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生贫困的歇后语
拔锅起灶—一干二净
【注释】形容人或物一点儿都没有了。
【例句】(混丢说):“你的家完活了!你家的三间房子堆在水里成了一摊薄泥,你家的四亩地叫白家院给收了去;你家的小丫头冬儿进了静海县天主堂……这叫拔锅起灶,一干二净。”(鲍昌《庚子风云》)
财神爷甩袖子—蹦子儿皆无
【注释】财神爷:迷信的人指可带来财运的神。蹦子儿:方言,也指极少量的钱。指一个钱也役有。砂
【例句】等把饭吃完了,才想起银子都在乌懈豹上的驮着呢,各自锦囊中分文无有,真是财神爷甩袖子—锁子儿皆无。(房德文等《金鞭记》)
大风刮了颊耳去—嘴也赶不上
【注释】颊:脸蛋儿。原指大风刮走了脸颊和耳朵,嘴巴追赶不上。转指人生活困窘,吃喝无着落。
【例句】李瓶儿道:“一妈一一妈一子请着你就是不闲,成日赚的钱,不知在那?”婆子道:“老身‘大风刮了颊耳去—嘴也赶不上’。在这里,赚甚么钱?”(《金一瓶梅》)
【也作】大风里掉了下巴—嘴也赶不上的大年初一打平伙—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注释】打平伙:凑钱聚餐。按我国汉族的习俗,大年初一一般为家人一团一圆之日,只有穷人才凑钱聚餐。形容聚到一起的人都很穷。
【例句】来成双手扳着两条腿,撑了个观音坐莲蓬的架势,前后摆晃着身一子,又看看观音保那帮子年轻人,说:“今黑夜这可真是大年初一打平伙,穷鬼们都聚到一块儿里了。”(刘江《太行风云》)
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
【注释】佬:成年的男子。卖豆腐的人把豆腐挑子摔了,就等于毁了全部家当,故为“倾家荡产”。比喻家产丧失殆尽。
【例句】程双虎嘲笑地想:“死到临头,还想挣扎?老子让你来个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陈立德《翼上》)
锅吊起来当钟打—叮叮当当
【注释】锅中无物可煮,只能吊挂着当钟打。形容家里穷得叮当响。
【例句】咱庄稼人就是把身一子当地种,不能干活,怎么养家糊口?治吧,家里穷得锅吊起来当钟打—叮叮当当的,哪来的钱?(金河《大车店一一夜》)
河里的鹅一卵一石—一精一光光
【注释】河里的鹅一卵一石,圆滑光溜,故为“一精一光光”。比喻一无所有。
【例句】我家穷得像河里的鹅一卵一石,一精一光光的,过的是“风扫地,月点灯,野菜当粮”的苦日子,哪有钱来还债?鸡儿命—刨闹一天吃一天
【注释】刨闹:刨食。形容生计艰难,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例句】观音保听了元仓的话,有点不耐烦……说:“看你这号人,连咱还是个鸡儿命,刨闹一天吃一天,谁能保谁一辈子。你说今儿咱能看着她一娘一儿俩不救?”(刘江《太行风云》)
叫化子当衣服—干净利索
【注释】形容什么也没有了。
【例句】于印泉说:“你还惦记你那个生产队呢!队里还有个球!早就剩空壳壳了。这回更好,叫化子当衣服,千净利索,连队长也没了。”(王玉龙《清泉曲》)
叫化子买米—只有这一升
【注释】叫化子钱少,买米只买了一升。升:容量单位,一斗等于10升,与“身”谐音。指只有一身衣服。
【例句】田街正说道:“把你这身过新年、吃喜酒的鬼皮,都披挂起来了!”傅隆盛也笑道:“叫化子买米,只有这一升嘛!”(李劫人《大一波》)
叫化子碰上要饭的—穷对穷
【注释】比喻两个境况或其他方面情况相同的人碰到一块儿。
【例句】魏强一听,知道这是想敲他的竹杠,心里捉摸:“这可是叫化子碰上要饭的,穷对穷啦。,’(冯志《敌后武工队》)
可着屁一股裁尿布—没宽裕
【注释】可着:就着,根据。按照屁一股的大小裁尿布,不多用一点儿材料,故为‘没宽裕”。指一点儿富余也没有。
【例句】王木匠告诉小马说:“下料时应多下一点儿,四外边多留点儿,到时候还得创呢,别可着屁一股裁尿布,没宽裕。”癫蛤蟆吃苍蝇—将供嘴
【注释】打:捕食。癫蛤蟆不善跳跃,行动迟缓,捕食到的苍蝇有限,刚刚够吃。比喻所得有限,没有剩余。
【例句】有时,坐在车上低头看看自己落在地上的影子,心里有点打转了:“我这是干啥呀!钱没少挣,可是0蛤蟆吃苍蝇,将供嘴,到头一个没剩。”(蔡天心《大地的青春》)
【也作】痢蛤蟆打苍蝇—将供嘴老和尚的脑袋—光秃秃
【注释】老和尚没有头发,故为“光秃秃”。用以形容什么也没有。
【例句】他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巴掌山群山环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村,山坡上都是老和尚的脑袋,光秃秃的。老鼠偷米汤-—勉强糊个,嘴
【注释】老鼠偷了米汤,糊了一嘴巴,却吃不到多少米,故为“勉强糊个嘴”。指勉强维持生活。
【例句】小强的爸爸拉人力车,他一妈一一妈一给人缝缝补补,小强天天上街卖报,一家人拼死拼活地干,日子还是紧巴巴的,用他一妈一一妈一的话说,是“老鼠偷米汤,勉强糊个嘴’。两个和尚抢一碗粥—一谁也吃不饱
【注释】比喻双方争夺有限的东西,谁也不能满足。
【例句】小李这时括进来问欧一陽一:“有个问题,咱闹不机密:从水文地质上说,两个窟窿离这么近有意义吗?”“有个屁意义!”小邱答道,“以后一抽一水灌溉时,是两个和尚抢一碗粥—谁也吃不饱!”(奚青《望婚崖》)
两手拍屁一股—光打光
【注释】两手空空。屁一股光光,故为“光打光”。指一无所有。
【例句】赶到年底一下工,“合拉啪”一算账,可真是两手拍屁一股,王喜还是个光打光。(刘江《太行风云》)
两手空拳—铺子儿没有
【注释】铺子儿:方言,指极少量的钱。指一无所有。
【例句】钱六三句话下来,又归到“钱”字上去了。他说,“就是,就是,叮咚!叮咚!一吮一当一天,身上一层汗,手上一层皮,归终了还是两手撰空拳—翎子儿没有!”(侯树槐《高山春水》)
【也作】两手撰空拳—一无所有罗锅上山—前紧
【注释】驼背人爬山,重心在前,故为“前紧”。“前”:与“钱”谐音。钱紧即手头不富裕。
【例句】这么一折腾,我这儿是罗锅上山—前(钱)
紧了!(蒋寒中《天桥演义》)
【也作】①罗锅上山—前短;②罗锅腰上山—前紧落窝鸡的屁一眼—要球没蛋
【注释】落窝鸡:孵小鸡的母鸡,因孵蛋时不再生蛋,故为“要球没蛋”。比喻什么都没有。
【例句】二日天明,一到饭时,李、赵两家地主又要来送饭,民兵们打开锁往里一看,正是落窝鸡的屁一眼,要球没蛋。这一下,民兵们可着实发了慌。麻雀嘴里的粮—靠不住
【注释】麻雀太弱小,连它自己都常被猎食,何况它嘴里的粮食呢。故为“靠不住”。比喻度日艰难,生活毫无保障。
【例句】“熬着过吧。唉,一只麻雀就有一颗粮。”“麻雀嘴里的粮,靠不住,连麻雀还是老鹰的粮哩。”(吴望《杨根思》)
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哩当嘟响
【注释】马勺子:盛粥或盛饭用的大勺。比喻非常穷困。
【例句】在“满洲国”,咱们哥俩是一样,都是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哩当嘟响。(周立波《幕风骤雨》)
蚂蚌打食—仅顾嘴
【注释】蚂炸:蝗虫。打食:捕捉食物。蚂蚌体小食量大,所捕食物刚够吃。比喻没有剩余。
【例句】他辛辛苦苦干一年,收的粮食不过是蚂炸打食,仅顾嘴。现在一下子让他拿出那么多粮食,他能不唉声叹气吗?拿不出哇!青石板上过日子—只有出项,没有进项
【注释】青石板上种不了庄稼。指只有支出,没有收人。
【例句】他们对着诉苦,都说自己乡下的地荒了大半,不荒的地也因为连续旱灾,没有收成,搬到这张家寨以后,青石板儿上过日子,只有出项,没有进项,手中的浮钱都……耗干了。(姚雪垠《李自成》)
穷汉下饭馆—肚里空哗啦,兜里光打打
【注释】穷人下饭馆有两个难处,一是肚子饿,二是口袋里没有钱,故为“肚里空哗啦,兜里光打打”。指生活穷困。
【例句】说掏良心话,马家怪年年赤皮露肉过冬,谁说他不害冷,还不一样都是一娘一养的。穷汉下饭馆,肚里空哗啦,兜里光打打,是没有钱吧。(刘江《太行风云》)
讨口子嫁给叫化子—穷就一对穷
【注释】讨口子:方言,乞丐。指彼此都一无所有。
【例句】看她那副认真样儿,青林来了兴趣,脸上稍有笑意:“还有呢?”英翠说:“火神配瘟神,才子配佳人。”青林愣了愣,沉下脸来:“还有?”英翠有点担心,声音放轻了:“讨口子嫁给叫化子—穷就一对穷。”(田雁宁等《都市放牛》)
天狗吃了日头—有今儿个没明儿个
【注释】古人认为,发生日食是由于天狗吃了太一陽一。今儿个:方言,今天。明儿个:方言,明天。指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例句】苏大一嫂无可奈何地说:“你们哪,就像天狗吃了日头,有今儿个没明几个似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
秃头照镜子—光对光
【注释】光:双关,本指光亮、光滑,转指一精一光,什么也没有。指彼此都一无所有。
【例句】淘气睁大那双水灵灵的大眼说道:“哼!你手里还有二亩地呀!看看黑牛哥和我,真是秃头照镜子,光对光了。”(张雷《变天记》)
要饭的打了碗—倾家荡了产
【注释】要饭人的全部家当是要饭碗。指彻底破产。
【例句】当初他孤注一掷,借钱炒股票,这下子是要饭的打了碗,倾家荡了产。夜壶打了把儿—只好吊起嘴儿来
【注释】夜壶:男人夜间用的尿壶。夜壶上把手断了,只好提着尿壶的口儿小一便。指没有吃的,只能饿肚子。
【例句】拿我来说,顶多过过这个年,一交春,还不是夜壶打了把儿,只好吊起嘴儿来。(刘江《太行风云》)
属鸡的—现刨现吃
【注释】比喻生活贫困。
【例句】兵荒马乱的,一般的人家,谁还雇人?就是有那雇人的,也不肯出大价。咱是属鸡的,现刨现吃,干不着也得干!(王厚选《古城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