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行为因袭重复的歇后语
不熟的葡萄—酸得很
【注释】酸:原指酸味,转指言谈迁腐。讥刺某人十分迁腐,言谈举止不适应新时代。
【例句】海花说:“千吗请他来教,这是颗不熟的葡萄,酸得很。”(黎汝清《海岛女民兵》)
大年初一挂黄历—从来如此
【注释】黄历:历书,也作皇历。每年初一换上新的日历。比喻老规矩、一贯的做法。
【例句】钱冒看了看那幼稚可笑的脸蛋,也诡秘地笑道:“小兄弟,这种事情,你还没有经验呢!男要女的美,女要男的礼,大年初一挂黄历,从来如此。”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注释】一陰一历的每月初一一夜晚地球人见不到月亮。比喻年年如此。
【例句】他大声嚷嚷道:“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你还按照老规矩办,到时该打点的都给我打点到,出了岔子,我跟你没完。”房檐滴水—点点入旧窝
【注释】指没有变化。
【例句】“房檐滴水,点点入旧窝”,这种生活方式是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快节奏的。和尚敲木鱼—老一套
【注释】和尚敲木鱼,动作重夏,声音不变,故为“老一套”。指同一样的东西,无新内容。
【例句】指望这次会议会有些新的变化,结果仍然和以前一样,和尚敲木鱼,老一套。陈芝麻滥调调,一浪一费时间,一浪一费一精一力,真令人失望!老和尚念经—没啥新套儿
【注释】讥讽人重复老一套,没有新花样。
【例句】庙后一槍一声不息,窦飞被它搅得心急火燎。一听老卫问起这些,便挥了挥手说:“老和尚念经,没啥新套儿。还不就是烧、杀、一奸一、残害老百姓?”(张恩忠《龙岗战火》)
【也作】老和尚打光光—老一套老和尚念经敲木鱼—天天总翻着那本经
【注释】老和尚天天念的是同一本经。指老一套。
【例句】你真是一榔头都砸不开的死脑瓜骨,还是老和尚念经敲木鱼,天天总翻着那本经。两脚车上装七个人—载三载四
【注释】两脚车车两边各安一条支腿,若载七人,只能一边三人,一边四人。载:与“再”谐音。指一再重复某种行为。
【例句】我真实不回来了,两脚车上装七个人—也不必再三再四的了。我则这一遭,辞了姑夫、姑一娘一,我就出去了罢。(元·无名氏《刘弘嫁婷》)
寿星唱曲子—老调
【注释】形容说话、办事都是老一套、老做法。
【例句】不先不后,共来了六位校书,带着一班大姐一娘一姨,均至席间坐定,各送娇一声,叫应众客,一时装水烟、拉胡琴、弹琵琶、唱京调,房一中十分热闹,又接着来了四个局,也是一个样儿,俗语叫做:寿星唱曲子—老调,在下也不细表了。(《楼中月》)
唐窑宋瓷—老古玩
【注释】古玩:古董。形容思想极为守旧。
【例句】许燕菱从鼻孔里冷笑连声,“被男人碰一指头,就该扒下那块皮;叫男人亲一口,更要刻那片脸。”“呜呼哎呀!邪兰诸夸张地惊叫起来,“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脑瓜子竟然是唐窑宋瓷—老古玩。”(刘绍棠《十步香草》)
往炉膛塞篙柴—老道道儿
【注释】道道儿:原指炉膛的门道、过道,转指方法、主意。比喻指老方法、老一套。
【例句】“…这不是烧火熬盐!”有的队员说,“你道是往炉膛塞篙柴,老道道儿?”(何岳《三军过后》)
屋檐滴水—落原坑
【注释】原指屋檐上滴下来的水,落在原来的坑里。转喻说话、办事还是老一套、老做法。
【例句】人们想到主任和勾勾鼻孔是干亲家,以前主任处理桐花和勾勾鼻孔的纠纷,他完全是踩边船的,压制桐花“捺着猫儿呷杯醋”。今天他处理这桩茶山案,还不是屋檐滴水—落原坑。(聂家仁《界岩》)
先吃皮,后吃馅—老一套
【注释】馅包在皮里,吃时只能先吃到皮,后吃到馅。比喻墨守成规。
【例句】夏芸悄悄一捅一了一下兰芬,两人溜出会场:“真烦人,他讲话,先吃皮,后吃馅,老一套,早听腻了。”象棋上的老将—死也不敢出那个框框
【注释】象棋规则,老将只能在“九宫”内上下左右移动。形容人思想保守,怎么也跳不出过时的老框框。
【例句】"唉!光指望咱们,就是决心有天大,也不行啊!”杨林信一边磕着烟灰,一边说。场院爷指着杨林信说:“你快变成象棋上的老将了,死也不敢出那个框框,光叫人家撵着你走。”(聂海《靠山堡》)
一日三顿的炸酱面—一点不新鲜
【注释】指没有一点新东西,都是老一套。
【例句】我每读一篇作品,都觉得可以得到一点东西,我觉得这一点基础,是得去一爱一惜而欣喜的,但却有人说这会使人头痛,说这是一日三顿的炸酱面,一点不新鲜。(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