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话题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话题作文 >

三年级作文春节习俗

时间: 2017-02-12

篇一:春节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15年春节的到来。

篇二:春节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篇三:春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我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祝福语。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篇四:春节习俗


过年是代表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要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放鞭炮、去亲戚家拜年,在除夕这天晚上,都要到凌晨才能睡觉。

因为传说古代有一种妖怪叫崇,在除夕这天晚上就会来摸小孩的头,被摸了头的小孩就会大哭不止,大人们给小孩“压岁钱”以防小孩被祟伤害,这也是“压岁钱”的来历。

还有,大家知道年的来历吗?我今天就给不知道的同学讲一下吧!传说从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他的身长有大约三十个人那么长,体重相当于十头大象那么重。它住在山里,每年开始都要吃一个人,有一个从远方来的人不知道这里有“年兽”出没,他准备进村去。这时,“年”出现了,那个人非常害怕就把火把拿在自己面前,年竟被吓得落荒而逃,这个人把自己遇到的经过跟村民说了,村民以后就不怕年了,后来村民又发现“年”还怕响声和红色,他们就把年来的这一天叫作过年。

这些是过年的习俗和来历,你知道了吗?

篇五:春节习俗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台湾)。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