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话题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话题作文 >

红梅公园梅花节作文

时间: 2017-02-12

篇一:红梅公园梅花节


红梅公园位于天宁寺北侧,原为天宁寺林园旧址,后来逐步扩建而成。园内有红梅春晓、曲池风荷、孤山松雪等八景。东南部的红梅阁,始建于唐朝,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文笔 塔建于南朝齐梁年间,是常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塔顶有一只重达1500千克的铜葫芦。

从天宁寺出来,沿红梅路步行往北几分钟就到了常州最大的公园——红梅公园。因园的著名古建筑红梅阁而得名的红梅公园分为三区八景,“三区”即文物古迹区(在公园南部的红梅阁和文笔塔)、娱乐活动区(在公园的西北部,有运动尝春晖茶室、青少年活动场所、游艇、听松楼和舞厅)和科普教育区(在公园的东部,有动物园、盆景园、月季园和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八景”:是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

文笔塔位于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塔高48.38米,砖木结构,7级8面,中有旋梯,登塔远眺,令人赏心悦目。塔区内另有文笔楼、塔影山房、笔架山等建筑景物

红梅阁始建于唐代昭宋年间,距今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的红梅阁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阁高1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祀玉室,斗老,文昌;下层为祀师堂,祀道教的祖师爷张天师等。整个建筑古朴厚重,气势雄伟,为一般楼阁所少见。每到冬末春初之时,红梅怒放,人们或游园赏梅,或登楼眺望雪景,自有乐趣。红梅阁的对面有一千古珍奇遗迹冰梅石。清代常州著名诗人赵翼曾如此称赞红梅阁的美景“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红梅阁楼上还辟有“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和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张太雷,早年经常到红梅阁攻读嬉戏。

红梅阁位于红梅公园南部,原称飞霞楼,相传元代龚子彬遇仙移植云南红梅于此而更名红梅阁。整个建筑古朴厚重,气势雄伟,四周广植红梅,冬末春初,梅蕾独放,万象更新。"红梅春晓"为红梅公园八景之一。

红梅阁位始建于唐代,原为荐福寺的一部分,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曾作为贡士试院,后成为道院。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建。阁高17米,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飞檐双重,筑于2米高的土台上,造型壮丽,斗拱翘角,别具风格。阁的上层祀玉皇、斗老,文昌;下层为祖师堂,祀道教的祖师爷张天师等。至今,阁内外还保存有紫阳真人刻像、著经处等石刻。红梅阁的对面有一千古珍奇冰梅石柱。清代常州籍著名诗人赵翼曾称赞红梅阁 "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红梅阁的楼上还辟有"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陈列着"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及恽代英的生平事迹。

红梅公园2007年12月喜获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由此,继天目湖风景区、茅山风景区、中华恐龙园、天宁寺、南山竹海之后,常州又新增了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篇二:红梅公园梅花节


2月27日,红梅公园第四届梅花节拉开了帷幕。

我和爸爸妈妈从红梅公园门口一直向前走,走过小木桥,眼睛突然一亮:一大片一大片的梅花林美极了,梅花五颜六色的,有白的,粉红的,半白半粉的,大红的。花瓣一阵一阵的往下落,落得游人满身都是……

摄影师一番解说之后,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采访游人和“梅花童子”,我们先采访了一位阿姨,我问:“阿姨,你觉得梅花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阿姨说:“梅花太少了,要是再多一点梅花就好了,我最喜欢梅花了。”“那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梅花啊?”“我喜欢黄色的,因为黄色梅花很香,不过,我妹妹喜欢粉色的,粉色的很艳丽。”“那你有什么问题吗?”“我不知道梅花与腊梅有什么区别?”“我知道,因为腊梅是寒冬腊月里开的,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而梅花有一种柔美,香气让人陶醉。”“哦,原来是这样啊1我迫不及待地问:“那你对梅花展有什么建议啊1“我觉得应该再弄一些关于梅花的谜语,这样会有趣一些,我明年一定来看。”一次采访结束了,我们收获不小呢!

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之间活动结束了,我真希望时间可以永远停留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我们全体博爱小学小记者们一起用相机记下了这段美好回忆。

篇三:红梅公园梅花节


今天上午我和奶奶一起去红梅公园参加“常州市第四届梅花节”的开幕式,地点是在红梅阁,这届梅花节通过开展“赏梅、问梅、画梅、植梅、咏梅”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梅花的形态、品质,挖掘深厚的“红梅”文化内涵,以花为媒,使梅文化、梅花精神贴近生活,突出花事活动的文化特色。 现场有丰富精彩的文艺表演,还有许多爷爷们在现场画梅花,写有关梅花的书法。更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在给梅花拍写真。

篇四:红梅公园梅花节


今天中午,我来到红梅公园的红梅阁观赏梅花,一进红梅阁就闻见了扑鼻而来的香气,我还看见了三种颜色的梅花,有红的、白的和黄的,红的像火,白的像云,黄的像天边的朝霞。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听说:梅花是无锡市市花,被称为‘花中君子’,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花喜欢生长在温暖而稍湿润的地方,一般在冬末初春开花。早春探梅是无锡乃至苏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无锡梅园、苏州光福等地都是著名的赏梅胜地。今天,红梅公园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梅花节,看到这些梅花,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古诗《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象征着人的纯高的品格,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左右了,我要回家了,可是还是舍不得梅花的香气,可是没有办法,我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红梅阁,回了家。

希望明年的梅花开的更鲜艳!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