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学作文
1
马克思的故事1843年10月的一天,普鲁士西部科隆出版的《莱茵报》上登出一则启事,招聘一位学识丰富的人当主编。
招聘启事登出的当天,一个穿西装、满脸络腮胡子的人来到编辑部。他就是卡尔·马克思,看上去有四十来岁,显得很稳重。
可是,当报社老板问他年龄时,得知马克思只有25岁,吃惊的脸上不免露出不信任的神情,说:“马克思,虽然你给我们写过不少文章,质量也不错,可是你这么年轻,能担此重职吗?”
马克思微微一笑说:“先生,您的忧虑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学识的高低与年龄无必然关系。请您耐心些,花五分钟看完我的应聘材料再说,您还可以考考我!”
于是,报社老板看起了应聘材料,当他知道马克思拥有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学位时,态度马上变了,笑着说:“太抱歉了,请你原谅我刚才的失态。”接着,就拿出了聘书。聘请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应聘报社主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宣传革命道理,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唤醒人民的觉悟。他上任不久,普鲁士的莱茵省议会讨论“林木盗窃”问题,要立法处罚盗窃者。谁是盗贼呢?议会把矛头指向了广大农民。
马克思立刻深入调查,把事情搞清楚了。原来,普鲁士西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一直都是当地农民、牧民生活的来源。后来,被几个贵族和地主强行霸占,还划分了势力范围。他们在森林里伐木,在附近开了许多木材加工厂,肆意剥削当地居民;又在草原上开辟了牧场和奶制品厂,以牟取暴利。这些森林和草原,本该是属于当地农民、牧民的,可是,贵族地主们“反客为主”,不允许农民去森林里捡枯树枝当柴烧,孩子们到草地上去采草莓、蘑菇,也被视为偷窃。议会要立法,就是要从法律上承认,贵族地主霸占的土地属于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真是黑白颠倒!马克思和同仁们都感到愤愤不平,就写了许多文章登在《莱茵报》上,抨击议会的无耻行径,并要求地主贵族把森林和草原还给当地农民。这些文章深得人心,《莱茵报》的发行量也一下子猛增。
专制的普鲁士政府是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他们立刻下令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从此觉悟到,单靠舆论是无法推翻专制统治的,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夺取胜利。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普鲁士(现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1848年2月,他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从此,国际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组织和行动纲领。
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研究,作为他创立的经济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和核心之一,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概念、内容,从经济学的层面上做了科学系统的界定和论述。可以说,马克思当之无愧地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学说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贡献者。
2
当恩格斯遇上马克思在这个世界上,一项发明、一项创造或者某一领域里的开拓,常常需要一定的帮手、助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俗话所说:红花虽好,也需绿叶相衬。十九世纪中期,当年轻的恩格斯遇到了马克思,立即被马克思的先进思想所吸引,马克思也需要恩格斯的聪明和才智和资金的辅佐,从而产生了影响后世的马克思思想;当初的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遇,他们互相支持、鼓励,最终使梁思成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留下了著名的学术著作《中国建筑史》。
蜀国刘备如果没有诸葛孔明的鼎力相助,难以成就蜀国的霸业;如果宋太祖赵匡胤没有遇上老成持重的赵普来衷心相佐,宋朝大业恐难以成就;如果朱元璋没有刘基的足智多谋,就无法在战火纷飞的元末获取一个有一个的胜利,而奠定大明王朝的基业;如果华盛顿没有杰斐逊的帮助,哪会有现在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合众国呢?
当然,仅仅依靠一些有力的帮手是不够的,成功还需要机遇,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再伟大的人,也需生而逢时,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梦想。否则,即使你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一些得力助手,也决不可能轻易成功。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曲,他创造的背景人物就是叱咤风云的拿破仑,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而他的部下也很得力,但他最终还是在滑铁卢战败,并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等待着死亡。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得力的助手,而是因为他生不逢时,当时的欧洲形势是不利于侵略色彩过重的帝国的存在,所以成功抑或说是实现梦想,不仅需要得力的助手,还需要机遇。
如果没有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不会上书皇帝,也就不会有随后的百日维新了;如果当时马克思思想没有经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等人怎么能成立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怎么会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富足、幸福的社会里呢?所以,机遇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过,有了帮手和机遇也是不一定行的,还需要有能力的人实践和执行,否则,成功还是一件难事。正如狄更斯所言:“成功好比一架梯子,‘机会’是梯子两侧的长柱,‘能力’是插在两个之间。
3
马克思还想要说下本身也正是为了用资产阶级广阔的良心去弥合法律所可能出现的漏洞。” 马克思还想要说下去,但这时辩护人哈根突然提高了嗓门儿,打断了他的话。 “就是刊登《逮捕》一文的报纸出版的那一天,也许就是那一个小时,”哈根激动地说,“检察宫黑克尔坚持立即对编辑部进行搜查,以便抄出那篇惹了祸的文章的原稿,同时迅速逮捕报纸的编辑和发行人。这次逮捕使检察长的道德蒙受严重损害!我提到这一点,仅仅是因为既然诉讼过程涉及到了报刊自由的问题,那么我的责任就不仅限于为我的被辩护人作辩护,而且我还有责任向社会舆论披露政府对报界进行迫害时所采取的那些违法事例的详情。”
“好极了,”马克思说道,一边继续阐发他那被打断了的思想,“我不否认,在某一个时刻陪审员那资产阶级的良心可能也会微微地颤动一下,而这种颤动在很大程度上与辩护人的演说,与你我的演说有关。如果我们能够很有力地在他们面前揭露出政府所施的阴谋,那就有可能震动一下他们的良心。可是,相信我的话,片刻之后他们又会想道,”马克思朝陪审员席扫了一眼,“要是政府对被告竟采取这样卑鄙、这样甘冒风险的措施;要是政府真的连自己的声名都不顾,把它作了赌注,那就是说这些被告虽然人数不多,但确实是极端危险的了。于是他们就会诚心诚意地作出结论,说政府之所以会违反刑法典的许多法规只是为了保护他们自 己,以防这些罪犯作孽。到那时他们就会心安理得地、甚至会以为是出于理应洛守的职责而声称:‘为了拯救政府于万难,即使要使我们自身的微不足道的名誉稍微受到一点站污,那也应当在所不辞呀!’”
“当然,事情会是这样的。”恩格斯表示赞同。“那么奇迹又从何而出现呢?要知道省里,以至全国的总的政治形势对我们不是十分不利吗?” “等一等,哈根马上要讲完了。施奈德尔的话不长。很明显,下面就该轮到我了。我得集中一下思想。”马克思从常礼服的口袋里掏出几张他的发言稿。“我建议你也作些准备,而且要注意不要随随便便去刺激那帮陪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