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变化小学生作文
1
西安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延伸拓宽。西安,一座四方的古城,30年来挣脱了城墙的束缚,将版图扩展到了二环、三环,拥有8大出城高速、两条在建地铁、市区空间容量进一步扩大……30年来的变化太多太多。
钟楼一直是西安的象征,是西安的商业中心,也是西安的“心脏”。以钟楼为中心的交通图,四通八达,成了西安的交通枢纽,同时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30年前的钟楼有着未经修缮的陈旧,也有着那个时代的古朴。钟楼四周人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摆着各式的零售摊。在摄影师吴国华的镜头里,1985年的钟楼,周围电线杆比比皆是,空中的电线像蜘蛛网,周围小商铺拥挤不堪,卫生状况较差,抽烟、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可见。
几经修缮,现在的钟楼既有古代的质朴,又有着几分现代的气息。如今,钟楼四周环绕着色彩斑斓的鲜花,与之遥相呼应的鼓楼也焕然一新,钟鼓楼广场成为人们休闲的中心。钟楼四周商场林立,完全展示出它的经济地位。
30年前的新城广场有两个观礼台,沙土地面,周围还有苍翠的山峰。上世纪90年代初,新城广场西南角还是规模较大的一个土堆。广场成为西安市民娱乐的场所,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在这儿举行,吸引着市民的眼球。1990年西安迎接亚运会火炬接力,曾在广场上进行节目表演,西南角土堆上人山人海。
几经改造,现在的新城广场已经是绿草如茵,是白鸽栖居的好地方,现代化的喷泉、幽雅的环境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春夏秋冬,常有人黎明即起,赶赴那里观看武警升国旗仪式。省政府大楼屹立在新城广场的对面,也在显示着它是政治地位的象征。
30年前的西安火车站,主建筑有一个仿古屋顶,约千把平方米。从照片上仔细看,建筑上面“西安”两个字才能证明这里曾经是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到处可见痰迹和垃圾。广场前人迹寥寥,用门可罗雀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现在的西安火车站,面积扩大了30多倍,新的主建筑设计新颖,风格与古城协调一致。火车站内部增设了大型双向电梯、大型的EDL电子显示屏幕等。看着匆匆忙忙的旅客,西安火车站俨然成为人们放眼看世界的窗口,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和希望。
2
西安的变化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以经12岁了,随着我的成长,西安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给我门讲过她来东关南街小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所小学在哪里!最后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小学门口被卖菜的挡住了,让老师哭笑不得。爸爸也曾说过在他的印象中,以前的西安到处都是灰尘与泥土,一些偏僻的地方道路也很狭窄,马路两旁都是低矮的平房,地面上经常能看到纸屑、垃圾、绿化带也很少。整个市容市貌都很差。
但在短短的几年西安的城市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低矮的平房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现在的古城墙护城河,环城公园,形成了一道道磁盘的风景,站在城墙上,西安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西大街被修建筑成一条仿古街。最值得我们西安人骄傲的是西安大雁塔修建了我们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大雁塔周围的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更是灯火辉煌。这一切都向人们展示它九朝古都的风采与魅力。如今的西安正在向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3
西安的变化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它的风光清秀迷人,道路宽广笔直。站在钟楼上可以观赏到西安的古迹和建筑物。还有那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风格不同的各种建筑,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走在西安的大街上,到处是穿着流行服装的男男女女,路两边高级商店和名牌老铺一个接一个,巨大的橱窗琳廊满目、金银珠宝、高级装饰以及精致的艺术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品,奇特的宣传广告惹人注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红灯变幻多端,另有一番“古长安”风景。这一切都有是改革开放给西安带来的变化而过去的西安却是另一番景象。我们城市的确变化很大,全是焕然一新!人们讲文明、讲卫生、工作负责、学习勤奋、思想先进、团结友爱。
近几年道路也都被整修一新。星期天,我站在我家楼上的凉台看着整个西安市,心情无比激动,想着改革开放给西安人民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把我的家乡美丽的西安建设的更加美好。
从莲湖区丰庆西路走过,经过西北民航管理局门前,就能看见路北连片的绿化带里花草长得正茂,树阴下、草坪边,别致的石桌石凳人们三三两两或是聊天,或是乘凉。让人想不到的是,去年的此时,这里还是一片绵延200多米,垃圾成山、杂草丛生、环境恶劣的地段,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这就是创卫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垃圾山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这里曾经有一大堆建筑垃圾长期无人清理,后来有人乱倒生活垃圾,旁边还建起了简易房,日积月累,垃圾山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到处是恶臭的垃圾、杂草,每天从这里经过居民都不得不绕着走。创卫工作开始以后,这里引起了莲湖区创卫办的重视。2005年6月,在市创卫办的协调下,莲湖区创卫办召开相关部门、驻地单位会议,着手通过创卫部门连动的方式解决这个以往单一途径解决不了的难题。很快,莲湖区就开始了行动。清理垃圾的工作难度很大,以20元拉一方土计算,莲湖区花费了16万元,从这里整整拉走了8000方垃圾。垃圾清理完毕后,路西13间违章建筑成了第二道难题,占地1500平方米的临时修车简易房,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还又可能再次产生垃圾,让之前的工作功亏一篑。莲湖区再次攻坚,拆除了这些违章建筑。考虑到应该解决居民倒垃圾的问题,避免再次形成垃圾山。今年夏天,昔日的垃圾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充满绿色的公园,成为附近居民早上锻炼,下午散步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