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忆峥嵘岁月
时间: 2017-03-12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刚过,我很荣幸地拜访了一位抗战老兵。老人名叫周焕容,是我太公的邻居。
面对我的贸然造访,老人略有些惊讶,但在我表明来意之后,老人随即示意我坐在他身边。
书桌上放着老人刚刚出版的自传《残缺的回忆》。老人胸前还 挂着由中一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红黄相间的佩带呈一个“V”字形,在白衬衣、白发银须的陪衬下,十分耀眼夺目。抚一摸一着纪念章,老人神情凝重,目光深邃,彷佛又回到了那一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1941年,15岁的周焕容从遂昌步行至松一陽一古市,考入了南迁途中的湘师。第二年,日寇飞机轰炸校园,他不得不暂时回家。后赴庆元注册报到,坚持在福建松溪山上的中峰寺内继续求知学一习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44年,18岁的周焕容应征入伍。说起日寇,老人至今深恶痛绝:“鬼子无恶不作!每到一处就是烧、杀、抢!祸害无辜百姓!”“但日寇没有吓到我们,我们没有退缩,我的好多战友就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泪水顺着他饱经沧桑的脸颊淌了下来,滴落在纪念章上。
1948年初,有人找他谈话,说军部要他去台湾。他以家中有近七旬的老母需要奉养,拒绝了。
“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老人被戴上了“反革命、兵痞”等帽子。戴高帽子游街,挂牌子受批斗。但生活的艰难并没有销蚀老人生活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定从容。
改革开放送春风。1984年,老人牵头创办了周村源“家庭俱乐部”,免费向村民提供体育活动器一具和书报杂志,传播文化,启迪民智。为表彰老人的善举,当地政一府推荐他去省城参加会议,不仅受邀上台发言,而且被授予奖状。从此,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击日寇的湘师子弟,愈加热衷于文化事业直到今天。
周焕容用他90年的如椽巨笔,为后人书写了一页波澜壮阔、险象环生、渡激流、涉险滩、最终达到彼岸的人生历史。如今,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当年远走到台湾的战友,最让他魂牵梦绕的是两岸何时能早日实现统一,宝岛台湾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临别之际,老人嘱咐我努力学一习一,不要辜负了革命先一烈的寄托,辜负了时代的期望。面对老人的谆谆教导,我一一承诺。当我从老人家里走出时,已是华灯初上,星光满天。
面对我的贸然造访,老人略有些惊讶,但在我表明来意之后,老人随即示意我坐在他身边。
书桌上放着老人刚刚出版的自传《残缺的回忆》。老人胸前还 挂着由中一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红黄相间的佩带呈一个“V”字形,在白衬衣、白发银须的陪衬下,十分耀眼夺目。抚一摸一着纪念章,老人神情凝重,目光深邃,彷佛又回到了那一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1941年,15岁的周焕容从遂昌步行至松一陽一古市,考入了南迁途中的湘师。第二年,日寇飞机轰炸校园,他不得不暂时回家。后赴庆元注册报到,坚持在福建松溪山上的中峰寺内继续求知学一习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44年,18岁的周焕容应征入伍。说起日寇,老人至今深恶痛绝:“鬼子无恶不作!每到一处就是烧、杀、抢!祸害无辜百姓!”“但日寇没有吓到我们,我们没有退缩,我的好多战友就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泪水顺着他饱经沧桑的脸颊淌了下来,滴落在纪念章上。
1948年初,有人找他谈话,说军部要他去台湾。他以家中有近七旬的老母需要奉养,拒绝了。
“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老人被戴上了“反革命、兵痞”等帽子。戴高帽子游街,挂牌子受批斗。但生活的艰难并没有销蚀老人生活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定从容。
改革开放送春风。1984年,老人牵头创办了周村源“家庭俱乐部”,免费向村民提供体育活动器一具和书报杂志,传播文化,启迪民智。为表彰老人的善举,当地政一府推荐他去省城参加会议,不仅受邀上台发言,而且被授予奖状。从此,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击日寇的湘师子弟,愈加热衷于文化事业直到今天。
周焕容用他90年的如椽巨笔,为后人书写了一页波澜壮阔、险象环生、渡激流、涉险滩、最终达到彼岸的人生历史。如今,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当年远走到台湾的战友,最让他魂牵梦绕的是两岸何时能早日实现统一,宝岛台湾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临别之际,老人嘱咐我努力学一习一,不要辜负了革命先一烈的寄托,辜负了时代的期望。面对老人的谆谆教导,我一一承诺。当我从老人家里走出时,已是华灯初上,星光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