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话题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话题作文 >

关于杜甫很忙的作文

时间: 2017-02-12

篇一:有一年,杜甫很忙


月光衬着夜光,李白靠着杜甫,他放下手里的酒杯,说:“杜,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呢?好久没和你一起这么痛饮了。”

杜甫也放下手里的杯子,摇了摇头,说:“我最近,唉,去了海南买了房,去了索马里当海盗,我切了西瓜,扛了机枪,齐了大马,开了摩托,总之,我最近很忙很忙。”

“唉,杜,你说,为什么人们会让你这么忙呢?”

“我觉得吧,定是我俩的诗作太少了,他们没得背了闲的慌了。”

“也是啊,不早了,杜,回坟里早点睡去吧,过几天清明节见吧。”

“嗯,可我坟被挖了,今晚还是住你那吧。”

杜甫很忙,其实是源于一个公关团队的策划,始于一个网友不经意间发的一张图片,被公关团队放大后,杜甫就从老坟里爬了起来,在高中课本上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

是的,我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也笑了,笑的很狂,因为当年我也是这些涂鸦人员中的一员,只是技术不到家,杜甫只能长长胡子戴戴墨镜啥的,如果我在几年前就能得知1300年前的会再红一遍的话,我打死都会把当时的课本上的李白辛弃疾等等都画一遍,自己不会画就找别人代笔,这样,今天的我就能有一堆照片在网上跟着杜甫一起红一把了。

杜甫是中国文化少有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于是就有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就认为这样是对文化的一种轻挑,一种不尊重,杜甫就像一个小姑娘,被一群大叔围了起来各种围观。我不反对他们的想法,这样的确不尊重,别说是杜甫了,把你放到一群大叔当中被围观你也会受不了的,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我会给杜甫多烧点纸钱,以作为曾经的围观的一员对杜甫所造成的伤害的弥补。

不过,这也是一种机会,是杜甫的机会。想想,杜甫在什么时候会走入我们的人生,对,就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他会什么时候走出我们的人生,大概就是大家工作后,那时候,人们还会知道杜甫,知道他是个诗人,但是他有什么诗?忘记了。而且真的,有人会背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现在杜甫忙了起来了,他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这时人们会发现自己已经几乎认不得他了,为了认回他,人们会动用各种强大的搜索器,比如百度谷歌人肉,找出杜甫的所有的诗文。而且这次会比以前认知的更加全面,以前只是背了他的诗文,现在,人们可以了解到杜甫何年何月去了何地为何写了何诗,以及他的各种各样的感情债,人们都是喜欢八卦的,因为他们每天就只会刷刷微博,回回帖子,当有了一个爆发口,他们就会无休无止,要知道,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沉默的力量是强大的。接着,各种李白李商隐辛弃疾都会随着杜甫的走红而乱入,再接着,全国就都会因为杜甫的走红而掀起一股国学高潮,全国的文化创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峰,后人会将这段历史称为“杜甫之变”。

当然,这只是一种剑走偏锋偏得很偏的想法,不过这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说起来,我最讨厌上语文课了,因为老师在讲杜甫的诗的时候会说:“同学们,这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啊?”我只想说,老师,他都死了1300年了,他当时想的什么要等到清明节我去烧点纸钱问问才知道。

不过,对于以娱乐大众的目的来娱乐中国文化的代表的人要强烈的谴责,这样你会让大家很惆怅,这样你会影响杜甫在祖国下一代甚至是国外下一代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恶搞会占满谷歌百度的搜索页面,当他们搜索杜甫的时候,就会看到杜甫手持机关枪的画面,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会把杜甫当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而不是诗人。

一个巴掌除了拍墙和找人拍之外,拍空气是永远都不会响的。让杜甫能够忙起来的原因除了公共团队之外,还有那一群在电脑面前,手握鼠标,能刷一天微博的,一点都不忙的网友。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策划,因为它成功的找到了和人们的共鸣点,这个共鸣点叫做“时光”。被涂鸦得面目全非的杜甫无意间触动了网友们那块怀旧的心,这颗怀旧的心跳啊跳啊跳,把血液泵到别的怀旧的心里,于是一群怀旧的心都在一起的跳啊跳啊跳,那些杜甫的诗文课堂上的捣蛋老师的严厉同桌的作业都会在血液里随意的翻滚,滚到这颗心那颗心,于是,杜甫便活了过来,他不再代表着1300年前困苦的底层老百姓,而是代表着1300年后那些孤单寂寞有点小怀旧的网友。

不过,涂鸦课本是很不道德的,只有干净的课本才可以捐出去给山里的孩子使用,你不能寄一本杜甫扛着机枪,李白骑着摩托的课本给孩子,这会残害祖国的下一代。

清明节到了,我们应该感谢一下1300年前的这位伟人,他给我们留下了几十本语文课本也写不满的诗文,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可以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名字,不过这些我都不感谢,我要感谢的是,老祖宗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3天的假期。

篇二:2012,杜甫很忙?


一千多年前,一位胸怀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大诗人杜甫活跃在大唐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然而前不久,沉寂了一千多年的这位被称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在微博上“复活”了,估计连杜甫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复活”的杜甫不再是诗圣,他很忙,忙着扮演各种角色:他时而骑着摩托兜风,是不是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不好说,时而手持步枪扮演起保家卫国的角色,时而穿起球衣成为球员,时而成为火影忍者,时而成为加勒比海盗,骑着扫把的哈利波特……各种形象如星火燎原之势传播开来,可谓是应有尽有,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中国网民的“智慧”。尽管有资料表明这可能是一场人为策划的活动,《中国青年报》依然把它称为“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的确,这场网络狂欢是快闪式的。在经历了一阵喧哗浮夸之后,杜甫再次沉睡,不再忙了,重新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恢弘贯天的大唐。

这种大肆涂鸦恶搞以及转发的现象背后,同样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杜甫不是被我们以他的诗,他的诗魂来关注他,而是以恶搞来关注他?然而,同样是杜甫,在被“复活”之前为什么就没有被这样的广泛关注呢?又是为什么,使人们的视线在同一时间如此集聚地投向同一处,接着又齐刷刷地散去呢?杜甫真的很忙吗?他在忙什么?

被“复活”后的杜甫,不再是一个诗人,而可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化身,他可能是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骑摩托车、打球、机枪男、送水的,做流行小说、漫画的cosplay……他已经不是那个“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关心国家命运,黎民疾苦的杜甫。时髦的杜甫成为这次“网络狂欢”的主角,而那个真正的杜甫依然在沉睡,被人遗忘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面对着“忙碌的杜甫”,社会各界有一大部分人忽然慌乱了起来,他们开始担心由此引发的人们对“诗圣”杜甫,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进而延伸到对当代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和反思。诚然,这种担忧是正当的,在“杜甫很忙”事件过后,“语文课本都卖脱销了1网络上这样一句感慨似乎也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和忧虑。也许它只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但当人们购买语文课本只是为了对上面的插图进行涂鸦恶搞而非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时,便正如我们在小时候都学过的那个故事中买椟还珠的人一般,引人担忧和深思也是在所难免了。我们在忙着跟风之余,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

杜甫从来没有复活,只不过想象力极强的国民或者是策划者们凭空捏造出的一个长着杜甫外貌的新生儿。然而,这个新生儿是注定短命的,因为他只是一个空壳,里面充斥着当今国人浮躁而虚伪的文化心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价值在于他流传千年的诗、思想与精神,所以这样浮华的东西注定不会因为对象是他而产生一点点的变化。当经典被遗忘,当传统文化成为浮华恶搞的背景,民族精神也将渐渐开始流失。

当国人一哄而散之后,浮华而空虚的新生儿也寿终正寝。但是不是像李白、苏轼、李清照、陆游……等一批又一批文人将步其后尘,成为国人一个又一个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对象呢?这个不好说。

心不静则难成器,当下的文化心态如此浮躁,原因是各方面的,但结果就是“快餐文化”充斥于社会。那些在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小说、文章,营养少得可怜。物欲横流的今天,静心者已难寻。笔者在此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静下心来用理性来看待问题,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盲目跟风。

网络上有网友说:“杜甫的网络爆红,居然让更多人意识到,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这是不是能看作涂鸦杜甫带来的一点意外之喜呢?”或许这是一点意外收获吧!但诗圣遭涂鸦恶搞,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1300年后成为他的后人们压力下的娱乐、调侃目标,他迎风略抬头,面带沧桑,却被自己的后人画成怀抱美女。诗圣一生命运坎坷,以其骨气为韵,以其血汗成诗。我们是不是应该永远铭记,缅怀并把诗圣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的情怀发扬光大?

2012,杜甫很忙,还是我们太空虚?

篇三: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荆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