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回忆作文
1
餐桌上的记忆我喜欢吃,但是最喜欢吃别人做的。自己很懒,从来都懒得动手。记得小时候看着姥姥站在炉火旁,在烟雾弥漫的灯光下,就像从蓬莱飞来的老仙人一般。
姥姥做的菜十分的好吃。炒土豆丝,宫保鸡丁,炒鸡蛋,糖醋排骨……等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我都喜欢。姥姥的手艺我也是从小吃到大,一直都吃不腻。
只是,一心盼望着的,便是回家能闻到一种四溢的香气——红烧肉的味道。
自己,真的很喜欢姥姥做的红烧肉。
很小的时候,红烧肉仿佛只存在于过年时节的餐桌上。一小盘红艳艳的肉块里夹杂着烧透的土豆,全家人的视线好像都被钉在那上面似的。那个时候,几乎一年吃一次的红烧肉就变成了我的一种企盼,过年出了可以拿到压岁钱和新衣服外,还可以吃到好吃的红烧肉,于是那种对红烧肉的企盼又转变成了我对过年的期待。以至于很多叔叔阿姨问我长大想干什么的时候,我会说:“我想过年呐.”每当这个时候,那些叔叔阿姨们都会笑起来,记忆中的他们笑得格外灿烂。
渐渐地,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这种对红烧肉的兴奋感变得越来越低了。一年吃一次的佳肴变得常见,在平常天频繁地出现在餐桌上,也从最初的“干干净净”变为“还有剩余。”
那一次,我站在厨房里看着姥姥做红烧肉,看着肉块在那棕红色的液体中轻轻抖动,伴随着烟雾被不断地吸进抽油烟机,心里都没有了当年的欣喜。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那些在过去十分珍惜的物品现在也不太在意了。不过,这样也好,有了新的追求,才会“越过越快乐”嘛!
2
饭桌上的回忆我很喜欢吃东西,但是我很不喜欢动手做。小时候我很喜欢姥姥做的红烧肉,可惜到了现在,红烧肉变成了我们饭桌上的回忆,我们几乎都不吃了。
姥姥做的菜十分的好吃。炒土豆丝,宫保鸡丁,炒鸡蛋,糖醋排骨……等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我都喜欢。姥姥的手艺我也是从小吃到大,一直都吃不腻。
以前,一心盼望着的,便是回家能闻到一种四溢的香气——红烧肉的味道。姥姥做的红烧肉真的很美味。
很小的时候,红烧肉仿佛只存在于过年时节的餐桌上。一小盘红艳艳的肉块里夹杂着烧透的土豆,全家人的视线好像都被钉在那上面似的。那个时候,几乎一年吃一次的红烧肉就变成了我的一种企盼,过年出了可以拿到压岁钱和新衣服外,还可以吃到好吃的红烧肉,于是那种对红烧肉的企盼又转变成了我对过年的期待。以至于很多叔叔阿姨问我长大想干什么的时候,我会说:“我想过年呐。”每当这个时候,那些叔叔阿姨们都会笑起来,记忆中的他们笑得格外灿烂。
渐渐地,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这种对红烧肉的兴奋感变得越来越低了。一年吃一次的佳肴变得常见,在平常天频繁地出现在餐桌上,也从最初的“干干净净”变为“还有剩余。”
现在,姥姥基本上不做红烧肉了,为了迎合我们的口味,她变着法子做各种新鲜的菜。我想我会怀念当时吃红烧肉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全家人共同的在饭桌上的回忆。
3
饭桌上的谈话晚上六点钟了,婆婆喊我们吃饭,我一看,婆婆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丰盛晚餐:有我和妈妈喜欢吃的糖醋排骨、有爸爸爱吃的红烧肉,阿姨和婆婆爱吃的水煮鳝片,有公公喜欢下酒的油炸花生米……婆婆真是太辛苦了。
吃饭时,我不小心把许多饭掉到了桌子上,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对我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把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给浪费了1
这时,公公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他们62年过的苦日子,他对我说:“62年,我们国家由于遭受了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欠收,再加上苏联逼债,国家相当困难,吃的穿的都很紧张。购买商品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居民粮食每月24斤,食油每月每人2两,肉每月2两,布每人两尺……那时是穷富平等地,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农村由于部分干部浮夸,很多农民没有东西吃。那时,农民中流传着“一吹三重浪,碗底见脸形”的民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稀饭里尽是水,只有几粒米。很多农民由于没有吃的,得了浮肿玻那样的日子叫人过得真寒心哪1
听了公公的话,我想:“我们现在生活真幸福呀!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也能买得称心如意的衣服。”
4
饭桌上的故事饭桌是我们的娱乐天地,但也是学习天地呢。在《饭桌上的大学》这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每一刻都可以学习。我也亲自体验了一回——在饭桌上学习,收获很大。
一天中午,爸爸带我到饭店去吃饭。服务员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大米饭。爸爸问我这是什么饭。“大米饭呗。”我不以为然地说,心想:这还要问。谁知爸爸却说:“这大米饭可不简单,它哺育了我们华夏子孙上下五千年啊1接着,爸爸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袁隆平增产水稻产量为世界人民温饱作贡献的故事:
袁隆平立志要增加水稻产量,便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起来。终于,他成功了!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袁隆平因此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爸爸讲完这个故事后,看到我苦思冥想的样子,就问我:“你在想什么呢?”我回答说:“我在想:袁隆平时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是多么令人敬佩啊!是他的努力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丰收。我一定要学习袁隆平不懈努力的精神,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1爸爸笑眯眯地翘起了大拇指。
我捧着大米饭,津津有味地吃了几口,来之不易的大米饭凝聚了那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饭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次午饭,我不仅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还知道了袁隆平不懈努力的故事,真是颇有收获啊!
5
餐桌上的亲情我们家人不多,但很少能在一块儿说话。因为爸妈要忙着上班,我忙着上学,奶奶忙着做家务,爷爷忙着炒股。只有在吃饭时,大家围着餐桌,才有时间聊天。
而我却不喜欢这难得的机会,而且还特别害怕它,因为吃饭时,总有一段争吵让我纠结,做不出选择。
每次吃饭,奶奶都会做许多美味的菜,让我多吃。记得有一次,奶奶做了排骨,吃饭时给我夹了几块,还说着:“多吃点儿,都是精肉呢1我当然要多吃,不能少了奶奶的兴致。这时,一双筷子伸到我碗里,一下子就夹走了几块肉,紧忙说:“您别给她夹那么多,一直吃吃吃,贪吃的鸟儿飞不起。”接着,妈妈的声音突然传来,见到嘴的肉就这样“飞”了,我很生气,嘀咕到:“我又不是很胖。”“你现在这样很好,要是再长胖,想减也减不了。说着,妈妈把一块肉塞进嘴里。
我无言以对,小时候去超市,想吃糖、巧克力什么的,妈妈总是无情地丢下一句:“你想长得和你爸一样胖吗?”“你想变成个大胖子吗?”来打消我想吃它们的念头。就连薯片这这么普通的零食,都要让我快忘了它是什么味儿时,才给我买一点儿,今年暑假,长得比较快,不仅个子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妈妈竟然从让我少吃零食变成了少吃饭。我真的想绝食三天来减肥,可那是行不通的。
吃完了一碗饭,奶奶就赶紧问:“再吃一碗吧?”“您就别再让她吃了,吃饱就够了,别撑着。”妈妈就抢着回答。我纠结了:如果听奶奶的,妈妈一定不乐意;如果听妈妈的话,奶奶一定会伤心。我只好说:“我吃饱了,不吃了。”便放下筷子,离开餐桌。
我知道,让我多吃和让我少吃都是为我的健康着想。所以,我决定每天少吃一点,就算饿也不会难受,因为,只要瘦一点儿,我就不用在餐桌上纠结,既能让妈妈放心,又能让奶奶开心,我也能想吃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