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歇后语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其他 > 歇后语 >

关于离心涣散的歇后语

时间: 2014-12-27

一下子溜跑

荷叶包鳝鱼———一下子溜跑

溜跑:双关,本指鳝鱼溜了,转指人溜走。

鳝鱼身上有黏液,很滑,荷叶表面也很光滑,自然包不住。

指人当即就悄悄地溜走了。

一个向东,一个朝西

后背对着脊梁———一个向东,一个朝西

指两人的观点、思想等对立,不能在一起共事。

一片泥(疑)心

吃了土蚯蚓———一片泥(疑)心

土蚯蚓:方言,蚯蚓,因蚯蚓生活在泥土里,故名。

泥:谐“疑”。

指产生怀疑的念头,或怀有疑心。

一计不献

徐庶入曹营———一计不献

徐庶:字元直,先为刘备的谋士,后被曹骗入曹营,发誓终身不为曹出力。

指不替人出谋划策。

一去不来

鲍老送灯台———一去不来

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

鲍老送灯台———一去永不来

鲍老:古代戏剧角色名,与傀儡戏关系比较密切。

指人或物有去无回。

?宋·欧修《归田录》卷二:“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

’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天圣中有尚书郎赵世长者,常以滑稽自负。

其老也,求为西京留台御史,有轻薄子送以诗云:‘此回真是送灯台。

’世长深恶之,亦以不能酬酢为恨。

其后竟卒于留台也。

”一去不复返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羊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蒸馍打狗———一去不复返

本指狗咬走肉包子后,肉包子再也不回来,转指人一走再不回来,也指东西拿出来再也收不回。

一头冷一头热

汤锅里的小铁勺———一头冷一头热

汤锅:屠宰牲畜时烧水煺用的大铁锅。

冷:双关,本指冰凉,转指态度冷淡。

热:双关,本指温度热,转指态度热情。

放在汤锅里的小铁勺在水里的一头是热的,在外面的一头是凉的。

多指在婚姻上一方是热情的,一方是冷淡的,也指处理事情的双方一方积极主动,一方冷淡。

一头响(想)

剃头挑子———一头响(想)

剃头挑子:剃头担子,理发匠流动做生意时挑的担子。

响:剃头挑子一头有招徕顾客用的响器,会发声,谐“想”。

指男女间只有一方有真情实意。

一头热

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担子———一头热,一头冷

电烙铁———一头热

火棍子———一头热

铁匠店里的火叉———一头热

剃头挑子:理发匠流动做生意挑的担子,一头放板凳和理发工具,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

热:双关,本指热度高,转指主动、热情。

冷:双关,本指没有热度,转指态度冷淡。

指婚嫁或议事双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

一伙子都跑了

村里先生放学———一伙子都跑了

指一伙人很快都跑散了。

一拍两散两茫茫

痴情女遇薄情郎———一拍两散两茫茫

痴情女:在情上倾注痴心的女子。

薄情郎:在情上不讲情义的男子。

散:双关,本指男女情人分手,转指交往的双方断绝关系。

指一方无诚意,导致不愉快地分手。

一面热

野地烤火———一面热

一面热:双关,本指朝向火的一面感到热,转指只有一方面的热情。

比喻当事双方,只有一方热情。

一家分两家

堂屋里搭篱笆———一家分两家

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起隔离或遮拦作用的片状的东西。

在屋子里搭起篱笆,把一个家分成了两个家。

指因有矛盾而分成两派。

一蹬两开

蛤蟆蹾屁股———一蹬两开

蹾:犱ū狀。

本指蛤蟆两条腿一下子蹬开,转喻两个人一下子就分手。

个人管个人

爹死嫁人———个人管个人

爹死出门———个人管个人

指自己管自己,或各走各的路。

开了胶(交)

头巾掉进水里———开了胶(交)

头巾:明清两代规定给读书人戴的儒巾,常在上面刷胶,使之不易变形。

胶:谐“交”。

指分手了。

无影无踪

耗子钻洞———无影无踪

形容消失了踪影,不知去向。

不见影

菖子开花———不见影

菖:犮犺ā狀ɡ。

菖子:即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浅水里,初夏开花,花穗呈黄色,根可入药。

旧时迷信认为见到菖蒲花会交好运,故花多被人摘取,以致难得看到。

本指连花的影子都不见,转指连人的影子都不见。

常指不知道某人的下落或见不了面。

?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俗谚有云”:“‘菖蒲花,难见面’,施肩吾诗也。

”不对脸

反贴门神———不对脸

门神:旧俗贴在两扇门上以为能驱鬼辟邪的神像,多为秦琼、尉迟恭的画像。

不对脸:双关,本指脸不相对,转指意见不统一。

本指两门神反贴,脸不相对,转指双方感情不相合,或意见、观点不同。

不吃这井里水了

王府门首磕了头———不吃这井里水了

磕头:这里指大户人家的仆人被辞退或赶出家门时在门首行礼告别,表示不再回来。

比喻断绝了关系,不再往来。

不合套

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

合套:双关,本指牲口套合适,转指想法一致。

本指马车上的牲口套,用在水牛身上就不适合,转喻彼此观点、想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块儿。

不知去向

风筝断线———不知去向

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去向

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

指中断了联系或线索后,不知行踪或去处。

不是猴儿(伺候)

要饭的拉个狗———不是猴儿(伺候)

猪八戒摔耙子———不伺猴(候)

猪八戒摆手———不伺猴(候)

要饭的:乞丐。

是猴儿:谐“伺候”。

猴:谐“候”。

指不想再伺候某人了,用于责骂或赌气的场合。

不接茬

树墩上栽花———不接茬

接茬:双关,本指嫁接,转指结合。

本指在树墩上无法嫁接花,转喻双方不能很好结合。

太多心

打横切莲藕———太多心

打横:从横的方面。

心:双关,本指眼儿,转指心思。

本指切开的莲藕里露出许多眼儿,转指人乱起疑心或用不必要的心思。

互不粘边

豆腐渣贴门神———互不粘(沾)边

豆腐渣贴门神———两不沾边

门神:旧时迷信者在门上贴的神像,以为可驱鬼怪。

粘:谐“沾”。

豆腐渣没有黏,所以门神粘不到门上。

指彼此间互不联系,沾不上边。

从此不回头

狗鱼脱钩———从此不回头

狗鱼:鱼名,身体略呈圆柱形,长一米左右,青褐色,凶猛,生活在淡水中。

指一去再也不回来。

六州(溜走)

五州加一州———六州(溜走)

六州:谐“溜走”。

指偷偷地走开了。

心不为他

徐庶降曹———心不为他

徐庶:小说《三国演义》中人物,字元直,先为刘备的谋士,后被曹骗入曹营,但不为曹效力。

指迫于无奈,并非真心替某人办事。

心不在一块

两口子睡觉背靠背———心不在一块

指人各怀异心,信念和行动都不统一。

去了半截

稍瓜打驴———去了半截

稍瓜:一种菜瓜,长而脆,用以打驴,必折断。

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绪、财物等减少了一半。

另使一路劲儿

兔子拉车———另使一路劲儿

劲儿:双关,本指力气,转指心眼儿。

比喻另使一个心眼儿,或另打一种主意。

甩啦

清鼻涕———甩啦

伤风的鼻涕———甩了

老太太的鼻涕———甩了

甩:双关,本指甩鼻涕,转指把人和物抛弃。

指把某人或某物抛弃了。

记他的好晴(情)儿

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情)儿

八十年不下雨———好晴(情)儿

八十年:形容时间长,夸张的说法。

晴:谐“情”。

好情儿:反语,意为无情。

采用反问语气。

指没有什么情分可说。

再也不来

断线鹞子———再也不来

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收不回来

鹞子:纸鹤,即风筝。

本指断线的风筝再也不回来,转指人一走不回来。

再不回头

东海鳌鱼脱钓钩———再不回头

鳌:á狅。

鳌鱼:传说中生活在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本指鳌鱼脱钩后再也不返回,转指人一去再也不回来。

有二心

脊梁上长茄子———有二心

二心:双关,本指有两个心,转指不忠实。

脊梁前有人心,上面又有茄子心,所以有两个心。

比喻人有异心或不专心。

有去无回

石沉大海———有去无回

夜猫子拉小鸡———有去无回

迷雾天放鸽子———有去无回

拿骨头打狗———有去无回

指人一去不复返,也指东西被拿走后再也收不回来了。

夹(家)吃去

烙饼卷蚂蚱———夹(家)吃去

夹:谐“家”。

吃:双关,本指吃烙饼,转指过日子。

本指吃夹着蚂蚱的烙饼,转指各回各家过日子。

扞格不入

圆凿方枘———扞格不入

枘:狉狌ì。

扞:犺à狀。

凿:卯眼。

枘:榫头。

扞格:互相抵触。

本指方榫头插不到圆卯眼里去,转喻人与人观点或格等不合,不能组合到一起。

光会在窝里横

耗子扛———光会在窝里横

横:双关,本指横着,转指蛮横。

指只会跟自己人斗,或只会欺负自己人。

吃里扒外

胡子吃炒面———吃里扒外

胡子:长着络腮胡子的人,吃东西时容易沾在嘴外的胡子上。

扒:双关,本指扒拉,转指效力。

责骂人接受一方的待遇或好处,暗地里却为另一方尽力。

早晚都要飞的

南来的燕子北去的鸟———早晚都要飞的

飞:双关,本指鸟飞,转指人走。

本指候鸟会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徙,转喻人迟早要出走,离开某地。

自相残杀

饿犬争食———自相残杀

指自己人相互争斗、残害。

全散

没框的算盘珠———全散

散:狊à狀。

散:散伙,解散。

指人散伙了,或某个集解散了。

合不了股

马尾巴绳———合不了股

合股:双关,本指马尾合在一起,转指齐心合作。

本指用马尾巴的绳子时合不成一股,转指人心不齐,合作不起来。

各人顾各人

爹死嫁人———各人顾各人

爹走嫁人———各人管各人

羊群过草坡———各顾各的嘴

指各人只顾及自己,或各奔各的路。

各打各的主意

儿俩嫁人———各打各的主意

指两人各谋各的事,互不关心或干涉。

各自为政

十八口子乱当家———各自为政

十八口子:形容家庭里人口多。

为政:处理政事,此处指主事。

指各自按照自己的主张处理事情,互不商量或协商。

各自打散

炒鸭蛋———各自打散

失林之鸟———各自飞散

散:狊à狀。

散:双关,本指鸡和鸡蛋散而不聚合,转指人离散或分裂。

失林:离失树林。

比喻人彼此无法凑合,大家各走各的路。

各自奔前程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指分道扬镳,各奔各的路。

各行其便

狐狸跟狼走,乌鸦随老雕———各行其便

指各按自己的方便行事。

各走一边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大路通天———各走一边

本指大路朝着天,人们可以各走各的,转指各走各的人生路,或各干各的,互不干涉。

各走各的道

老虎金钱豹———各走各的道

黄鼠狼钻水沟———各走各的道儿

指各人走各人的路,互不干涉。

各抱一条腿

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

金钱:金属铸的钱币。

香炉:供祭神佛时燃香用的器皿,底有三条腿。

腿:双关,本指香炉的腿儿,转指投靠的人。

因香炉有三条腿,每条腿下需垫一个金钱,比喻各自选定自己投靠的人。

各顾各

蚂蚁找食———各顾各

讨口子烤火———各顾各

黄牛过河———各顾各

讨口子:乞丐。

黄牛过河:黄牛不识水,过河时只能自己顾全自己。

指自己顾及自己,或各走各的路。

各想一头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头

同床做异梦———各想各的

比喻做事各自考虑自己的方面,互不协调。

各敲各

小孩子敲锣鼓———各敲各

敲:双关,本指敲锣鼓,转指干或做。

比喻互相不配合,只顾自己或自搞一套。

各趟各的水

老黄牛过河———各趟各的水

比喻自己拿主意,或走自己的路。

多星(心)

瞎子钉秤———多星(心)

三条腿的萝卜———多心

打横切莲藕———多心

星:镶在秤杆上的秤星,是计量重量的标志,谐“心”。

三条腿的萝卜:长成三条腿形状的萝卜,一般多空心。

打横:从横的方向。

指想得太多,乱起疑心。

好不冷淡

雪水煮豆腐———好不冷淡

冷淡:双关,本指豆腐冷而味淡,转指态度冷淡。

本指雪水煮豆腐味道很淡,转指对人很不热情。

远走高飞

断线纸鸢———远走高飞

半天空里骑仙鹤———远走高飞

鸢:狔狌ā狀。

纸鸢:风筝。

走、飞:本指风筝、仙鹤飞走,转指人离开。

仙鹤:这里专指神话中仙人所养的白鹤。

指人离开原处,跑到理想或很远的地方去。

走人

腿贴邮票———走人

本指将人邮寄走,转指人离开或出走。

走的不是一条路

两股道上跑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路:双关,本指道路,转指门路。

比喻两人志趣、追求等不同,或不干同一行当,不是同一类人。

走的走,溜的溜

破篮子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

破篓子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

泥鳅:一种小鱼,很滑溜,有黏液。

走、溜:本指泥鳅溜走,转指人溜走。

指人悄悄地走散或离开。

两分离

棒打鸳鸯———两分离

棒打鸳鸯———两分飞

鸳鸯:一种鸟,雌雄常成对生活在水边,常比喻夫妻。

分离:本指鸳鸯分离,转喻夫妻分离。

指夫妻或情侣被拆散。

两瓣(半)儿

牛蹄子———两瓣(半)儿

瓣:谐“半”。

牛的蹄形为两瓣儿。

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也指双方各行其是,不能合作或和好相处。

我热它冰凉

火炉挨着冷水缸———我热它冰凉

热:双关,本指火炉热,转指热情。

冰凉:双关,本指水缸凉,转指冷淡。

比喻自己的态度积极热情,另一方则消极冷淡。

角归角(各归各)

黄牛角,水牛角———角归角(各归各)

黄牛角,水牛角———角归角(各顾各)

角:谐“各”(有些方言,如吴语,“角”与“各”同音)。

黄牛角短,水牛角长,互不相同。

指双方互不相干,或互不干预。

这一头是一盆火,那一头是凉冰冰

剃头挑子———这一头是一盆火,那一头是凉冰冰

剃头挑子:理发匠流动做生意挑的担子,一头放板凳和理发工具,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

火:双关,本指火热,转指感情热烈。

凉冰冰:本指冰冷,转指感情冷淡。

指婚嫁或议事双方,一方热情如火,一方冷淡似冰。

没了缨(影)儿

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影)儿

缨儿:指萝卜的叶。

缨儿:谐“影儿”。

指人失去踪影,不知去向。

没踪没影

兔儿蹬天———没踪没影

指人消失了踪影,不知去向。

杳无音讯

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泥牛入海———一无消息

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本为佛教用语,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却小我。

后指人一去不复返,没有音信。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三“潭州龙山和尚”:“拨草溪行,五七里间,忽见师羸形异貌,放下行李问讯。

……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师曰:‘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绝消息。

’”拢不到一块儿

干沙面捏蛋蛋———拢不到一块儿

蛋:方言,球形的东西。

拢:双关,本指捏拢,转指联合、结合。

指人心分散,不能结在一起。

净别扭

油炸麻花儿———净别扭

别扭:双关,本指扭麻花,转指意见分歧。

本指麻花一根根扭在一起,转指彼此意见很不投合。

变心了

山芋越冬———变心了

山芋:方言,甘薯。

心:双关,本指甘薯中心的部分,转指人的思想、感情。

本指山芋过了冬,中心就变坏了,转喻人改变了原来对某人或某种事情的诚意,即变了心。

单挑

一根筷子吃面条———单挑

一根筷子吃面条———独挑

挑:狋犻ǎ狅。

挑:双关,本指用筷子挑面条,转指干或做。

指自己单独干,不依靠或联合他人。

孤家寡人

光杆流离佛———孤家寡人

光杆:比喻孤独的人。

流离佛:又称游僧,四处化斋的流僧人。

指孤立无助的人。

拴不到一起

一个槽上的两个叫驴———拴不到一起

叫驴:公驴,喜欢咬群。

拴:双关,本指用绳拴,转指结合。

比喻两人合不到一块儿。

相逢是一家

打鼓弄琵琶———相逢是一家

本指打鼓的和弄琵琶的相逢是一家,过后便离散,转指临时凑合,逢场作戏,没有情义可言。

响(想)得不一样

唢呐里吹出笛子调———响(想)得不一样

响:谐“想”。

唢呐、笛子都是管乐,但声音不一样。

指双方想法不一致,也指事情跟原来所想的不一样。

咯咕咯(各顾各)

石鸡上南山———咯咕咯(各顾各)

石鸡上南山———嘎咕嘎(各顾各)

鸭子过河———咯咕咯(各顾各)

石鸡:野鸡的一种。

咯咕咯:拟声词,形容石鸡的叫声。

咯咕咯、嘎咕嘎:都谐“各顾各”。

指各人顾及自己,不顾他人。

哪能不冻(动)心

十冬腊月的大萝卜———哪能不冻(动)心

腊月的萝卜———冻(动)了心儿

霜降的萝卜———冻(动)了心了

十冬腊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冻:谐“动”。

心:双关,本指萝卜心,转指心思、志向。

指思想、感情等发生波动,或产生了某种念头。

很快散去

烙铁上的热乎气———很快散去

散:双关,本指散发(热气),转指(关系)疏远。

本指热气很快就散发掉,转喻密切的关系很快就疏远。

桃枝摇摇(逃之夭夭)

桃树底下荡秋千———桃枝摇摇(逃之夭夭)

荡:摇动,摆动。

桃枝摇摇:谐“逃之夭夭”。

把秋千拴在桃树上来玩,桃树枝便会摇动。

比喻远远地逃跑了。

含有诙谐、讽刺的意味。

贼走了

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

兵马司:全称“五城兵马司”,元代建制,专管京城捕盗之事。

兵马司倒了墙,被关押的盗贼趁机逃走了。

指人溜走了。

离肉还隔着一层

棉袄里边衬着单穿———离肉还隔着一层

比喻双方关系较疏远,中间尚有一段距离。

请出

“山”字摞“山”字———请出

两个“山”字一摞———请出去

两个“山”字搁一块儿———请出

两座山摞在一起———请出

俩“山”字儿摞一块儿———请出

摞:犾狌ò。

本义指两个山字重叠,组成“出”字,转指让人离开。

谁也不挨谁

天上一脚,地上一脚———谁也不挨谁

挨:双关,本指接触,转指关心或干涉。

本指向上踢一脚,向下踢一脚,互不接触,转指互不关心或互不干涉。

鸽子(各自)另一市(事)

鸡市鸭市———鸽子(各自)另一市(事)

市:集市,贸易场所。

鸽子:谐“各自”。

市:谐“事”。

指各人有各人的事,彼此无关。

斜不对眼

“二饼”碰“八万”———斜不对眼

二饼、八万:都是麻将牌名,两者不能相碰。

碰:双关,本是打麻将术语,指别人打出的牌与自己手里两张同类牌相碰,转指人与人相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不投合。

断的多

灯草索———断的多

索:细的麻绳,此处指用灯心草做的绳索。

断:双关,本指灯心草做的绳索断裂,转喻断绝。

指断绝关系的可能很大。

弹(谈)不上

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弹:谐“谈”。

四两棉花太少,没法用弓来弹。

指话不投机,谈不到一处。

弹(谈)不拢

头发打棉絮———弹(谈)不拢

打:混合,搅拌。

弹:谐“谈”。

指彼此观点、想法不一致,说不到一块。

散了

聋子放炮仗———散了

散:狊à狀。

炮仗:爆竹。

聋子放炮仗,听不见响声,只看见炮仗爆炸时崩得四分五裂的样子。

指散伙了。

散火(伙)

打铁的拆炉———散火(伙)

铁匠拆炉———散火(伙)

踢翻了脚炉———散火(伙)

散:狊à狀。

火:谐“伙”。

指(体、组织等)解散了。

散架了

塌了大梁的房子———散架了

撑杆子遇见暴风———散了架子

撑杆子: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本指完整的东西松散开,转指崩溃或分裂了。

越拉越远

使松的松紧带———越拉越远

松紧带:用橡胶丝或橡胶条和纱织成的可伸缩的带子。

本指松紧带使用久了便失去弹力,越拉越长,转喻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到一起

两股绳子———不到一起

比喻思想、观点等不同,谈不到一起。

跑了

漏网的兔子———跑了

指走了。

掰了

一根棍儿折两半———掰了

掰:双关,本指用手折断物体,转指感情破裂。

本指棍儿折断了,转指感情破裂了。

窝里反

耗子洞里打架———窝里反

耗子动刀———窝里反

耗子咬耗子———窝里反

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零挦

野鸡儿———零挦

挦:狓犻á狀。

野鸡:雉的通称,雄的尾巴长,羽美丽,可作装饰品。

挦:拔

本指拔雄野鸡时一根一根地零拔,转喻人员一个个走散或东西被一件件拿走。

照远不照近

丈八高的灯台———照远不照近

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

照:双关,本指灯光照射,转指照顾、照管。

远:本指远处,转指关系疏远的人。

近:本指近处,转指亲近的人。

幡杆:一种垂直悬挂窄长旗子的旗杆。

指照管关系疏远的人,却不照管关系亲近的人。

满肚泥(疑)心

土中曲蟮———满肚泥(疑)心

曲蟮:蚯蚓,生活在土壤中,食土。

泥:谐“疑”。

形容人疑心很大。

溜了

鞋底抹油———溜了

脚底板抹香油———溜了

脚底擦油———溜了

脚踩西瓜皮———溜了

溜:双关,本指滑溜,转指溜走。

指人悄悄地溜走了。

溜之大吉

脚下抹油———溜之大吉

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稻草包黄鳝———溜之乎也

鞋底上抹油———溜之乎也

溜:双关,本指滑溜,转指溜走。

之乎也:常用文言语助词,起加重语气作用,表示诙谐意。

指人悄悄地溜走了。

溜边

属黄花鱼的———溜边

属黄花鱼的———溜边走

黄花鱼———溜边儿

本指黄花鱼喜欢在海边游动,转指人靠着边儿,或遇事躲在一旁。

疑心大

属曹的———疑心大

多疑广为民间流传。

指人具有曹的一种格,极其多疑。

常用于讥讽。

?《三国演义》第四回描写:曹刺杀董卓未遂,为逃避董卓追杀,和中牟县令陈宫一起逃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

当夜,吕家磨刀准备杀猪款待他们,曹却以为磨刀是要杀害他们,便拔剑杀死吕伯奢一家。

踪影不露

王八钻泥———踪影不露

王八:乌龟的俗称。

本指王八钻进泥里,无影无踪,转指人消失得无声无息。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