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套的作文
篇一:一双手套
妈妈,你总是在炎热的夏天,做绿豆沙为我解除干渴;妈妈,你总是在凉爽的秋天,叮嘱我穿多些衣服;妈妈,你总是在寒冷的冬天,为我盖上被子。
“沙,沙,沙。”刺骨的寒风将枯黄的树叶吹去吹落,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大街上。我看着手中的东西—一双肮脏的手套,不由得皱起眉,忐忑不安的想到:怎么办……妈妈昨天才洗干净的手套,又弄脏了……妈妈看到了肯定会骂我的……算了……那我也活该……
我鼓起勇气,蹑手蹑脚的走进家门,心中充满了罪恶感,我仿佛干了一件十恶不赦的事。
“妈妈,我……我……”看到妈妈,就想到了妈妈在为我把手套弄脏的事而责怪我,这令我胆颤不已。心里想说的话全忘光了。
“怎么……啦?”妈妈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支支吾吾的说着。
“我又把手套弄脏了。”
“什么?你看你,昨天才洗干净。今天又弄脏了,你做什么去啦?”
“好啦,顶多,我来洗手套啦。”我头也不回,抓起手套,就往厕所跑去。我很快就装好一盆清水,手轻轻的碰了一下水,冷死人了。“我来洗,你给我去写作业。快去写作业啊1妈妈一把手就把我紧握在手里的手套,抢走了,把我推出厕所。
一想到不用碰那冷死人的水,我不禁笑出声“嘻嘻”。我欣喜若狂的跑去写作业了。
“刷,刷,刷。”厕所传出的声音打破我的思维,我不禁想到:这么冷的水,妈妈的手……想到这扔下手中的笔,跑去厕所。妈妈的手已经变得通红通红的,寒风吹过,双手不由得紧握在一起。“妈妈,你干嘛帮我洗手套,我自己都会洗,你也真是的。”妈妈用她那双充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轻轻说道:“快,去写作业。听到没有?”
母爱,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一轮红日,时时温暖人心;母爱是一阵清风,时时清凉人心;母爱是一口甘甜的水,时时滋润人心。
篇二:暖心,手套
从前,我认为:老师就是老师,只是一本向我们传授知识的“活书”而已,但周老师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
周老师是我们六年一班的班主任,在班级内身兼多职:调解员,大顾问,伪侦探,评论家……虽然身上的“包袱”累累,但他还是把班级中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记在心中。
我们班是负责“交通主干道”的东侧楼梯,我也有幸是清扫“贵地”的一员。虽然为同学服务很高兴,但毕竟冬天,将不加任何“防腐剂”的双手放进凉水中,也不免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受。
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周老师却看在心中,在几次督促没有用之后,他竟然决定自己行动!第二天,我们每位清扫楼梯的同学都收到了老师这份“礼轻情意重”的胶皮手套。清扫楼梯的同学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周老师却笑嘻嘻地说:“快带上吧,这下不会冷了!下次你们得请我噢1
只要从一楼走到五楼,你就会看见,一位位手戴黄手套的值日生正冲你微笑,而手套上满载的,都是周老师满满的爱。香港的大黄鸭只流行一时,而温暖的“大黄手套”却永远烙印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
其实,大黄手套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周老师在生活中为我们付出的还有很多很多。如果说曼德拉是维护南非和平乃至世界和平之父,那么周老师就是关爱学生的慈父!这个冬天虽然很冷,但有了周老师的关心,我们的心里却都热乎乎的,因为它全都被周老师缜密厚实的爱给浓浓的包裹住了。
篇三:一副手套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就已经14岁了。在这14年中,发生的故事就像海边的贝壳,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完。在这14年中,让我最难忘的事,是在五年级的时候。
一个寒冬的上午,我一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我的朋友张耀文看见了,连忙走过来帮我止血,止完血后,还特意嘱咐我:“这伤口千万不能冻了,要不,就不容易好了。”
长跑时间到了,同学们都戴上手套,来到操场上排队。我早上忘记了戴手套,张耀文看见我没戴手套,走过来,问:“袁家灏,你没戴手套吗?”我点点头。他看见了我那冻得通红的手,便一边摘下他的手套,一边对我说:“来,戴我的吧。”我连忙把手插进兜里,推辞说:“不用,不用!我的手被风吹惯了,再说跑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了。”“那你受伤的伤口怎么办啊?”他不由我说,就把我的手挽过去,硬是把手套戴在我的手上。我当时很激动,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说了声:“多谢1因为一声多谢可以顶上好几个谢谢。
我们排着队,跑出了校门。风呼呼的吹着,刮到脸上像刀割一样。操场上的几株枯草有狂风中无力的挣扎着。我的手暖烘烘的,看着这副手套,我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激,我回头看看张耀文,他的手冻得通红,两只手攥得紧紧的。他发现我正在看他,便冲我笑了笑,好像在说:“我没事儿,我不冷。”
回到班里,我的手一点也不冷,而张耀文的手却冻得通红,像一块冰那样凉。我把手套还给他,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1他微笑着说:“不用谢。”看着他那双通红的手,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篇四:找手套
校园花池雪还没有化。下午一上学,便看见张博雅和刘艺宇用雪攻打郭育廷,我走去让他们加我一个,我们三人就一起攻打郭育廷。吓得郭育廷连连求饶,可是我们几个女生谁也不放过他,打的郭育廷无处可逃,抱着头喊“姑奶奶”。这时张博雅要上厕所,我们继续玩,等她回来,她问我们看见她的手套没?我们几个都摇头,这下她可是急了,手套剩下一只了怎么戴呀?也不能玩了。我们一起安慰她别着急,然后我们在我们玩的地方找她的手套,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沮丧地回到教室。
放学门口的黑板上放着一只手套,我一看,这不就是张博雅的手套吗?我连忙告诉她,张博雅一看就是自己的,然后就走过去拿,这时被值周的同学拦住了问:“这是你的手套吗?”
张博雅说:“是的”。
“你有什么证明是你的?”
说着张博雅从书包里拿出另一只手套,值周生一看什么也没说就给了她。一路上张博雅一直说谢谢我,我说要谢就谢那位捡到手套的同学吧,要是不送,咱们还是找不到。张博雅笑了,我也笑了。
篇五:温暖的羊毛手套
回到家,只有弟弟在做作业。弟弟本不在我家的,由于他父母经常吵架,很少管他,他很孤独,所以到我家来了。
我悄悄地走到他后面,看见他在写日记,日记的第一行是:还有多久到春天,我好冷!我没有出声,轻轻地拍了他一下肩膀,他一惊,笔掉到了地上,回头看见是我,也就舒了一口气。
我看见他被冻红的小手,心不知被什么触了一下,说:“弟,别写了,哥带你出去玩。”弟弟捡起笔放在纸上,天真地望着我说:“外面冷,我怕冷。”我强笑着说:“不怕,哥有温暖的羊毛手套。”我脱下手套给他戴上,他一手挡住说:“你也冷,你戴。”我坚持给他戴上,可他不肯,最后,我们一人戴着一个羊毛手套出了门。
我们冒着雨走在湿滑的人行道上,边走边说,有开心话,也有心里话。
又是一天过去了,天还是那么冷。我戴着温暖的羊毛手套回到家时,妈在做饭,爸在看电视,弟在房间里看书。开饭了,弟走过去帮妈端菜,盘子里的佳肴热气腾腾,我的思绪也徐徐高升,有点惭愧,有点心酸。吃饭时,我问弟:“你真乖,你为什么喜欢帮着端菜?”弟咽下饭菜对我说:“我怕冷,端着菜就暖和了。”啊,原来是这样!我的心猛的一紧。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和弟准备上学,却惊讶地发现弟还没我穿得厚。因为来时是夏天,没准备多少衣服,而以前我们都没注意到这些。这么冷的天,我要戴上羊毛手套才能暖和,何况弟身体还没我好,可现在……我忙拿出几件小点的毛衣给他穿上,再把羊毛手套递给他说:“这是哥送你的,快戴上,走,要迟到了。”他戴上一只,把另一只递给了我,我顺从地戴上,牵着他下了楼。
不知什么时候又下起了细雨,我们又一次冒着雨,一人戴着一只羊毛手套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牵着他的手,一点也不感到冷。下午放学回家,和往常一样,弟在认真地做作业。我又悄悄地走到他身后,他戴着羊毛手套的手按着本子,写下了日记的结尾:我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篇六:一双温暖的手套
在妈妈的呵护与关爱下,我每天都过着温暖而幸福的日子。饿了,就向妈妈要吃的;冷了,就让妈妈给自己添点儿衣服;受伤了,就像妈妈索取关爱;需要帮助是,就向妈妈伸出我的小手,渴望她的一把扶持……
星期三的晚上,我刚刚不完英语,背着沉重的书包走了出来,推着我的车子走向了妈妈。妈妈见我过来了,连忙把戴在自己手上的手套摘下来,又说:“来,快戴上,今天晚上可真冷,幸好我早有准备。”说着就把手套给我戴上了。“妈,那……那你怎么办啊?”“我啊,我没事,体质好着呢。”就这样我和妈妈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途中,当我看到妈妈那双被冻得通红的手,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终于,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要不我把手套给你戴上吧。”“哎呀,不用了,你戴着暖和暖和吧,别管我了,我是大人1“可是,你看你的的手多红啊,肯定冻死了。”“我体内呀,热着呢。”我还是拗不过妈妈,戴着这双温暖的手套走了一路。
在妈妈那,我得到了温暖,得到了关怀,得到了扶持。妈妈对我的爱,不仅仅是一双手套,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