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歇后语

您现在的位置: > 其他 > 歇后语 >

描写人行为针锋相对的歇后语

时间: 2014-12-27

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注释】铁砧:砸东西时垫在锤子下的器具。钢锤和铁砧都是很结实、很坚硬的工具,所以二者相碰为“硬碰硬”。比喻相互以强硬手段对抗。

【例句】他们两个争吵了半天,谁都不服谁,真是钢锤砸铁砧,硬碰硬。钢钎打石头—硬碰硬

【注释】钢钎和石头都很坚硬,碰在一起,故为“硬碰硬”。喻指紧急关头需要拿出过硬本领。

【例句】地上抛了锚总还有个依靠,要是天上出了情况,那可真是钢钎打石头,硬碰硬啊!(陈立德《翼上》)

火见火—没处躲

【注释】火:火气。躲:躲避藏身。比喻两个人都在气头上,碰在一起肯定互不相让,没法逃避。

【例句】这可真是火见火,没处躲,观音保装的满肚子闷气,正没走处。(刘’江<太行风云》)

筷子挑凉粉—滑头对滑头

【注释】筷子表面光滑,凉粉滑腻,故为,“滑头对滑头”。比喻双方互相欺诈,谁也不老实。

【例句】这两个人算是斗上了,筷子挑凉粉,滑头对滑头。斗到最后,李强到底吃了点儿亏,而王勇呢,虽得了点儿小便宜,但却误了大事,被老板撤了职。辣椒共姜—辣对辣

【注释】共:与……在一起。辣:本指辣味,转喻泼辣、厉害的手段。指彼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例句】肥八从床头摸出一包香烟,往韦朝本跟前一丢,说:“你去,这是理直气壮;你要是不去,人家就当你理输啦!”韦朝本接过香烟,听肥八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打定主意,要是会上李桂芬拿他当木鱼来敲,就和她辣椒共姜辣对辣。(广西军区政治部《雨后青山》)

老抵羊打架—硬碰硬

【注释】抵羊,即抵羊,公羊。老抵羊打架,以角相互撞击,故为“硬碰硬”。比喻互相采取强硬的态度与手段。

【例句】谁怕谁,他是个穷光蛋,咱是个蛋光穷,等狗日再来,老抵羊打架,咱就和他硬碰硬。(刘江《太行风云》)

两个瞎子对着映眼—看看谁哄谁

【注释】映眼:快速多次地眨眼,是一种示意其中有假的表情。两个瞎子对着眨眼,谁也看不见对方使假的眼神,故为“看看谁哄谁”。指互相哄骗。

【例句】她谦虚地说:“我也是怕俺媳妇思想搞不通;你们看,俺儿两个这才叫两个瞎子对着映眼,看看谁哄谁哩!”说完老太太哈哈地笑了,儿媳妇也随着笑了。(李英儒《战斗在津沱河上》)

两台大戏对着唱—看是你强是我强

【注释】戏是演给人看的,两台戏对着唱,自然是以实力争夺观众。比喻针锋相对,一比高低。

【例句】吃罢早饭,老也端着牌位,众人抱着香表、钟鼓,在西山头上,老的麦地里,祭了起来。这才跟俗话说的一样:两台大戏对着唱,看是你强是我强?(《解放区短篇小说选》)

碌请撞碾子—硬碰硬

【注释】指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

【例句】关忠义是个一条道走到头,十八匹马也拉不转的人,对子应天长的强迫命令,也是碌磷撞碾子—硬碰硬。(刘绍棠《鹤鸽天》)

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

【注释】棉桃:棉花的果实,棉绒吐露之前形状像核桃。胡桃:核桃,内壳坚硬,敲破才能吃到仁。比喻专门找强硬的对手对抗。

【例句】再有几个袁大头那样的“出头鸟”才好呢!我石玉林,就喜欢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黎汝清《叶秋红》)

庙门前的石狮子—谁怕谁

【注释】庙门前的一对石狮子,尽管形象威严,但彼此并不惧怕。指彼此都有实力,并不害怕欢方。

【例句】玲妮子这一次可不示弱地说:“哼,庙门前的石狮子,谁怕谁哩!”(侯钮鑫《大路歌》)

碾子撞磨盘—硬碰硬

【注释】指双方的态度一样强硬,互不退让。

【例句】“都怪你碾子撞磨盘,跟龙蛋子硬碰硬!”小红兜肚儿点着张三姑的脑门子哼道。”(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

牛角遇着钻子—看哪个斗过哪个

【注释】比喻两个手段厉害的对手相斗,难以预测谁胜谁负。

【例句】这局面的出现。使他们感到开心,有的捂着嘴巴“嗤嗤”笑,有的叽叽喳喳发议论:“看,这回好看啦,牛角遇着钻子罗,看哪个斗过哪个!”(鲁之洛《龚大汉和他的漂亮老婆》)

荞麦窝里扎锥子—尖对棱

【注释】锥子的尖端扎在荞麦的棱角上,比喻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例句】这些人,平常在排里就谏荞麦窝里扎锥子,尖对棱,谁也惹不起谁。(柯岗《金桥》)

青石板上摔王八—硬碰硬

【注释】形容针锋相对,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互不相让。

【例句】立志的意思是:“给他来个青石板上摔王八—硬碰硬。他要硬收,我们就硬不让,哪怕官司打到县衙门里去,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吴越《括苍山恩仇记》)

山上滚石头—硬碰硬

【注释】指用强硬的态度或办法对付同样强硬的态度或办法。

【例句】可是,不与蔡志民来个山上滚石头硬碰硬地干,哪有万全之计呢!(陈定兴《香港之滨》)

石板上钉钉子—硬碰硬

【注释】本指坚硬的东西撞击坚硬的东西,转喻说话实打实,或用强硬的态度、办法对付强硬的。也比喻双方的技艺、本领都很过硬,互不相让。

【例句】哪个敢捣蛋,我夏金棍就敲破你们的脑袋!现在有言在先,到时候,我可不管你是猪三狗四。牛七马八!我这个人讲话是石板上钉钉子—硬碰硬!(丁令武《风扫残云》)

【也作】石头上打打子—硬逗硬石锤捣蒜臼—硬对硬

【注释】蒜臼:捣蒜用的石制器具。石锤硬,蒜臼也硬,相互碰撞故为“硬对硬”。指双方都很强硬,毫不相让。

【例句】这家伙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哩!他既找上门,咱们就给他来个石锤捣蒜臼,硬对硬!

【也作】石头砸碾子—硬对硬铁柞春石臼—硬碰硬

【注释】铁柞:用铁铸成的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春:把谷物等放在石臼里捣碎或捣去皮壳,此处也指这个动作。石臼:把石头中心凿成一个深的圆坑做成的器物。用铁柞春捣石臼,是硬东西碰撞硬东西,故为“硬碰硬”。比喻强手对上了强手,也指毫不相让。也比喻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

【例句】在这次技术竞赛中,李小宁和冯志刚相遇,可真是铁柞春石臼,硬碰硬。咱们等着看彩的吧!铁锤敲在石头上—硬碰硬

【注释】本指坚硬的东西碰撞坚硬的东西,这里指用强硬的态度或办法对付强硬的。

【例句】他给萧长春看的,是石头一样的脸色,跟萧长春说的,是石头一样的话,铁锤敲在石头上,硬碰硬—他跟萧长春所谈所论的全是工作,“小石头”这三个字儿,一句不提。(浩然《艳天》)

铁打铁—逗硬

【注释】铁与铁相打,是硬物跟硬物相碰,故为“逗硬”。逗:与“斗”谐音。指拿出过硬的真本事来解决难办的问题,或跟强硬对手抗衡。

【例句】咱们做事可不能搞花架子,而要做到“铁打铁,逗硬”。这不仅仅是水平问题,也显出一个人的品格来。来了。……“有本事夺敌人的去!你不放开扯碎也不能让你受用!…‘说这号话不要脸!老子没事,不像你松包,……”互相骂着,拉扯着,真是铜盆撞了铁扫帚,谁也不让谁。(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也作】铜盆遇上铁别子铁锚碰礁石—硬对硬

【注释】铁制的船锚放人水中,碰到了坚硬的礁石,故为“硬对硬”。比喻强手对上了强手,也比喻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而不相让。

【例句】戴子炳说:“渔工的脾气我清楚。常言道,人穷不怕死,狗急会跳墙。眼下他们在气头上,人多心齐,子弹费死活不交,你吃了他吗?要是铁锚碰礁石硬对硬,碰崩了还不好办呢!我看还是暂且忍过这口气。”(唐亢双、谢金雄《闹海记》)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

【注释】刷帚:刷锅的用具。铁制的刷帚硬,铜铸的锅也硬,故为“家家挺硬”。形容各自的态度都强硬,无法沟通。

【例句】在谈判桌上,都是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可在餐桌上,气氛就全然不同了。铜盆撞了铁扫帚—谁也不让谁

【注释】铜盆、铁刷子都很硬,故为“谁也不让谁”。指双方态度都很强硬,互不相让。

【例句】沟前边张有义和康有富吵起架铜刷共锅—硬对硬

【注释】形容双方针锋相对,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互不相让。

【例句】李保安这么一说,肥八心里暗暗地想:就是巴不得你们在上面压呀!上面一压,下面一拱,这才是“铜刷共锅硬对硬”,这台戏才有的唱哪!(广西军区政治部《雨后青山》)

乌龟摔在石板上—碰上硬的了

【注释】乌龟的甲壳很硬,而石板更硬,故为“碰上硬的了”。比喻遇上了强硬对手。

【例句】他借机寻事,想来个敲山震虎、诈鸟出笼,没想到却落个乌龟摔在石板上,碰上硬的了。(《沂蒙红缨》)

乌龟撞石板—硬碰硬

【注释】指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例句】黄先生听见警笛声,又见警察从四面包抄上来,知道不好,急忙从小土匪手里抢过藤篮,手快脚快,从锡箔灰里掏出布包,从包里出手,准备乌龟撞石板,硬碰硬,拼个鱼死网破。(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

【也作】①乌龟碰石板—硬碰硬;②乌龟投石板一硬碰硬;③乌龟背石板—硬斗硬蝎子掉到磨眼里—一鳌一磨

【注释】磨由两片圆石盘组成,上扇有磨眼,用以投料。蝎子掉进磨眼里,用毒刺鳌磨,磨片转动磨碾蝎子,故为“一鳌一磨”。形容双方各尽其能,针锋相对地争斗,相互以对方的办法对付对方。

【例句】哭什么?你就是个冤种,光会哭!叫我是你呀,给他来个蝎子掉到磨眼里,一婪一磨,看谁厉害!(杨朔《春子姑》)

一尺蝎子碰上十寸的娱蛤—谁也不含糊谁

【注释】含糊:示弱。一尺:旧制等于十寸。指谁也不对谁示弱。

【例句】仇虎:哼,我跟瞎婆子是一尺蝎子碰上十寸的娱蛤,今天我们谁也不含糊谁。(曹禺《原野》)

一碗酸菜一碗醋—你不仁,我也不义

【注释】指彼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例句】周世善的眼里射出了一道凶光:“好你个单队长,我笑你爷爷坟上哭,找错了地方!咱两个一碗酸菜一碗醋,你不仁,我也不义。”(聂海《靠山堡》)

张飞卖秤锤—硬人碰硬货

【注释】张飞:三国大将,传说他刚烈粗暴。比喻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

【例句】乔掌柜说:“‘褒贬是买主’,这是人家寄卖的,我们也无法除舍耗。”海老清笑了笑说:“你这是‘张飞卖秤锤,硬人碰硬货’!”(李翠《黄河东流去》)

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注释】指两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例句】如果你独眼龙说话不知轻重,王胜昌怎么肯长人不做当矮子?我只要借机挑一挑,让他们来个乌龟碰石板,硬碰硬,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姚自豪《特殊身份的警官》)

【也作】①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②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注释】麦芒:麦穗上长的尖刺。两个有“尖”的东西相对,故为“尖对尖”。指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例句】我说过,对黄麻皮这种人,咱们惹不起躲得起,不能针尖对麦芒,尖对尖。他要筱玉楼拜师,咱们来个置之不理。他们要他去出“堂会”,怕也只能敷衍敷衍。(沈寂《金钱世界》)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