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与后退作文(2)
前进与后退作文六:前进与退后的哲学
前些日子结识了一个大四的师哥,他对我说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处社会更难。他一连说了几个难、难、难。听的出他对初入社会还不知所措。然而,毕竟我不曾离开校园,对此我也就没啥可说的了,但这也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
我家住在云贵高原的边缘上,那里山很多,我们的村子就是在一座大山前。那时还是春寒料峭的时节,瑟瑟秋风中仍带寒意。可是这时樱桃花却开了,红的像一一团一燃得正旺的火一般印在岩壁上,在这个万物尚未复春之时能有如此的艳色自然是格外醒目。这样的景色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再具吸引力不过的了,我们都痴痴的望着这一一团一火红。
然这时小虎的妹妹嚷起要花儿来,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那峭壁,无不伸了伸舌头。我说了声:“胆小鬼”,他们也毫不示弱地说:“你能摘吗,你能的话我把我的三角板给你”,有的说:“我把我的画笔给你”。我本来是不喜欢花的,可我经不起他们这么一刺激,极不服气地一甩手,向岩边走去。
我慢慢地脱一去棉衣与棉裤,沿着岩壁的石缝开始向上爬。岩壁确实陡得厉害,我沿着石壁的缝走着,身一子像一片膏药使劲地贴着岩壁,两手使劲地掰着岩壁。走着走着,已到了无处下脚的地方。前方的石头凹了进去,而且滑得厉害。我就这么平贴在岩壁上,想前进,不能;想后退,不行。桃花已在我的头顶,可是我却无法摘到。因为桃树的下方已经缺了一块石头,斜斜的,溜滑。我此时也是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小伙伴们早已吓得睁大了眼睛,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张口就把我吹下来似的。小妹飞快地跑去把父亲叫来了。父亲到来后也被吓了一大跳,因为此时的我已像一片树叶,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我吹下来似的。而我自己也是连眼睛都不敢横侧一下。
父亲对我看了很久,终于他对我喊到:“用石棱角把鞋刮掉”,我当然懂父亲的意思,于是我缓缓地把一只脚右移靠进一块岩缝,用石棱刮住鞋跟,然后轻轻一拉,鞋就掉了下去,接着另一只……“往前慢慢挪,沿着石缝往上挪”,父亲在下面喊到。我定了定神,慢慢地把右脚向侧上方挪了点,右手也向前一点,接着动左脚……当我快到岩顶时,我发现父亲已经在那里了,我知道他是从后面包抄过来的。于是我把一只手慢慢伸向父亲,父亲趴下,伸长了手迅速地把我一把揽了下来。我一到地上脚就软一了下来。只听父亲对我说:“没事了,你胜利了”,接着一把抱住我往家里赶……我知道我胜利了,虽然我还没有成功。
当我向这位师哥说起这个故事时,他站了起来,和我深深地握了握手。我知道他已参透了前进与后退的哲学。现在许多人都崇尚“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的,也许微微退一步可以暂缓一下心情,可是我要说的是后面真的还有路可走吗?也许你还在对自己的方向怀疑吧,也许你还在自己的航道上不知所措,甚至犹豫不决吧!那么就想一想前进与后退的哲学吧。因为我们都是在攀岩。前进与后退的哲学是:“前进一步是成功,后退一步是失败”。
前进与后退作文七:前进和后退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前进时,最为关键的一句话.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一步便“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穷途末路”时,退一步便“海阔天空”。勇往直前,是“进”的佳境,也暗藏着“退”的旋涡。拿破仑当年叱咤风云,横扫欧洲大地,可谓是达到了军事史上“进”的极致.殊不知在他不停的进中,却懈怠了一精一神、疲惫了将士,导致兵败滑铁卢无功而退。划上句号.三国时诸葛亮四面进攻,结果却只能退守汉中。所以,“进兮,退之所伏也”。
进与退是一组反意词.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对死对头!在战场上,进与退常常关系着失败和胜利.在棋赛中,进与退常常拿出全部力气来火拼.在生活中进与退则是友情的绊脚石,常常使两个朋友走向极端.
进与退又象一对亲兄弟.有一天进与退在街上遇见了.那是一个星期天.街道非常拥挤.人们都想走快一点.非常苦恼……可进与退呢,他们就是原地不动.不顾这拥挤的街道,不顾这苦恼的人群.一个小朋友问他的一妈一一妈一:"一妈一一妈一,一妈一一妈一,进与退为什么不让一让呢?"进这时说道:"你叫我怎么让?我想往前走,可这该死的退偏偏挡着我!"退这时也说话了:"我本来就是要退么.但是进太没有礼貌了.简直是蛮不讲理.我为什么要让他呢?"他们就一直僵持在那里.谁也不让谁.最后退说话了:"我走了!不和你一浪一费时间了!"人们正高兴理,可进却说了句:"假惺惺!"退为了表示真诚,果真退了一步.然后进与退就这样一退一进.一进一退地离开了街道.不久,拥挤的街道又恢复了往常的秩序,井井有条……
我想: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吧.随遇而安,是“退”的天堂,更是“进”的必要条件.驾驭了“进”与“退”的智慧,便能够进退自如,人生便充实而不虚华,一精一彩而不单调乏味。一个人如果能够进退自如.进可攻,退可守.那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定有广阔的胸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广阔胸襟的人吧!勇敢地进,果断地退!
前进与后退作文八:前进与后退
乘车从城市到农村,经过一个名叫“彬子园”的地方,为什么叫“彬子园”我也不清楚。路过此地,正看见一个农夫在插秧苗。由于太久没有看到农夫插秧苗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天地辽阔,使我产生了亲切感。
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慢慢地垂下来,然后又一步一步地将秧苗插一进水田里,接着慢慢地往后退去。
每次看到农夫在田里工作,我都会站在那里看上许久。在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往前,而插秧苗却是往后,也只有往后才能插出笔直的秧苗。我觉得插秧苗挺有趣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得到锻炼。
有些事情到底是退好还是进好?
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往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一下,才能爬出高的竿子;当你在踢足球的时候,必须退几步再踢,这样才能把球踢的更远,更准;当你参加自行车比赛时,你只有不断地前进,才能取得胜利``````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前进,就更完美了。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一望的追求中,一性一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一性一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记得从前在寺庙里拜佛的时候,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从“彬子园”离开,车子穿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间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竭诚地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此刻的我终于明白:进则是退,退则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