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要冷静作文
1
关键时刻要冷静就在10个小时以前,我从死亡的边缘爬了出来,更加懂得了关键时刻要冷静。
10个小时以前,我无事可做,就自己开着车出去兜风。这里的路令人生畏,尤其对不常开车的我来讲,更是如此。学车的时候都不用观后镜倒车,现在我还是不太会用。我想要原路返回,一路上寻找调头的地方,终于找到一处较宽的路段。车转了90度,横在路上,再一倒车就行了。挂上倒挡,小心的向后倒,正在这时,后方过来一辆卡车,于是我就加大油门,想要快点让开。当我无意中很不专业的从观后镜中发现车已偏向路边,急忙刹车,此时车已倾斜,我知道左边后轮已掉了下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用极短的时间想了想,迅速的拉起手闸,慢慢的,小心的松开脚闸,轻轻的爬到副驾驶的位置,打开车门,跳了下去。整个人瘫在地上,腿在发抖,掏出香烟含在嘴上,给朋友打了个电话,直到朋友过来,香烟也没有点。我给羽儿打电话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很担心,让我以后别一个人开车,我故做轻松的说,没事!
如果当时我不冷静,忘记拉手闸或是慌忙从那一侧下车,很有可能就会连车带人掉进深谷,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2
遇事沉着冷静公平公正,这一人人都向往的社会氛围,却永远只能以相对的形态存在于社会中。任何一个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在他的一生中,总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不公正待遇,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人们常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家由爱而生,它与房子不同。因此,几乎所有的人在家中都能感受到难得的放松与惬意。无论外面的竞争多么残酷,家都是要回的地方,都是最温暖的地方。但是,有的家中依然有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连相对的公正都没有。今天A的父母不容许他继续学业,明天B的家人又使用家庭暴力……这样的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灵与人格吗?
所以,在家庭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孩子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用A做例子,他应该先向居委会反映,等待家庭调解。这一步应该能够达到目的,毕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如果依旧无用,那该与居委会一同向妇女儿童协会反映。因为在我国,儿童享有九年义务教育,且任何一个公民的生命健康都受到保护,所以这样的父母已经违反了法律。如果仍不改正,那就要靠法律的制裁了。我相信,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吧。
学校中的不公正似乎更好处理。如果是同学与同学之间,那可以请老师或家长予以协调,但最好是老师。因为家长总会存在偏心,而老师比较公正一些。如果是老师对学生不公正,例如老师打了学生或者由于偏心偏袒某些学生。这时,学生便可以向校长投诉。若无法解决,便可向教育局反映。我相信,在不牵涉到社会不公正时,学校不公正是较好解决的。
社会中的不公正待遇较之以上两种,则显得“难于上青天”了。社会是复杂的,一环扣一环,不知道哪里没有纷争与互相偏袒。所以,社会不公正的关键是找到清白且完全公正的第三调查方。当然,这里的公正只需要按事实来说话即可。总而言之,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应先调解,调解不成可以请法院帮助我们。总之,要冷静应对,而不能盲目行事。
3
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才能自拔18岁的约翰·汤姆森成为了现代美国人心目中非常有影响的青少年楷模,虽然汤姆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学生。他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常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绞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机器切断。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齿打开门闩,爬到了电话机旁边,但是无法拔电话号码。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打通了他表兄的电话,他表史马上通知了附近有关部门。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医院为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
如今,他已经微微抬起手臂,并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他的全家和朋友为他感到自豪。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汤姆森呢?有的说,他聪明,用铅笔打电话,还会用嘴打开门。有的说,他喜欢干活,我们喜欢勤劳的人。还有的说,他身体真棒,一定曾努力锻炼身体,不然早没命了。汤姆森的故事里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他把断臂伸在浴盆里,为了不让血白白地流走。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冷静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
一位学都概括了这些人回答,人们除了佩服他的勇气和忍耐力外,还有一种独立精神。他一个人在农场操作机器,出了事故又顽强自救,所以他是好样的。
感悟:在关键时刻,最有意义的帮助就是保持冷静和镇定。将情况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即使是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如果我们自身是盲目慌乱的,那么很有可能使帮助我们的人也陷入这样的情绪中;如果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即使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自救。
4
遇到危险沉着冷静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放学后一个小女孩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
当她走到居委会时,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她便绕道而行,从另外一条小路走回家。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妹妹,你放学啦?”她抬头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她的面前。“嗯,放学了。”她随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对她说。她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那些我见过的爸爸的同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她的手,拿出几粒糖给她。她心里在想,这个人她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还是……。
我灵机一动问道:“你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爸今天开车去哪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粒糖,想塞到小女孩嘴里。“是坏人,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怎么办?平时在电视中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我决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你说过吗?”小女孩急中生智地说。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他拉着小女孩的手说道。
小女孩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回忆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的很多自救自护的方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有办法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好烟就去爸爸那儿。”我笑嘻嘻地对陌生人说,“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看着他那自以为是的样子,小女孩不禁暗暗在笑:你上当了。陌生人拉着她的手来到小店时,小女孩指着远处迎面而来的男子说道:“爸爸。”就这样,小女孩很快便自救成功了。
小女孩靠自己的沉着冷静、勇敢,靠老师父母教的自救知识,成功的逃离了坏人的魔抓,在日常生活中,这类事也会时不时的发生,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保命第一,多学些自救知识,在遇到危险是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学会生存,学会自救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