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时间: 2017-03-12
——访兰溪抗战老兵张廷佐爷爷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身忘死保和平……。”耳边伴着“英雄赞歌”的雄壮旋律,我敲响了住在兰一江一之畔的兰溪抗战老兵张廷佐爷爷的家。
给我开门的是张爷爷的妻子——张芩老一奶一一奶一,一位91岁高龄的慈祥的老一奶一一奶一,我告诉一奶一一奶一我想采访一下张爷爷,听听他老人家的抗战事迹。张一奶一一奶一知道了我的来意后很是热情的牵着我的手,把我引进他们的家里。
很快张爷爷听到动静后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没有错,眼前的这位爷爷,就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兰溪抗战老兵——张廷佐爷爷。只见张爷爷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手里拿着放大镜和老花眼镜,头发和一胡一子都是雪白雪白的,特别是那山羊一胡一子蓄得很长很长,都快挂到胸了,除了有点耳背,张爷爷怎么看都不像是已经是96岁的老人。
张爷爷和张一奶一一奶一,带着我参观了他们的居室,然后叫我在客厅沙发坐下,两位老人在我面前的桌子上为我摆了许多好吃的,并一个劲的叫我拿来吃,然后两位老人也在我身边坐下,这个时候张爷爷开始给我讲起他如何参加抗战的亲身经历。
张廷佐爷爷,于1920年出生在兰溪的乡下。8岁开始念书,念到11岁,就碰上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张爷爷去金华读初中,1935年考上金华中学。1938年,日本人轰炸金华火车站,学校为躲避日寇轰炸,保护孩子,搬迁好几地方。这个时候,一胡一宗南的国名一党一陆军第一军无线训练班在金华专员公署招生,张爷爷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
这年的清明过后,张爷爷他们就从金华出发到南昌,尔后到九一江一,坐轮船到汉口,然后到郑州,转洛一陽一,经潼关,一直到陕西凤翔,在那里接受训练和学一习一。三个月后这支学员并入到陆军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第15期通讯科,而张爷爷当年也就被分配到四总队七大队第七队通讯科的无线电组里。
1942年底,张爷爷被调到四川双流空军72电台做通讯员。张爷爷告诉我,当初投笔从戎考上军校,为的是能够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没有想到却成为一名空军通讯员,这工作都是在战争的大后方,不可能拿着槍去打日本人,张爷爷他们的工作就是时刻关切天气变化,掌握当天天气的能见度、云高、气一温一、湿度,这些数据提供对战机的空中作战非常重要。
1945年9月1日,抗日战争马上就要胜利了。张爷爷认为战争结束了,可以回家了,这个时候的张爷爷已经整整8年没有回家过了。结果呢,张爷爷得到命令,把他调到北军南苑空军第十地区司令部,负责接收日军投降的弹药物资。抗战胜利了,日本人投降了。
如今张爷爷和张一奶一一奶一相濡以沫已经共同走过了68个春秋,他们的三个子女也早已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张爷爷告诉我,让他觉得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三个孩子都非常有出息,儿子是留美遗传学硕士,法学博士。自己当年参加抗战为的是保家卫国,今天和平年代,自己的孩子也在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
采访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张爷爷的家。走在路上,我想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些抗战老兵的,历史会永远记住他。,历史会告诉后人们,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有这样一群中华好儿女,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祖国的和平,甘愿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母亲,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孩子,远赴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身忘死保和平……。”耳边伴着“英雄赞歌”的雄壮旋律,我敲响了住在兰一江一之畔的兰溪抗战老兵张廷佐爷爷的家。
给我开门的是张爷爷的妻子——张芩老一奶一一奶一,一位91岁高龄的慈祥的老一奶一一奶一,我告诉一奶一一奶一我想采访一下张爷爷,听听他老人家的抗战事迹。张一奶一一奶一知道了我的来意后很是热情的牵着我的手,把我引进他们的家里。
很快张爷爷听到动静后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没有错,眼前的这位爷爷,就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兰溪抗战老兵——张廷佐爷爷。只见张爷爷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手里拿着放大镜和老花眼镜,头发和一胡一子都是雪白雪白的,特别是那山羊一胡一子蓄得很长很长,都快挂到胸了,除了有点耳背,张爷爷怎么看都不像是已经是96岁的老人。
张爷爷和张一奶一一奶一,带着我参观了他们的居室,然后叫我在客厅沙发坐下,两位老人在我面前的桌子上为我摆了许多好吃的,并一个劲的叫我拿来吃,然后两位老人也在我身边坐下,这个时候张爷爷开始给我讲起他如何参加抗战的亲身经历。
张廷佐爷爷,于1920年出生在兰溪的乡下。8岁开始念书,念到11岁,就碰上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张爷爷去金华读初中,1935年考上金华中学。1938年,日本人轰炸金华火车站,学校为躲避日寇轰炸,保护孩子,搬迁好几地方。这个时候,一胡一宗南的国名一党一陆军第一军无线训练班在金华专员公署招生,张爷爷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
这年的清明过后,张爷爷他们就从金华出发到南昌,尔后到九一江一,坐轮船到汉口,然后到郑州,转洛一陽一,经潼关,一直到陕西凤翔,在那里接受训练和学一习一。三个月后这支学员并入到陆军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第15期通讯科,而张爷爷当年也就被分配到四总队七大队第七队通讯科的无线电组里。
1942年底,张爷爷被调到四川双流空军72电台做通讯员。张爷爷告诉我,当初投笔从戎考上军校,为的是能够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没有想到却成为一名空军通讯员,这工作都是在战争的大后方,不可能拿着槍去打日本人,张爷爷他们的工作就是时刻关切天气变化,掌握当天天气的能见度、云高、气一温一、湿度,这些数据提供对战机的空中作战非常重要。
1945年9月1日,抗日战争马上就要胜利了。张爷爷认为战争结束了,可以回家了,这个时候的张爷爷已经整整8年没有回家过了。结果呢,张爷爷得到命令,把他调到北军南苑空军第十地区司令部,负责接收日军投降的弹药物资。抗战胜利了,日本人投降了。
如今张爷爷和张一奶一一奶一相濡以沫已经共同走过了68个春秋,他们的三个子女也早已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张爷爷告诉我,让他觉得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三个孩子都非常有出息,儿子是留美遗传学硕士,法学博士。自己当年参加抗战为的是保家卫国,今天和平年代,自己的孩子也在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
采访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张爷爷的家。走在路上,我想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些抗战老兵的,历史会永远记住他。,历史会告诉后人们,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有这样一群中华好儿女,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祖国的和平,甘愿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母亲,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孩子,远赴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