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元宵作文
1
做元宵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同中秋节一样是家人团聚的时候。平时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可以趁着这机会回家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这次,我和姐姐、殷俪然就做了一次元宵。
我们先将米粉和水和均匀了,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胖的面团便诞生了,然后,我在面团上扯下一点面屯,然后在手中搓圆。“哎呀,面团裂开了。”我焦急地对妈妈说。“加点水就好了。”我照办了,又继续我的工作。
我决定做只青蛙元宵。我把面团摁在桌面上,用力一拍,面团马上就变成了面饼,我在面饼中央放了一些豆沙,包起来后就把它捏成了一只小青蛙。“哈哈,我的作品问世喽1我不禁有些飘飘然,高兴得大叫。我又瞧了瞧姐姐的作品,姐姐做的是一只海星,而殷俪然仍是一个面饼。
煮熟后,我们都大吃一惊:青蛙的右眼没了,海星也烂了,大饼也裂开了,我们三的作品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如此,但我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元宵!
2
做元宵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就是元宵节了。
今年五年在家里过元宵节。走上阳台,只见小区里挂满了彩色的灯笼,行人们也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小区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不时发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可是今天我却不打算加入他们的游戏行列中,因为我准备趁着妈妈出门这会儿,包一回元宵,给她个惊喜。
首先,我拿出妈妈惯用的盆在里面放了半盆水,倒进面粉,学者妈妈的样子揉了起来。边揉边想:看了那么多回妈妈、奶奶做元宵,这点儿小事怎么难得倒我!可是——啊呀!水倒太多了,这一盆面粉都捣成浆糊,根本揉不起来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只沾一点儿水,一边揉一边再一点儿一点儿地加水,终于慢慢地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然后我学着妈妈的做法再揪出一个个小面团。接着就可以真正开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托着小面团,另一手以大拇指为圆心,从它的正上方轻轻往下按,再慢慢从中间向四周碾开,好不容易捏出了一个小圆盏,可以往里放馅料了。我挑了我最爱的豆沙馅儿,舀了一大勺,心想,这回可以一口一个过瘾了。可是没想到馅儿太多,我捏出的“面盏”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爱,把馅儿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这才刚好包拢。眼看第一个元宵成功在望,我别提多高兴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圆更光一点儿。没想到,一个得意忘形就晚节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馅料都挤了出来,本该雪白粉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条暗红色的伤痕,我只好赶紧给它再沾点儿面粉补一补。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元宵挂满了“补侗诞生了,新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我越干越起劲,第五个、第六个,我越来越顺溜……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一看见我的脸,还没来得及夸我就笑开了怀。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抬头一看镜子,“蔼—”我一下子冲进了洗手间。原来,我脸上也沾满了面粉。等搓掉这些面粉,我的脸也羞成了一个红苹果了。
虽然闹出了个小笑话,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别提多高兴了。因此,我更喜欢元宵节了。
3
元宵节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4
元宵节学做汤圆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天,我们在外婆家过元宵节。下午,外婆准备做汤圆,我高兴地提出帮忙,外婆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外婆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外婆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外婆还表扬我了。然后,外婆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了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玩了一会儿,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外婆劝告,我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们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晚上,煮汤圆咯,“巨无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肉,真苦了爱吃肉的我,以后,还是要好好听大人话的,不管怎样,这个元宵节我还是过得很快乐的。
5
做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这是一首关于汤圆的歌,今天我就要动手做汤圆了。
做汤圆要分四步:第一步是磨好汤圆馅,第二步是和面团第三步是包汤圆,第四步是把包好的汤圆煮熟,这样热乎乎的汤圆就做成了。
首先,我们把芝麻洗净、晾干,然后,我和妈妈把研磨机拿出来了,其次,把芝麻放进研磨机里磨,等到磨成粉末时再取出来;第二步就是要和好面团,先准备一碗温水和一大盆糯米粉,和的时候一定要水和糯米粉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水多了一定要加点粉,如果粉干了,就要多加点水,还要多揉几下,直到有弹性为止,要开始做下一步了,把磨好的芝麻馅和揉好的面团拿出来,开始包汤圆了,把揉好的面团拉成一个个小团,再把小团用十指挤压成圆的窝,向里面加入调制好的芝麻陷,小心翼翼的用四个指头轻捏封口,再用双掌轻轻光圆,一个个小汤圆制成了。我跟着妈妈边学边做,开始速度挺慢的,做了一会儿,熟能生巧,速度越来越快。妈妈一口气做了十来个,我也不甘示弱,慢慢的,我追上了妈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煮汤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否则汤圆会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腾时,汤圆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许凉水倒进锅内,到第二次水煮到沸腾,同样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汤圆圆润透亮,又香又甜的汤圆完全熟透了。
我今晚吃了很多很多汤圆,还是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回味无穷啊!
6
做汤圆“一个食物圆又圆,上面还要加一点,外面米粉里面菜。放在水里煮一煮,浮上水面就可吃。”猜猜这是什么?——汤圆。怎么样,我编的谜语不错吧。
就要过年了,妈妈决定做汤圆给大家吃。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于是,一早我就陪着妈妈到街上买来做汤圆的米粉。吃过中饭,妈妈招呼姐姐帮忙,我也嚷着要参加。其实,我并不会做汤圆,但我向妈妈承诺“自己做的汤圆再难看我也自己吃下去”,她拗不过我,只好勉强答应了。
准备工作还得妈妈和姐姐来做。姐姐把切碎的九头芥菜、切成丁的豆腐干和新鲜的肉末,放在锅里炒一炒,加上一些调料,香喷喷的汤圆馅料就配好备用了。妈妈用水把米粉拌好,不停地揉呀揉,揉成一个软硬适度的米粉团。这道工序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妈妈说学问可大呢。
总算可以开动了,我跃跃欲试,妈妈却让我先在一边看着。只见妈妈先用手从米粉团上捏下一块,再放在手心里搓成球形,接着用左手拿着米粉团,右手大拇指放进粉团里转呀转,粉团变成了凹形。然后把馅料放进这个凹洞里,再把米粉团搓成球形,还要特别注意留一点尖尖的头。
看起来轻松,做起来难。轮到我动手了,我也是按照妈妈那样的手法做的,可我做的很不顺利,汤圆皮不是这儿破,就是那儿破。这真是让人泄气!妈妈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说道:“怎么样,不是那么容易的吧?”姐姐笑着问道:“还做吗?”“做1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像样的汤圆。就这样,做了一个有一个,也不知做了几个,虽然最后还是比不上妈妈和姐姐,可也算像个汤圆了。
到了晚上,一家人吃着汤圆,就数我最高兴,自己的劳动成果最香甜呀!
7
做汤圆“快加点水”,“哦捏扁了”,“这是这样做的吗?”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哦,对了,这是我们在做汤圆。
今天下午,我们带齐了要做汤圆的材料,来到劳技室。迫不及待的等老师宣布活动开始!终于我们等到老师开口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作汤圆,因为学生部规定少先队员要有动手的才能,开动吧!不过用火要小心……”我们表面装着是在认真听讲,可内心却想着做汤圆的美事了。
我们组的6个同学正毛手毛脚的做着自己的任务。我们先把糯米粉倒入盘中,加些水搓软,之后我们你一块,我一团的把它搓成了圆形,像一个白色的水晶球。我想把面捏扁,包点馅,可面太硬,刚刚捏下去就碎了,经过同学的指点,要加一些水,一开始我半信半疑,可是我又重新试了试,果然灵,一会儿就捏好了。
接着我拿了一点芝麻包进汤圆里,可是芝麻太多,包不回来,结果弄得破破烂烂。我东补西补,弄了大半天才补好。最后是揉圆。我满以为很好揉,可我稍一用力,汤圆皮就被压破了。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又重新包了一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一个汤圆。我知道了做法,速度变得快了起来。终于我们大功告成了。
下面,我们应该煮汤圆了。我把冷冰冰的汤圆一个接一个的倒入开水里,这些汤圆就像一个个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争先恐后的跃入水中,水面上溅起无数邪浪花”。之后汤圆沉了下去,我用锅勺铲了一下,一个个汤圆又浮了起来。最后,我盖上锅盖,静静地等着。
几分钟后,锅里冒出了热气,锅盖轻轻地向上跳动,啊,汤圆们浮在水面上了!你瞧,他们正仰着一张张小脸蛋顽皮的望着我听妈妈说过,汤圆浮在水面只要不打转就说明熟了。望着这些馋人的小家伙们,还犹豫什么……
我们端着碗,也品尝起来。虽然不像平时买来的那么好吃,但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虽然做汤圆有点累,但是我体会到了从中的乐趣,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