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作文
1
岁寒三友松、竹、梅是我国著名的“岁寒三友”,这名字可不是虚得而来的。在这一单元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六篇关于岁寒三友的文章和古诗。我知道了这三件事物是多么坚强。
竹子,你高标挺立,枝叶舒展,看上去简洁而又大方。你的高尚品质犹如清晨的露水,那样纯洁无暇,即使生长到高处,但也绝对不会骄傲,你的枝干好像是人们梦想的支柱,你的叶子便像那些人们渴望实现的梦想,你不像玫瑰花那样娇气,而是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竹子,我赞美你!你总能体恤民情,就像“一支一叶总关情”。
梅花,你傲然屹立在风雪之中。你的花瓣清新俏丽,在天地之间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幽香,就算雪花飘落在你的枝叶上,你也只是挥挥手臂,抖抖身躯,更加神清气爽。你的颜色也不会那样娇艳,你不会和那些鲜艳美丽的花儿们攀比,你只力求做好你自己,在寒冷的冬天从不畏缩,从不畏惧,从不怕寒冷!只因为你有一颗上进和向前挑战的心!
松柏,你挺拔而又坚强,与梅、竹不同的是你很强壮,任何急风暴雨都不能将你打到!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就算是刮风下雨打雷,你也不屈不饶屹立在原地,巍然不动。
俗话说“站如松”,你的姿态被当作人们学习的榜样,可见你有多么挺拔。你的根基经过几百年的磨练,才能扎得那样牢固。你一年四季笔直的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解放军战士。
它们的卓尔不群、浩然正气就表现在北风呼啸的严冬,许多的植物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可它们却还是一如既往得高洁、挺拔。尤其是梅,还能在大雪压枝的时候为人们芬芳吐蕊,带来阵阵清香,给人们美的享受。
松、竹、梅,我赞美你们!
2
岁寒三友那寒风刺骨的冬天里,有三种植物依然矗立在风雪之中,面对风雪它们毫不畏惧,与风雪顽强地拼搏,它们就是岁寒三友:竹、梅、松。
竹,挺直高耸,高风亮节,一生只开一次花。它没有松树的强壮,可是在银装素裹的冬天里,它依然是无畏风雪,静静的立在那,长年碧绿的颜色在冬天里更显的与从不同,但它只是默默的立在那,过着它的一年四季。梅,在万花凋零的季节,它静静的绽放了,为冬天添了一笔亮丽的风景。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的亭亭玉立,它完全是一种典型的美,它傲霜斗雪让人刮目相看。在百花争艳的春天,没有它的影子,待到冬天的时候,它静静的绽放了,释放出自己独特的幽香,淡淡的,没有昙花那样扑鼻,也没有牡丹那样醉人。它淡淡的味道浮在空中,隐隐约约的散发着迷人的味儿,即使是在寒风下,人散发着香味儿,这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松树可是“树中耐热”,它生命力顽强,四季常青,寒冷的冬天里,它与风雪对抗,在这个冬季里,它就像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护卫着自己,从不退缩。
竹、梅、松在冬天里不惧风雪,为银装素裹的冬天增加了无限的生命力,让冬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他们以友谊为重,在风雪中共同面对挑战,持之以恒,眼睛面对远方,倘若一个将要出征的军队。它们是坚强,不会因北风而投降,更不会萎靡不振,它们意气高昂,在与北风的战斗中,不退缩,已成为它们的口号。
他们的气节是高尚的,竹、梅、松,我歌颂你!
3
岁寒三友姥姥绣了一幅岁寒三友的十字绣,那松竹梅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松竹梅是隆冬岁月中的三个益友,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畏严寒,不惧风霜,饱有旺盛的生命力。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在万物萧疏的冬天里,依然郁郁葱葱,精神抖擞,那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风骨,让人们更加感受到松树的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前几天一场雪后,我和姥爷还特意跑到南山公园去看雪压青松的壮观景象,还拍下了以青松为背景的雪地照片。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竹影婆娑,姿态优雅,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竹子的真实写照。我们这边很少能看得见竹子,更不用说竹林了。我下载了很多关于竹竿林立,竹林茫茫的图片,看过似乎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冰清玉洁,凌雪怒放,梅花的高尚品格和高雅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这儿虽然看不到现场版的梅雪争春景观,可我心中却早有一副水墨丹青的腊梅花卷,美不胜收。
我非常喜欢松竹梅岁寒三友,喜欢松树的坚强不屈,刚直不阿;喜欢竹子的虚心有节,高雅纯洁;喜欢梅花的笑傲严寒,凌雪开放。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应该以松竹梅为榜样,塑造自己的品格。
4
岁寒三友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人们赞颂竹的有节、虚心、向上、长绿、坚韧、耐寒、清雅、质朴……把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还把竹松梅称为“岁寒三友”这是人们把高尚的人格赋予了竹。竹子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被自古代就被人们所传诵。竹是高标挺立,特立独行的。竹竿粗,竹叶细,竹有千节,节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竹叶绝无风吹雨打之态,表现出了它“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要不怎么能说“君当如竹”呢。
松是不屈不挠的,所谓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而生机勃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松可以“艰苦奋战”“横眉怒扫”,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动摇,这是我所敬佩的原因。
梅是清新俏丽的,它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正与梅花的氢气所融合,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我们这儿虽不是梅花开放的地方,却能沉浸在浓浓的梅香之中,令人陶醉……
竹、松、梅表达出来的不正是那种卓尔不群的气节吗?!
5
我的岁寒三友之所以竹梅松被称为岁寒三友,是因为它们坚韧。拔萃。勇敢。而不是因为它们的外表,外表的华丽并不代表心灵的美丽。
鹅毛大雪悄然而下,没过一会儿,枯黄大地上披了一件北极熊皮。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恐怕比那世人向往的天堂还要更胜一筹吧?如果不是?怎得出苏大诗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恋世之情,恐天之心。
我是一棵竹子,一棵翠绿而善通的竹子,一棵无人知晓的奇怪的竹子,冷漠而急噪的性格,让我与集体疏远,而她一棵美丽而挺拔的松,一棵从小就吸引人眼球的松,一棵无论走到哪里都光彩照人的松。更不及那株在寂静中独放的梅,那株带着无数世人喜爱之心的梅,那株诗人吟诗对象的梅,这两位世人所敬仰所惊羡,所崇拜。
又是一年的冬天。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升起的时候,又暗示着一天的开始,空气新鲜,寒风也似乎在抚摸着你,好似在说:“早啊1竹升着懒腰,打着哈欠,慢吞吞的对梅和松说:“两位美女,人生如何,你们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我为人生的第一道曙光而生,为生活的第一道邪也是最后一道邪光而死。人生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的。”松向着远方深情的说。梅急切的说:“好深奥哦!我就简单多了,幸福,快乐是我生的原因,就算为这而死,我也无怨无悔。”
我在慢慢消化着她俩的话,接着无所为的说:“我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死,敌不仁我不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着也是我人生的原则。”
他俩异口同声的说:“快乐呢。”
我却说:“没有朋友,何来快乐。”
这段话埋没在冰雪之中,随着北风飘到远方。
雁过长空,
影若流水。
雁不流迹,
影不流水。
这段孩子的话,没有人听见,孩子的心声,没有人了解。
6
岁寒三友——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请问这是描写什么的?大家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一个字——竹。
是的,竹对人类有很多好处。比如说,竹笋可以食用,竹竿可以晾晒衣物。在漆黑的夜晚,人们看不见对方时,就把竹子砍下来做火把。它为了人类,达到了粉身碎骨的境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不但对人类做出了许多贡献,而且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它、青松和梅花都具有两种品格:默默无闻、挺拔不屈的精神。
说到它挺拔不屈的精神,我就会想起老家的那片竹林。你看,它们生机勃勃,一个个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挺拔向上冲破云霄,它那种精神为古今人民所赞颂。
我们中华民族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而如今的我们正缺少的就是这种不怕吃苦,勇敢向上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学习竹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奋发向上吧!
7
岁寒三友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欢“岁寒三友”,喜欢它们的形态和品性!
筛风弄月的竹
小时候,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随处可见的就是竹子了,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摆,一根根竹子直直地向天上伸展,翠绿的枝叶高高伸展,像我儿时高不可攀的梦想,就这样被高高漂浮在空中,只能远远观望。阵阵风儿吹来,那片翠绿的色彩就在空中摇摆,阵阵竹香就这样扑鼻而来,清新无比,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竹子的节是很特别的。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探出头,在阳光和雨水的呵护下一天天长高,脱去了厚厚的笋壳,露出一节节竹节,好多好多竹节,一圈一圈,中间是空空的竹茎连接,随着嫩竹一天天成长,竹节慢慢伸长不断变大,越发好看,越发笔直起来!
每当月光透过竹子照进院子的时候,石板上总会有些星星点点的竹影在舞蹈,婆娑的舞姿,透着些鬼魅有些神秘,我就坐在院子里听着风吹竹子莎莎的声音,还有外婆讲的狼外婆的故事,竹子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剪雪裁冰的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到冬日的时候,百花凋零,惟独只有梅花依然傲雪挺立,在皑皑白雪中盛开朵朵小花,片片花瓣依次排开,像冰天雪地里调皮的小女孩,笑红了小脸,胀红了腮帮。它在风中挺立着,任凭风吹雨打,任他雪花三千尺,冰冻千里,它依旧剪雪裁冰,凌寒独放。
坚毅不拔的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看,雪地上那些笔直的松树,他们盖上了厚厚的雪花,但松树依旧笔直地屹立在风雪中,像守卫边疆的战士无畏冬季的寒冷,任他雪花席面而来,依旧在大地上岿然不动。虽然树枝被盖上了雪白的棉被依旧掩饰不了松树挺拔的飒爽英姿,雪花簌簌,冬风阵阵,坚毅不拔的松树是雪地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雪地上,小朋友们打雪仗,滚雪球,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松树就这样静静守护着他们,站在远处点头微笑!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岁寒三友”是无数文人墨客笔尖赞颂之物,也是现代人喜爱的植物,每到寒冬腊月百花凋零的时候,它们却依旧蔚然长青,给世间带来生机!我爱松竹,也爱梅花,他们不畏严寒的品性鼓舞着我在困境中要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