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作文
1
既来之则安之这几日内心颇不宁静,总有件事纠结于内心,久久难以释怀——我以零点二分之差,与县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来到这所高中已经上了一个多月课了,感觉每天都特别的忙碌,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我心里一直在懊悔,为什么当初不好好的努力一把,若是再拼命一点点,我就可以进入重点高中,会有更好的磨砺自己的学习环境。现在,在一个相对较差的学校,有很多同学简直在这里混日子。每日一想起这些,内心就特别的难受,仿若在汤火里被煎熬了一次又一次,不知何时是个头。
那日,一个人在阳台发呆,又不自觉的打开了那扇懊悔之门,整个人无精打采的伫立在那里。这时,新交的好友田跑跑了过来,和我拉起了家常。她说她本来可以去深圳学习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去成而来到了这里,虽说这里条件不如深圳,但她觉得只要自己愿意学习,是块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必须学会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我反复的念叨着这耳熟能详的几个字,突然,内心豁然开朗,纠结在内心的疙瘩无意间被消除了,让自己从牛角尖里走了出来。是啊!既来之则安之,在哪里都是靠自己,若是自己总是在抱怨外界的种种不如意,又怎么可能获得内在的提升。以往的自己将所有的经历纠结在已经失去的东西上面,而忘了我更应该把握住现在,既来之则安之,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开发自己,让自己的光芒不被自己的坏情绪遮挡。
感谢这“既来之则安之”几个字,让我不再躲在牛角尖里慢性自杀,而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磨砺自己,来了,就不要过于纠结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在,安心奋斗,才可能有更美好的明天,既来之则安之。
2
既来之,则安之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一个“安”字道出处世良方。身处困境,我们安;渐臻佳境,我们安;风平浪静,我们安;波涛汹涌,我们安;万里无云,我们安;乌云密布,我们安……
安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态度。
安是多种多样的。忍受是一种安,无畏是一种安,坚定是一种安,抗争是一种安,服务是一种安,……安是一种良好的处世态度,是一种不屈的人生精神,是一种高贵的人格情操,是一种安分的行为准则。
能安的人才是伟大的。苏武的安虽使其受尽屈辱,却折射了不屈,表露了真诚;岳飞的安虽让世人惋惜,却迸射着无畏,显出了气节;刘胡兰的安从容镇定,令人动容;文天祥的安是爆发的,针锋相对,谱写了一曲壮歌;鲁迅的安是激烈的,咄咄逼人,让笔杆成为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刺向敌人的胸膛;徐虎的安是朴素的,默默无闻,让世间变得更加洁净温馨;李素丽的安是平静的,他真挚坦诚,让乘客一路欢声笑语;焦裕禄的安是实在的,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脸上笑开了花;孔繁森的安是无私的,他不怕吃苦三赴边疆,让少数民族的发展日新月异。
安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绽放时默默无闻;安是一株春风中摇曳的垂柳,抽绿时清新自然;安是一轮高悬当空的烈日,照耀大地时热辣炫目。安不是懦弱,不是恐惧,不是退缩,而是一种稳定的行为,一种稳中求胜、稳中求精的动力。安可以让我们毫不畏惧地迎接困难,可以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投身工作,可以让我们激情四射地战胜敌人。安让一个人成熟,让一个人稳稳地高飞。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安,安分守己,恪尽职守。我们也要在安中寻求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
安是一份平静面对现实的态度,是一种实实在在追求现实的态度,是一种以平常心面对挑战的心境。无论我们正在做什么工作,只要是有意义的,就让我们牢记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3
既来之,则安之每一个人都与一段岁月邂逅,在如戏的人生中演绎着悲欢离合,在柴米油盐中与时光擦肩而过。当你唱叹今生的平淡,流光也就淡若无痕地离你而去。何必俯首前世附庸后世,既来之则安之,在今生的征途上遇见自己的美丽。
他们是红尘的过客,劳于奔波,身心俱疲,小憩花阴便一觉入梦,任身边人事变迁,任时光无情地将青丝染上寒霜,走入自己编织的梦,迷失在梦中蜿蜒的小巷,洒脱地挥一挥手将今生抛弃,生活也将他们遗忘。
我们迈着匆匆的步伐,无谓是去赴一场约定还是紧紧守卫者内心的期待,只需让期待定格于今生,让相逢邂逅在现世。风雨楼阁,王勃不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铭刻在大唐的流年;苏子起身,写下“盖将自其度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将淡泊与释然舒于清风朗月,将感怀伤世的愁叹一弹于云烟,豪迈不拘的词风留下他清凉如水的背影,他说:“化作春泥更护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的守望他们的不弃成为那个时代通向光明的一簇簇火炬,他们的寂寞是英雄的奉献,滋润了厚重的土地。
也许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身姿推向时代的巅峰,却可以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慢慢积淀出成熟的风骨,打磨出圆润的性情。将想做的付诸于脚下,学会为心灵寻一处曲径通幽的地方,累了可以驻足却不是回避,在片刻的安宁与恬淡中重新找到自己,与它携手继续浸润在前途风雨。
既来之则安之,你会发现今日的春花红于昨日。今日的阳光更加炫目。远去的还会走近,等待的不再漫长,每一步前行都有平仄,每一段故事都有韵脚,回眸昨日已成曲章,无论激荡还是舒柔,无论澎湃还是忧郁,都流溢着岁月的醇厚的暗香。
既来之则安之,在托起花香的清风中留下对过往的微笑,将失落与惆怅亦视作人生的珍宝,在漏过光阴的雨帘中坚定今生的信念。
相信你投生活以木桃,它必报之以琼瑶。
4
既来之,则安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校园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校园才是体味文明的神圣土地。
冬风冽骨,寒气逼人,秋季黄叶满地而编织的苍穹已经不复存在,回首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一个天真的小男孩,每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启了知识的大门,从这大门中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我开始疑问,开始思索,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校园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消逝的14个春秋,在校园里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但在取舍中,已经完成了一份完美的生命。
思乡是校园里永恒的话题。多少次在梦中看见了自己熟悉的家,踏上了那厚实的黄土地,尽管是一个梦,但嘴角却露出了一片微笑。只有来到校园,才真正体验了亲情,犹如体验了一杯陈年的美酒。在这个平凡的地方,温馨的家是我的支柱,也是我为之奋斗的源泉。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看山的时候,如果山不巍峨,便觉得这山没有山的性格,而宁愿去打量一块平地;我们在看海的时候,如果海无波澜,便以为这海没有海的骨气,而宁愿去欣赏一条小溪。校园生活从来不肯掩饰自己,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会使你陷进去,叫你认识它,叫你尝尝它的滋味。在这里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失败,体验了被人欺骗的痛苦。我们只能处处征服,处处回味,时时改变自己。有这样一首歌“岁月伴着落叶渐渐枯黄,生命能不能再伴枝条发绿?你等待着吧,你要等待,总有一天还会有繁花”或许,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喧哗的色彩终会消隐,最终,我锻炼了自己,正视错误与过失,这就是最幸福的了。
校园是最平凡的了,但主宰着世界命运的,无疑就是它,或许世界总是这样,让平凡创造奇迹!
寒风刺骨,校园生活就要不畏严寒,执着地追求一个完美。在校园中,了解了一切,俯视着世界,自己倒像是一个上帝,体验做神的美。
人生历程中,这只是点点滴滴,我在这片神圣之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逝去的日子像一支清亮的牧歌,那朴素的旋律,弥漫在空气中,永驻我的心田。
校园生活不仅是一个生命,在低吟浅唱,在引吭高歌,在一抒胸臆,而且,在他带有悲怆的歌声中有一种壮美的余音在我耳旁不散。校园生活,占据了我的青春,不过我将会在这里迸发出惊人的光彩。
5
既来之,则安之自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以来,人们总是在讨论超光速的种种假设。我没有看过《相对论》,但我知道一种说法,那就是当人类在超光速中穿梭,就会实现时光倒流。不要笑我没有文化,我严重的质疑:第一,为什么就一定要以光速为参照?第二,依据是什么?第三、光速就是我们的极限速度吗?我觉得人类的意念和思维却是无限极速的。
看似我在讨论无关的话题,其实不然。因为有了“时光倒流“的遐想,便有了人们”“穿越时空”的念头。材料里说了两个“宁愿”,一个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固比坦言宁愿回到公园一世纪的新疆,一个是居里夫人的外甥女说宁愿生在未来世纪。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至少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与其仰望过去、畅想未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活在现在,正如居里夫人说的“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想居里夫人在科学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疑和她的这一思想有关。
人类不能没有联想,但如果联想过于好高骛远,而忽视了现实,那么这样的人生注定是痛苦而纠结的。对于现实,人类只有两条路选择,要么改变它,要么适应它。人类也得遵循自然界的法则: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听起来是很残酷,或者有人会说没有人性,但这个真理就是现实告诉我们的,是通过无数次天真和跌倒得到的,自己都靠不住,还能靠谁?
公元一世纪,中国正处于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王莽篡位,群雄逐起,分裂初现,战争频繁,即使后来东汉平定了匈奴等少数民族,统一了政权,对外有四周之路,四海通商,但是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怎么能判断活在那时候就一定幸福?
而未来的未来,我们只能去想象。人的习惯思维,得不到的都是美好的,拥有的都是不值钱的。其实得到和失去都是成比例的,世界本身就处在不平衡中的一种平衡。与其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不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关爱起,从身边的学问知识学习起,感恩你拥有的一切。
就像雷锋叔叔,被遗忘了多年,今年突然号召我们学习雷锋,其实,雷锋我不敢说很了解。他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复原,现在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至少是盲人摸象吧。要学习楷模其实身边比比皆是,比如杭州司机吴斌叔叔,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没有忘记自己的值得道德和使命,耗尽最后一点力量,让乘客处于安全状态,当之无愧就是英雄。再比如山东一个招商局的局长,为了扩大招商,不惜把自己推在媒体的风口,参加一个海选的唱歌节目,我在想,一个官员,能把自己暴露在大众之下,至少是有胆识的,有平民意识的,也是一个不怕监督的官员,为什么大家不向他学习,反而风言风语的呢?
再说,我们也不一定要学习别人,做好自己,读书的好好读书,教书的好好教书,军人好好保家卫国,当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考试就好好考,考不上也不见得人生就没有了乐趣,很多时候考试只不过是对自己十二年读书的一次练兵而已,人的能力有很多,高考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彩。与其临岸观水,不如下海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