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烈士的足迹
时间: 2017-03-12
我的家乡是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的故乡,也是她战斗过的地方。前不久,我来到了定海烈士陵园,寻找抗日英雄杨静娟的足迹。
走进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笔直的樟树,它们就像一位位身穿绿军装的战士在为烈士们守灵。一排排绿树中间是一方方洁白的石碑,纪念着为抗战而牺牲的烈士们,有的石碑下长眠的烈士竟然连姓名也没有记录……这一方方石碑叩击着我的心灵,再往前走,就是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的雕像了,只见她笔挺地站着,双眼怒视着前方,仿佛正在责问日本人的罪行。
凝视着杨静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1941年3月8日,年仅17岁的抗日女英雄杨静娟和其他13名地下一党一员在定海下庙家坑的竹林丛中被日军捉住,日军每杀一名一党一员就一逼一问杨静娟一次,可她闭着嘴巴,始终以恕目以示。日军见她硬的不吃,便假意请她吃饭压惊,想从她嘴里套出情报,但杨静娟头脑清醒,坚不吐实,还 大骂 “中华儿女不食狗食,打倒日本帝国广义。”日军军官恼羞成怒,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坐老虎凳、拔指甲、触电、火烫……用尽了酷刑,得到的仍是静娟的痛斥和嘲笑,最后只得把她处死。
站在杨静娟墓前,我却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看到了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们挖起了地道:房连着房,村连着村,我打你一槍,换个地,接着打,你看不见我,我打得到你,打得日本鬼子疲于奔命。我仿佛看到了敌后根据地的民兵队长们制作了各种铁雷、石雷、瓶子雷,当日军经过时,路边的石头、石磨、石碾样样会炸,炸得鬼子心惊肉跳。
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坚强不屈,保卫祖国”。这是无数像杨静娟一样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
当年的那段历史已经远去,今天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学一习一时,当我们在宽敞的图书馆读书时,当我们在蓝天绿草间玩耍时,
你一定感到非常幸福,但幸福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忘记70年前日本侵略军狰狞的面目、不能忘记那令人发指的暴行、不能忘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没有理由虚度美好的时光,因为这美好的一切都是革命先一烈倾尽热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畏惧困难,面对革命先一烈,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古人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抗战一精一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樊祺扬
走进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笔直的樟树,它们就像一位位身穿绿军装的战士在为烈士们守灵。一排排绿树中间是一方方洁白的石碑,纪念着为抗战而牺牲的烈士们,有的石碑下长眠的烈士竟然连姓名也没有记录……这一方方石碑叩击着我的心灵,再往前走,就是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的雕像了,只见她笔挺地站着,双眼怒视着前方,仿佛正在责问日本人的罪行。
凝视着杨静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1941年3月8日,年仅17岁的抗日女英雄杨静娟和其他13名地下一党一员在定海下庙家坑的竹林丛中被日军捉住,日军每杀一名一党一员就一逼一问杨静娟一次,可她闭着嘴巴,始终以恕目以示。日军见她硬的不吃,便假意请她吃饭压惊,想从她嘴里套出情报,但杨静娟头脑清醒,坚不吐实,还 大骂 “中华儿女不食狗食,打倒日本帝国广义。”日军军官恼羞成怒,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坐老虎凳、拔指甲、触电、火烫……用尽了酷刑,得到的仍是静娟的痛斥和嘲笑,最后只得把她处死。
站在杨静娟墓前,我却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看到了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们挖起了地道:房连着房,村连着村,我打你一槍,换个地,接着打,你看不见我,我打得到你,打得日本鬼子疲于奔命。我仿佛看到了敌后根据地的民兵队长们制作了各种铁雷、石雷、瓶子雷,当日军经过时,路边的石头、石磨、石碾样样会炸,炸得鬼子心惊肉跳。
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坚强不屈,保卫祖国”。这是无数像杨静娟一样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
当年的那段历史已经远去,今天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学一习一时,当我们在宽敞的图书馆读书时,当我们在蓝天绿草间玩耍时,
你一定感到非常幸福,但幸福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忘记70年前日本侵略军狰狞的面目、不能忘记那令人发指的暴行、不能忘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没有理由虚度美好的时光,因为这美好的一切都是革命先一烈倾尽热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畏惧困难,面对革命先一烈,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古人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抗战一精一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樊祺扬
上一篇:行走在历史中 下一篇: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我的红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