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作文
1
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美德,想要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就应该先懂得自身的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小时候,我曾在看电视上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影片;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用他稚嫩的小手为妈妈颤颤魏魏打来一盆洗脚水,甜甜地说“妈,洗脚1电视里的妈妈,将孩子一下子搂住,眼里闪着泪花,幸福的笑了。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打动了电视里的妈妈,也打动了我那幼小的心灵,我懵懂地觉得那就是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她代表着一种心灵碰撞的美好。打那时起,文明礼仪就播种、扎根在我那小小的心灵里。后来我也明白了那个孩子之所以有着那样的举动,是缘于他的妈妈为他的奶奶打去了洗脚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是啊,文明礼仪自古以来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一个文明社会、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的。
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人际交往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架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进入小学,我明白了,文明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最好工具,文明要做到与人文明交往,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家是个文明的孩子,在校是个文明的学生,在社会是个文明的好公民。今年我校更是轰轰烈烈地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活动,在学校的感召下,相信更多伙伴会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文明礼仪的行列中。
街道上,校园里,塑料袋、饮料瓶、牛奶盒少了,而取而代之是同学弯腰拾起的身影,同时主动与老师、同学打招呼的多了,“请,谢谢,不客气1的声音更不离口了,同学们脸上都含着春风般的笑容。
全国著名演员,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濮存昕叔叔说;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是啊,伙伴们,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我也坚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她就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她就是不说脏话,粗话,她就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每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做文明人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2
做文明人行文明事350万年前,人类一步步诞生,与猿揖别。在渐渐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中国的文明。
作为为一名中学生,仪容仪表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所展示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质低,无异于你的品行影响不良;你的文化水平要高,作为新世纪的花朵,面对祖国朝阳余晖,心怀沐浴,为的是早日为国家作出贡献。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有的随随便便,有的追求时尚潮流个性,有的整洁大方;面对以上类别,众多人认为不应该随随便便,更不应该狂热追求时尚潮流,整洁,大方,得体才是我们追求符合我们身份的!
遇到尊长,应当像孔子圣训《弟子规》里的:“乘下车,骑下马。”应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而不应该冷漠无常;老师与长辈是辛勤的园丁,用不朽的生命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条光明大道,引领我们走上正途。讲礼貌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准则,是人道德水平的基矗
中华汉字历史悠久。在不断更替的长河中,它们闪闪发光,为人类的文化发展进度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式。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锤炼,才创造出这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汉字。在闪闪发光榜汉字中,从甲骨文---形似物到金文至小篆,到隶书。最后演变为端庄沉稳的字体---楷书,被人们一直沿用至今。后来,各代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自取其意,自成一体演化为一种风格缜密功底深厚,气象万千的文化系统,促使书法家们的修养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以道德著称的文明国度。古时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夺人所爱”与今日的“爱岗敬业”“诚信待人”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条,正因如此,中国才被称为“礼仪之邦”。唯有遵守道德,才能做文明人;在充满阳光的明天,我们应朝气蓬勃地向前,在前进的同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上的种种挫折与不幸;即使有无数困难,但“风雨后才见彩虹”,以乐观的心理,坦然地态度去面对,再大的绊脚石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继续前行。当然,诚实守信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态度;面对别人的求助,和已答应别人的事,切勿毁约;毁约不仅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并且还会使社会公认为是不守信的行为。切记,答应别人的事就必须做到,前有古人圣训,今有诚信社会,故时代促进,人也同进!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梁启超赞颂的祖国。在往日那个不见天日的日子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欺凌。我们是新一代的朝阳,祖国的希望。前有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身作则;后有一批英勇的为航天事业以及复兴中华事业作出献身的:孙家栋,卢作孚,方志敏烈士……他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抛头颅,洒热血,用铮铮铁骨谱写了生命的辉煌乐章。如今,我们应发奋图强,为祖国复兴之路作出奠定的基础,报效祖国,使祖国逐渐复兴!
让我们以文明礼貌的习惯,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使这个文明国度更文明;让我们以为祖国复兴的宗旨去努力读书,报效祖国!
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3
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事。有一次,他的铅笔掉到了前面同学的座位底下,爸爸对前面的同学说:“喂,帮我捡一下铅笔。”前面的同学并没有回答爸爸,但还是一脸不高兴地帮爸爸把铅笔捡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爸爸同桌的铅笔也掉到前面同学桌子底下。爸爸的同桌对前面的同学说: “请帮我把铅笔捡一下,好吗?谢谢。”前面的同学高兴地把铅笔捡了起来,还说了声“不用谢”。爸爸告诉我,他从此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对任何人都要讲文明,有礼貌。
上个星期六,我坐公交车到我家的仓库去。上车的时候,人还很少。不过,每到一站,人们陆陆续续地挤上来,车子里渐渐塞得满满的。车子又停下来了,一位老奶奶上来了。她一看没有座位,就只好站在车上。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叔叔看见了,连忙微笑地对老奶奶说:“坐我的座位吧1老奶奶高兴地握着这位叔叔地手说:“谢谢你,小伙子。”看着老奶奶和那位叔叔高兴的样子,我似乎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人要友善,要尊敬长辈,在热心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文明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大的词,不过文明就藏在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里。我们作为文明的小学生,就要从身边点滴做起。
4
做文明人 行文明事文明是什么?汤囚比说:“文明是一种运动,不是状态,是航海不是港口。”礼仪是什么?爱默生说:“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现实生活中,文明礼仪只是相遇时的一个微笑,遇见师长时的主动问好,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只是一句“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孔融是我国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所作的散文和诗歌都非常有名气。孔融4岁时就懂得谦让、尊敬兄长。一天,邻居送来一筐梨,梨大小不同。大家让孔融先挑,原以为他会挑最大的至少是中等的,哪知,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大人们问他啊为什么挑最小的,他回答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
在我们周围,也常常能看到一些文明的现象。小妹妹摔倒了,陌生大哥哥主动扶起;吃完东西,游人自觉地把剩余垃圾扔进垃圾箱;遇到红灯,行人主动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行驶……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每天都在做得小事,但却都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文明,并没有多么深奥,任何一次善良的小举动,都可以成为文明的化身,就像孔融一样。自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却成为佳话,变成后人千古传唱的事迹。其实,文明并不是一门学问,只要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文明离我们并不远,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文明就是一门学问,你必须去钻研这门学问,否则,你就达不到人性所需要的基本准则。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来学校是为了什么吗?是为了学做人1而文明则是做人的基矗老师们天天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总在我们耳边宣讲:要讲文明、懂礼貌……虽然有点烦,但是不得不承认,文明礼仪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没有文明礼仪,大街上就会满是纸屑、果皮;如果没有文明礼仪,司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堵塞,甚至酿成更多的交通事故;如果没有文明礼仪就会有更多的人打架行凶,世界上就会增加更多的犯人;如果没有文明礼仪,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世界会变得一团糟!可见,文明礼仪对我们这个日益发达的城市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都说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一个人,只要多做一些文明事,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我们自己来说,虽然只是迈进一小步,但我们的城市就会向文明迈进一大步。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为创建文明城市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5
当文明人 做文明事何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其实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简单,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道德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想必每个人的父母和老师都曾经告诉过你们,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人。做人就是做一个讲文明的人。人要是不讲文明,再富也会变成穷人,官再大也会被贬成平民。有些人以为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就是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 ……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正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这时,有个比我小一点,大约七八岁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边,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个老奶奶对小男孩说:“好孩子,谢谢你1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和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1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6
行文明之事做文明之人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然而我却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日本老师带着他的小学生来到杭州西湖旅游。西湖美丽的景色令他们心旷神怡,当他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这位日本小学生看见一位中国游客把手中的易拉罐仍向平静的湖面。他异常惊讶地问老师:“老师,您不是跟我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中国人都很文明的吗?怎么他们可以随便扔垃圾呢?”老师望着学生疑惑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落后了。”
对于那位日本小学生的质问,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我们当中的少数人正在做着种种不文明行为。众目睽睽之下摘花折草,急闯红灯;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出口成“脏”,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同学只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张口骂人,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同学把碎纸屑随手就往地上一扔;有的同学只为好玩或贪图方便,随便踩踏草坪R22;R22;也许你对这些举动早已司空见惯,习已为常。但是,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这些是很不文明的陋习1不知这些同学想过没有,当你开口骂别人时,你的言语文明吗?别人的心里会好受吗?当你打架时,你的行为对吗?万一把同学打伤了怎么办?当你扔纸屑时,你是否想过,就为你一时的方便,会使环境变糟,还会让其他同学付出更多劳动;当你踩进草坪时,你是否知道,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呀,它们能美化环境,在为我们人类做贡献! 十月一日长假期间,我跟妈妈到了著名的水乡——甪直。在路上,我想象着潺潺的流水,清彻透明。每想到见了以后,我大吃一惊:水黑绿黑绿的,岸上的人们在水中冲拖把、洗小狗。真没想到连著名的水乡也被污染成这样了,我感到很痛心。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也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当有的同学把纸屑丢在地上时,总有同学主动打扫或捡起;当有的同学踩踏草坪时,总有同学会主动阻止;当同学之间不小心发生了碰撞,你说“对不起1我说“没关系1……俗话说得好: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不仅能让别人快乐,也使自己感到非常愉快。这些文明的言行,让人觉得生活美好而和睦!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肩负着把祖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昌盛、文明富强的神圣使命。我们更应该讲文明,讲礼貌,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有从小就学好,长大才不会后悔莫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新世纪的文明中学生!
7
做文明人 行文明事 ——从生活中的故事、琐事、文明事说起人的一生对历史长河来说真得太短暂了,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文明的言行是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是人生画卷中最眩目的一幅。
然后事实往往与理想有些距离,甚至格格不入。生活中工作中的琐事、烦心事已把我们磨得麻木不仁了,使我们成为水,能适应不同形状的杯子,对某些不文明的现象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对这些事,常常用以前的惯性模式去思维,不能设身处地的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重新分析、重新定位,使许多不文明的言行大行其道,没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就象从小生活在马戏团做表演的大象,虽然它力大无比,但缚在四蹄上的小小铁链却无法挣脱,直到某日马戏团起火,火烧到身上,大象才用力跺脚把锁链拉断逃走。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条无形的锁链羁绊着我们?锁着我们曾经纯正的心灵,蒙着我们曾经清澈的眼睛,使我们对坏人坏事不敢大声一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事情过后,却认为自己不该这样懦弱,不该这样逃避,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等等,留下一件又一件憾事,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时间再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第二次选择,“人不能两次跳入同一条河里”,有位哲人如是说。
有个小孩把一些青蛙放入装有沸水的水杯中,青蛙条件反射,尽力一蹦就跳出了死亡。把它们放入冷水中慢慢地煮,水温逐渐升高,青蛙游来游去不做出努力,结果可想而知。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可以说衣食无忧,不像我们的父母辈常常衣不弊体,食不果腹。比起他们,我们犹如生活在温水中的青蛙,悠哉、悠哉,好不快活。生活中的艰辛和磨难全部由父母来承担,这就使我们失去很多挫折和失落的体会,失败与痛苦的感觉。然而,却使自己天然的惰性、丑陋的言行发挥得淋漓尽致,常常用粗暴的言行来顶撞父母或领导;用不文明的言行去感染子女、下属,使自己变成了一个父母眼中的坏孩子;领导眼中的坏员工;孩子眼中的坏榜样;下属眼中的坏上司。
也许前两种人你都不能对号入座,那么工作中的“得”与“失”也是腐蚀人性的双刃剑。有人生活优越,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人仕途通达,可谓春风得意;我们姑且称之谓“得”。既然已经拥有这“得”,就应该好好珍惜、好好把握,但他却干起违法乱纪、背离祖国和人民的勾档,结果等待他的只能是铁窗。有人生活清贫,无权无势,我们姑且称之谓“失”,但他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瞩目的明星,且仍然保持以往清贫时的风范不变质,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文明事,使自己的文明言行彰显于人,教后人学习敬仰,催后人奋起前进。
现在,社会上正在提倡“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我们应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石,为动力,努力攀登,不要以为这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想一个人只要不给社会添乱,不让父母操心,就是一个好人,一个文明的人。山因风雨而朗润,梅因霜雪而傲然,莲因污泥而高洁,人因文明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