貌,却不失端庄。

赏莲花,品君子之风采,学习君子之神韵。

篇八:莲

记得小时候,我家旁边就有一个池塘,那个池塘里种的全是莲花。

一到夏天,莲花开放了,刚开放的是嫩黄的,盛开的是粉红色的,花朵中间,几片花瓣托着莲蓬伫立在水中,中间还露出几个花蕊,花瓣下部分是粉色的,上面泛着白,真像一位浓妆淡抹的少女!几片莲叶围着这朵莲花,如众星捧月般,莲叶是那样绿,把池塘里的水也染成了绿色,莲叶是一簇簇的,挤满了整个池塘,莲花的艳丽把鱼儿也吸引过来了,鱼儿跳出水面,想亲吻一下这美丽的莲花,鱼儿把水珠也带到了莲叶上,这时的莲花好似一个洗完脸的孩子甩了甩头,把身上的“珍珠”又甩了下去。

莲花与其他的花不同,它不与莲叶在一起,它是一枝独秀,没有莲叶也能如此美丽。

池塘中那朵朵莲花,把我和村中的孩子吸引过来,我们赶着早晨的时间来看这美景,早晨的莲叶上有无数的“小珍珠”,它们闪着银光,尽量的显现出自己的美,在早晨光的照耀下十分美丽。但是,过了早晨,它们就蒸发了。看过美景之后,我们又去挖莲藕、捉泥鳅、钓鱼、玩耍、嬉戏了。

总之,这一片莲塘,给了我无数的欢乐,它充实了我的童年,它甚至代表着我的童年。

现在,再也没有如此美景了,现在虽然可以到四海公园的睡莲,它的颜色也很丰富,形态也很多,但它总比不上我心中的那个小莲塘。因为一想起它,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

篇九:圣洁的莲

海风袭来,这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已经入秋许久,竟在此地看见莲。

南海普陀山,是传说中观音的道场,弥漫的香火,千年的古松,早已给此地抹上一曾神秘的色彩。在古刹的林边,我看到一池绿油油且发亮的东西。以为是水葫芦或是别的什么,走近一看,竟是一池接天的莲叶。

光下,莲显得极为青翠。似小碗,似玉盘,似一个一个碧绿饿亭顶。还有的尚未展开的叶,卷成一条,如一枝枝玉笔,如初露的锋芒,极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雅韵。

莲叶一片紧挨着一片,搭起了水上的天地。其上的脉络连在一起,仿佛布下了一张巨大的网。时不时有鱼儿不小心惊动了莲叶,便一片接一片地摇着,好似在翩翩起舞。光的照耀下,与天相接,布满了天地,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

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有几株高挺的紫色的灯笼,点缀着这应接不暇的绿。这时荷的花苞,欲放的菡萏,显现脆弱但灵动,体现出勃勃生机,真是“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花之君子者也,神圣不可侵犯,秋季到来,生命依然顽强。让周围显出一派独特的水乡意味。

莲,更是宗教中重生、神圣的象征。它的圣洁,洗涤了人们的心灵。

篇十:约莲

梦里,又是她,如莲般清秀可人。我已不止一次梦见她了。终于鼓起勇气,前去与她搭讪:“请问我能和你聊聊吗?”“随便。”好清爽的声音。

“不介意让我知道你的名字吧?”我问。“可是,我有好多名字……”“啊?”我惊讶,“例如说有哪些?”“芙蓉、水芸、菡萏、水芝、荷花、莲等。”“那你家中可有兄弟姐妹?”“有五个姐姐,她们分别叫做梅、兰、菊、牡丹和芍药。”她微微笑道,并且继续说道:“我还有几个多胞胎兄弟,他们也叫莲,不过人们为了区分他们,就给他们取了另外的名字,他们分别是:藕用莲、子用莲、观赏莲。”我大吃一惊,此女子果真非同凡响。

经过一番交谈,我了解了她的一些家庭背景,她说她们全家世世代代都很正直,出淤泥而不染。我不太相信,她急,忙向我解释:“是真的,而且他们的名字都千古流传。天下无人不知!”她还跟我夸耀说:“古人多以我们家族为题材来写进诗文里。”“我才不信!你们家族真那么出名?”我嘲笑她。“真的,比如说……号称青莲居士的李白写过一首《折荷有赠》、国诗人屈原的《离》、李时珍也曾说过:‘莲花,生于卑污而洁白自若,’而且,其中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为出名啦……”她一口气给我举了一堆例子,我开始疑惑:他举的例子不都是关于莲的吗?这和他们氏族有什么联系!?她似乎知道我在想什么,于是对我回了个神秘的微笑。

“你家在哪呀?”眼看时候不早了,我问她,日后也好联系她。

“水里。”她抛给了我一个奇怪的答案。我觉得她越来越神秘,简直非同凡响,让人捉摸不透。

“你是谁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壮胆问了她。

“荷花池里的莲仙子。”我呆了。她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及一个神秘而神圣的答案,走了。我愣在原地,想了好久:原来,我刚才一直在和莲仙子谈话!

忽的,梦醒了。刚才的梦,似乎有所暗示。去公园的荷花池一看,池中仅一朵莲花开的正盛,在风中亭亭玉立,似在对我说着什么。

篇十一:莲记

依稀记得第一次见这种花是在外婆家后院的池塘里。在那之前,,我并已十分喜学校门口卖的五角钱一个的莲蓉包,当时看见那些在光下美得像灵一样的花朵,直嚷着要摘下来吃,外婆经不住我的闹,并摘了下面的藕,那是我第一次吃藕,不怎么禁止的烧法,却让那以后的我每次见到藕都忘不了那要下第一口时漫在舌齿间的冰凉。

恋:自九岁那次的遇见之后,大概有两三年吧,都没有再见过莲,原因无他——外婆搬家了,后院的那池塘自然也就弃了。

再遇见,是在小镇刚健的公园中,当时听说有这种花,,就丢下手中的作业挤进忙碌的人群中。

绕过那座假山,我又看见了那些而是一直被我固执的称作莲蓉包的花朵,很大的一个水池,却被荷花挤满了,半尺的白色和半尺的粉色,无论是那花还是那叶,在夏日清晨的光中都泛着好看的轮廓。我还是较喜欢那样微粉的莲,很素淡的粉色,由浅到深,观来极有味道,在光下,花瓣的颜色会变得有些透明。我像一定是那个调皮的灵用那些光在荷叶上涂鸦,不然,那些飞舞在空中的晶莹,又是从何处来的呢?如果那时的你也在那方土地,那么你一定能听见,那些花瓣上的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就像江南女子演奏的那些余音绕梁的丝竹,你也一定不会忘记那些花朵在那片晶莹中的倩影。

也就是那次在夏日中烂漫的邂逅,我并痴在这花朵当中。在生活中也就对有关莲的事物多投入几分关注。老师在课上念周敦颐先生写的《莲说》时,思绪的县也在那烦闷的空气中被一只无形的手波动,流泻出一段音符,跳跃在我的耳边。

我想,在我的视界中,莲的一切都已摆在我的眼前,不用说服,我并向迷恋罂粟花一般的最在它的一切中。

念莲:哪怕有一点,我在成长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我被梦想扔进了只有黑夜的世界中,只要有一朵莲绽放在我的身边,我都会用它来温暖心中的那片孤寂,只要让它伴着我,我愿意在黑暗中站起,摸索那一路早已融进冰冷中的灯光。

篇十二:莲

湖山的衔接处,更是烟波浩渺,好像混沌初开的氤氲。浅浅点在湖面上水鸟的扑翼声和鸣声,都敲不开那种浓郁的静宁。朵朵莲花,纯洁动人,田田荷叶,平静豁达。好似几千年以来,她都是以纤尘不染的姿态在那里支颐沉思,清绝却又孤隔的表情,有种迫压的感染力,令饱经锉砺的灵魂不知不觉地变得柔软而细腻。只觉得那一片简素的色彩,在冷凝的情境里,逐渐使心灵丰盈起来。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瑶。人间万事苦参差,吹尽清香不来摘。”尘俗里的相忘而后能安,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遇随缘。莲以简素的仪态把曾经陷溺的贪嗔痴隔绝在尘世之外,跳出了沼泥一般的尘网。在水一方听潺潺的流水,看出岫的白云,在凝成淡淡芬芳的心事里,让落寞的情致潺潺在淼淼的烟水里。

每当沁凉如水的籁夜,才会在空灵的内心涌出前尘往事,在风的呼唤声里,吟一阕凄迷的寒梦。清越的吟咏飘洒在叠翠间,在风里飘渺的来去,组成最佳的和声。令人感到一种悱恻的美,一种意境萧索的滋味。蜜蜂入花海,怅然若失。人遁人海,怅然若失。人生多是错过的状态,就像蜜蜂不会错过花期,但却会错过最好的那朵花。那么莲呵……你会因为不愿错过,遂决心试卜命运么?决绝地离开绿蒂的扶持,独步在光与垂柳的堤岸上。那寂寞的挥手挽袖之间,那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相逢的刹那,你会觉得如在梦中么?会因了解而感动么……

在向往中,在怅惘中,无数个时光过去了,虽然那只不过是雨打荷落一瞬的时间。一点点淡得欲无的寥意,曳着一尘世风烟的枝杆,由浮华趋向笃实,由笃实提升出清挹的绝姿来。这时的莲不再启吐轻柔的花语,而显示出一种疏冷的距离,令观者默然保持宁静,并在此宁静中读出一些清冷的诗句

那么,我便蹑足在这片清远的色彩前走过。我不想读那些清冷的诗句,让她悠悠地侍立在盈盈一水间罢,直至我的心湖明透。当明透得能够完全浸润在那莲的心语里时,光便会在她的纤姿上浮游着,那薄薄的花瓣与丝丝的芳香,似乎就要柔软地莹莹欲动,就要从心核里涌溢出一股幽邈莹白的泽彩来。一如欣赏了许多艳丽的色彩后,最终可能驻足屏息于一怀素淡的色泽前,而神往不已。

寒暑往来里繁复的色彩,在莲的莹白里得到了统一,凝在莲核的魄里,不但能沁入心脾,而且能侵入肌肤,渗入灵魂。莲孤标的清姿,傲然于天地间,十足地写出了自身的品格。莲温婉而清纯的线条,如一曲沁人心脾的清韵,心灵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那空灵剔透的情境所感染,在刹那间挣脱了尘世烟尘的羁绊,而与永恒的纯美联系在一起了。

莲用了几千年的修炼,拭亮了我蒙尘的眼睛。而我只用了一秒钟,便回敬了她一个悒郁的眼神。不,我不欲使她伤心,她已经等待了无数个漫长的世纪了呵!我歉然地回报她一个微笑,是一个孤独的、深情的微笑。孤独使我的微笑有些僵硬。但因为充满深情,这僵硬的笑意旋即绽开了,呈现出种开朗的趋势。一个人想得太多太远是傻的,就这样,莲拭亮了我的眼睛,我回报她一个真诚且带着笑意的眼色,就是首很美的诗了。在这样的时刻,还能希求些什么呢?只要每天能用几分钟来默想这朵莲,要比读一首诗,一篇文章更能美化心灵。至少,也能使灵魂染上些淡淡的芳香呵!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