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行为强硬的歇后语
狗咬秤舵—好硬的嘴
【注释】硬:坚一硬,转指强硬。讥讽或责骂人过于争强好胜或虚张声势。
【例句】武当一进来,就指着癸根喝道:“刚才你狗咬秤舵,好硬的嘴,现在听你队长说吧!”(罗旋《南国烽烟》)
腊鸭子煮在锅里—身一子儿烂了,嘴头儿还硬
【注释】讥讽人自知不行了,还虚张声势。
【例句】(妇人)
说道:“可又来,你‘腊鸭子煮在锅里—身一子儿烂了,嘴头儿还硬’。见放着不语先生在阵里,强盗和那一一婬一一妇怎么弄耸耸到这咱晚才来家?弄的您个样儿,嘴头儿还强哩,你赌个誓,我叫春梅舀一瓯凉水,你只吃了,我就算你好胆子。”(《金一瓶梅》)
老母鸡啄土豆—全仗嘴硬
【注释】讥刺某人没有别的本事,只靠嘴巴能说刽直。
【例句】“我发现一个并不是那样坏,一个也并不是那样好…“不那样坏也还是坏,不那样好也还是好呀!”“该死的女高音!老母鸡啄土豆,全仗嘴硬!我把心掏出来给你啄行不行?”(苏辛群《追求》)
【也作】老母猪打架—光使嘴老母猪啃砖头—嘴硬
【注释】斥责某人只是说话语气强硬而已。
【例句】“十万,五万又怎么样!”白脸膛拍拍荷包,“把你这楼烧了老子也能赔得起!”三掌柜又上前一步:“你小子是老母猪啃砖头—嘴硬。你晓得不晓得警察和缉查队住在隔壁?”(胡正言《海盗》)
卤煮寒鸭—肉烂嘴不烂
【注释】指人已知失理,但说话仍很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例句】秦汉是卤煮寒鸭—肉烂嘴不烂,还在那儿逗笑话呢:“秃驴!你知道我是谁吗?告诉你,我乃玉皇大帝的小舅子,十殿阎君的老丈人。”(黄佩珠等《少西唐演义》)
肉锅里的鸭子—肉软嘴不软
【注释】肉锅里的鸭子,经过一番蒸煮,肉已经煮软,但角质的鸭嘴却很难变一软,故为“肉软嘴不软”。比喻已经失败了,嘴上仍不服输;或比喻本质虚弱,嘴上却很强硬。
【例句】他明知不是人家的对手,却不肯当众服输,仍然大声向人家挑衅,也不怕旁人讥笑他是“肉锅里的鸭子,肉软嘴不软’。沙锅里煮驴头—脑袋瓜早软一了,嘴巴骨还挺硬
【注释】比喻嘴上不服软。
【例句】梅英不了解她爹的心事,其实王保全已经在心里认输了,不过他就是这号生一性一:沙锅里煮驴头,脑袋瓜早软一了,嘴巴骨还挺硬哩。属鸡的—嘴硬
【注释】指说话故作声势、不服软。
【例句】嗬,我看你是属鸡的,嘴还挺硬。看来不上大刑你是不会招的了。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
【注释】双关,本指鸭嘴煮不烂,转指说话口气强硬。指人故作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例句】武艾英叫道:“开欠条?简直是胡闹!”郑云山笑着说:“他让我在欠条上批了句话:‘下辈子还。’人们听完,不由得都笑了起来。”郑谷雨说:“只有老牛筋能想出这号点子。他是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马烽《结婚现场会》)
蚊子衔秤叫沱—一嘴巴有劲
【注释】讥刺某人只会说大话,并无真的能耐。
【例句】这个小一精一怪,就是蚊子衔秤舵—嘴巴有劲,我不跟她斗嘴,有本事,来这个!(苏群《大别山人》)
小公鸡煮烂了—嘴巴是硬的
【注释】讥刺某人明知理亏或有短处,说话却仍很强硬。
【例句】“天一黑就不肯出门?嘿,还是个男孩子呢!”“一奶一一奶一,你还有完没有完?”我脸红了,急得叫了起来”“你呀,是小公鸡煮烂了—只有张嘴巴是硬的!”(范锡林(避邪铜钱》)
鸭子落进滚水里—就剩了一张嘴
【注释】鸭子杀后放人滚水里去一毛一,只有嘴部还保持原样。讥刺某人没有别的能耐,只嘴巴能说会道。
【例句】赵同岩笑道:“你是鸭子落进滚水里,就剩了一张嘴。”他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也觉得肖梦说的学校问题,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张凤雏《铺满苔醉的路》)
鸭子死了—嘴巴硬
【注释】鸭子死了,角质的嘴并不变一软。比喻拒不认错,而且口气强硬。
【例句】“鸭子死了嘴巴硬”,明明有错还能讲出这样的一番大道理来,不愧是为全国师生编撰教科书的大知识分子。(刘友德《羞恶之心》)
【也作]鸭子转生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牙齿咬铁钉—逞嘴硬
【注释】形容某人故意显示自己说话的态度强硬。
【例句】望贵似乎并不经心,神气地说:“金生和竹生又没碰着他,要我去‘联发行,门口烧串鞭炮赔礼吗?哼!大不了把我种着的田一抽一回去!”“你这是牙齿咬铁钉—逞嘴硬罢了!”望保总觉得堂兄过于大意。(里汗《新绿林传》)
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
【注释】指心服口不服,说话仍很强硬,不肯服输(常用于讥讽或责骂)。
【例句】她喜欢垂帘听政,当不当正不正乱擂杠子,能耐不够而又常有理的脾气……过门六七年,打过上百场,她却像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刘绍棠《柳伞》)
啄木鸟敲树干—全凭嘴巴硬
【注释】用以比喻全靠说话语气强硬。
【例句I莲妹一子是啄木鸟敲树千—全凭嘴巴硬,一喊亮出刀一槍一,她就虚火了。(田雁宁等《都市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