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味道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煞叫花;三九四九冰上行走。说这话,足见其“三九”日子的寒冷。可是,天气就是这样的怪,时至今日,天气却依然一陽一光灿灿,暖意十足,仍不见人称的三九严寒到来,假如不是看到满街的树木光秃秃在风中摇曳,花花草草在寒霜浸一一婬一一里落败的话,还真以为时下依然是秋天呢。
腊八过后是腊九,虽说腊月初九没有腊八那样有名气,可以不是一个值得小瞧的日子,毕竟这一天是进入三九的第一天,也就是说,自冬至那天开始算起,那所谓的数九寒天,也已经过了两个九天了。
天气,依旧不冷,心也很暖。
记得小的时候,每当腊八这天,孩子们还在土炕上躺一溜的酣睡,母亲总是一个人早早的起来,把前一天晚上碾好的黍米、黄米,还有豇豆,再掺上几把砣去糠皮的高粱米,熬上大半锅的浆稠稠的米粥,等孩子们起来吃。那时,一家人地里来地里去,土里刨食,日子清苦一些,能吃上一碗像样的米粥,着实不容易啊,大部分人家里,分的口粮都会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天两顿饭的日子也很常见,用地瓜胡萝卜打发肚子的饥饿更是家常便饭。那时,虽说日子过得难一些,可平淡的日子习惯了,就像冬天里屋里燃一烧的火炉,其热融融,和和睦睦。
现如今,日子非比以前了,谁也不再会为二两米去犯愁,什么八宝莲子啊,皮蛋瘦肉啊,海参鲍翅啊,五花八门的粥林林总总,就连小时候吃腻歪的南瓜、红薯、胡萝卜也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可无论怎么熬制,怎么调配佐料,却再也没有了小时候母亲大锅熬出的味道。那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早已镌刻在心底的家乡味道。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腊月九日暖寒客,歌蹋柳枝春暗来”的佳句,意思也大概就是说,冬寒已及至,暖春亦不远。
在这样的季节,我们大都在安逸的生活着,过着属于自己的冬天,品着用自己的手酿造的酸甜苦辣的味道。暑也好,寒也罢,都是我们必须历练的一个过程。也许,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当我们的儿女们到了我们现在的年龄,当他们有心回忆起儿时米粥滋味的时候,也能从中体味到父一爱一母一爱一的味道,这对我们来说,已是十分满足的宽慰了。
腊月的味道,其实就是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