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特产作文陕西
1
陕西我的家乡特产我的家乡在陕西,这里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我最爱的是家乡的特产红枣。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小草露出了小脑袋,柳树吐出了嫩芽,可枣树依然是光秃秃的,像个贪睡的孩子。端午节前年后,枣树才从梦中醒来,睁开朦胧的睡眼,枝条上开满淡黄色的小花,芳香迷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蜜蜂,围着它贪婪的吮吸花粉。花凋谢后,终于露出了绿绿的小枣,可是它们非常调皮,总躲藏在绿色的叶子中间和我们捉迷藏。秋天来了,小枣渐渐长大,慢慢地由绿变黄。中秋节前后,它终于穿上了大红或者紫红的大衣,远远望去,树上仿佛挂满了一串串红红的小灯笼。这时,如果你摘下一颗尝尝,哇!脆生生的,甘甜无比,让你回味无穷。
家乡的红枣不仅皮雹肉厚、核小,而且营养丰富,可以补血养颜,作为上等的药材,它可以和粥煮着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泡水喝……
我爱家乡的特产红枣。
2
家乡的特产——大红枣我的家乡在陕西,我们这里特产很多,最有名气的要数大红枣了。
春天,一阵春雨过后,枣树上长出了嫩嫩的绿芽,不久,树上开满了乳白色的小花。花儿凋谢后,就长出了淡青色的小枣,小枣贪婪地吮吸着阳光雨露,慢慢地长大了。
秋天,青色的小枣渐渐变红了,微风轻轻一吹,无数颗红枣像许多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好似在风中跳舞,让人看了都眼馋。
大红枣的外形是长圆形的,刚成熟的大红枣吃起来脆脆的。为了方便贮存,人们把摘下来的枣子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这样红枣可以放好久都不坏。枣子可以生吃,也可以和稀饭一起煮着吃。煮好的稀饭把锅盖一揭,哇!一阵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满屋子飘着枣香的味道……
枣子不但味道香甜,而且营养丰富,如果你到陕西来,别忘了回去时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一包大红枣回去。
广告词:
大红枣呀吱悠悠的甜,红枣的外表真好看,吃着香,吃着甜,吃得小朋友笑红了脸。
3
家乡名吃——陕西凉皮提起陕西,你一定会马上想到兵马俑、羊肉泡馍。这里我为你郑重推荐陕西名吃——汉中凉皮。
我的妈妈是陕西人,所以嘛我从小受她的影响,对这些地方小吃有些偏爱。
人们都知道,陕西人豪爽。所以呀,他们的饮食也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看到那色香味俱全的汉中凉皮,不信你不会流口水。
汉中凉皮晶莹透亮,白得净洁,红得诱人。看一眼就会谗涎欲滴了,它不仅外形美,吃着味道更美。一碗飘香的凉皮放在你面前,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让人禁不住深吸一口气。赞道:“好香啊1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拌匀,一口爽心爽口的凉皮入口,没有人不夸赞它的美味。
家乡的凉皮摊位一般都不算大,几张桌子加几个小凳,外加一个简单的煤炉,占地几平米就可以在闹市开张营业了。有人逛累了来吃一碗,有的三三两两来请一回。
“来一碗凉皮。”
“要热的还是凉的?”
“凉的。”
“好,您先坐,马上就好。”
摊主热情的请你就坐,麻利地往碗里放一点绿豆芽,再放上凉皮,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料水、香醋和油辣椒就端上来了,你甚至等不了两分钟。
家乡的凉皮真好吃啊,辣椒的香味加上香醋的酸味,劲道的凉皮加上绿豆芽的清脆,又辣又香,又凉又爽。吃着美,闻着香。吃着凉的,想尝热的,吃着赞着,走时还不忘给家人也带一些。花钱不多,经济又实惠。
家乡的凉皮不但小孩子喜欢吃,老年人也喜欢吃。如果你品尝过了,你一定忘不了,如果你还没吃过,一定去品尝品尝。千万不要留遗憾哦。
4
陕西特产——蓼花糖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产,陕西也不例外有琼锅糖、蓼花糖、薄脆、石子馍……我猜,大家一定都没有吃过陕西的特产蓼花糖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蓼花糖,是陕西的传统名贵食品,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蓼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制成的。它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形状是圆形的,像一个个圆溜溜的乒乓球一样,十分好看。另一种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橄榄球似的,十分漂亮。
蓼花糖的表面沾上了许许多多的白芝麻,让人忍不住的想咬上一口。咬开以后,它的里面是网状的,每隔一点点的距离都会有一两个小洞洞,好像是用来储存空气的。
它的味道非常的特别,有浓浓的芝麻香味,还有淡淡的白砂糖的味道。有位诗人曾写诗赞美蓼花糖:“生性冰雪艳,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蓼花糖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明代,县里南茂号有个名叫辽化的师傅,他做了一种香甜可口的食品,表面有许多芝麻,里面特别酥脆,香甜可口。这位师傅死后,当地百姓联名恳请南茂号老板,把这种食品叫做“辽化糖”。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出逃来到西安。地方官员为讨好她,争相送上好东西。这其中就有蓼花糖。慈禧吃了非常开心,觉得色味具佳,只是名字太俗。她想起草原上有一种蓼花,正好蓼花糖的样子很像蓼花的穗。于是将“辽化糖”改为“蓼花糖”,一直用到现在。
我觉得蓼花糖不仅好吃,而且历史也很悠久。我希望大家来到陕西的时候一定要尝尝蓼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