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记作文精选50篇(3)
篇十六:东方文化步行街参观记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却说东方步行街甲牧野。东方文化步行街以她独特的魅力,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新乡的牧野大地上。
从小到大,我逛过许多大街小巷,可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步行街这样的街。步行街的商品可真多啊!商品质量上乘,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步行街的雕像可真一精一致啊!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步行街可真长啊!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腾空苍穹。
漫步在步行街,好像走进了一座历史名人博物馆。一座座雕像、一座座浮雕、一句句人生格言,无不让你切身感受到她博大一精一深的文化。站在孔子、孟子、庄子面前,我不由地自问;即使在商品化的今天,也要保持着“威武不能屈”的气魄。站在历史英雄面前,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生命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一精一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一精一神。站在炎帝、黄帝面前,我更明白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必须继承和发扬东方的文化,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篇十七:区消防防指挥中心参观记
二零零七年的最后一天,虽是凛冽寒风吹拂,却也一陽一光普照,我们十八名小记者去区119消防指挥中心参观,令我终生难忘。
我们先参观消防装备,什么切割机呀、什么救身衣呀、什么照明灯、水一槍一、泡沫一槍一……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名目繁多的设备都被辛勤的叔叔们整齐地放入消防车。区119消防指挥中心一共有七辆消防车,其中有一辆最大,叫“大功力水罐消防车”,长约七米,高约三米,可装十八吨水。你可想像一下,这车有多大、有多威武。
介绍完装备,消防叔叔问我们:“如果家中起火,应该怎么办?”大家叽叽喳喳起来,有说应该先救火,有说应该大叫救命……消防叔叔笑了笑:“其实我们应该先打火警,再躲进卫生间,用湿一毛一巾捂住鼻子,从窗户大声呼救,并逃生。”
我们又去参观他们的房间,只见被子折得像豆腐块,鞋帽放得整齐划一,被单一尘不染。大家惊叹不已,连声说道:“好整齐、好干净、好漂亮。”消防叔叔和颜悦色地说:“不难,不难,天天练习,也能和我们一样。”
接下来,消防叔叔带我们到车库:“来看看我们从穿衣、下楼、上车到把车开出来要用多少时间。”说完,按响铃,只听“咚咚咚咚”、“啪嗒啪嗒”、“砰”、“嘀呜嘀呜”一连串声音,消防车已经开出来了,只是短短20秒而已。如果是我,穿衣服都要半分钟以上。一阵掌声响起。
最后是灭火表演。他们往一个盆里倒油,拿一个火把点着,熊熊火焰燃一烧起来,十米开外都可感觉到火的威力。浓浓的烟雾也窜了起来,足有十来米高。一个叔叔手提泡沫灭火器,喷了几下,火被熄灭了。行动如此迅速。又有一个叔叔将煤气罐打开,烈火喷了出来。要表演的叔叔却说:“大点儿,再大点。”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时,火已经喷一出约一米了。只见叔叔拿着湿一毛一巾,伸向开关,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动作标准,行动迅速。大家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天色渐晚,红霞满天,我们拍了张影留念,才和消防叔叔们道别。
篇十八:“翁氏纪念馆”参观记
翁氏故居是以现存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整体建筑基本完整的明清官绅名宅而闻名遐迩。我通过门厅来到了桥厅,它是为歇轿子和备茶之用的。在桥厅的右边,可以通过走廊来到晋一陽一书屋。里面是翁同和小时候用过的书屋,在墙的两边,分别有两幅翁同和提的字。桌上放了笔砚,旁边的书桶还有放着几卷书画,正中间还有一幅翁同和写的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对联旁边还放着一个书柜,里面放了各种朝代的书。 参观完后,我又来到了彩衣堂,它坐北朝南,为渔翁是故居的第二进,为故居的主厅。它之所以称为彩衣堂是因为翁心存购得后,经扩建修缮,更名。“彩衣堂”取自二十四孝中老菜子“彩衣娱亲”之意,作为孝养母亲的地方。彩衣堂内还有翁同和所书对联“锦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意思是要读书振家、与人为善,做人、治家的格言。彩衣堂结构为五架梁并前后廊九架椽屋。进深14.03米,三开间宽14.98米,硬山五脊顶,面积235平方米,堂内的梁、檩枋、柱等处绘有彩画116幅 。 说完彩衣堂,咱们再来看看“知止斋”,它是个主人会见宾朋的地方。楼上藏书,楼下供吟诗作对、论文、赏书、品画。还有玉兰轩,此称客厅,亦称花厅,类似今天的会客室,因庭中种有玉兰,故名玉兰轩。 思永堂在彩衣堂西侧,是翁同和于同治年间从仲氏手中购得,与大厅彩衣堂相似。翁同和、翁安孙、翁斌孙居住过,经过百余年的沧桑变迁。此宅只保存部分建筑。 随后,我又参观了后堂楼、双桂轩书楼、柏古轩...... 我是个外地人,通过这次参观,进一步了解了常熟,常熟确实地杰人灵。
篇十九:参观记
星期六上午,一妈一一妈一带我去参观科普馆,我们乘地铁来到了科普馆,来这儿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科普馆里的东西肯定很吸引人啦!”我开心地想。
买了门票,我们先来到了“航天专区”,通过介绍,我知道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比如:1957年苏联发射一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登上太空得生物是一名叫“莱卡”的航天犬;1971年苏联在太空中建立了第一个空间站,相继美国也建立了空间站;中国是古代火箭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得国家……
过了“航天专区”,我们到了“科学原理区”。这一片区的作品都是根据科学原理研制成的。其中最吸引我得是那毫不起眼的“魔球”。
“魔球”与平常的皮球一般大小,只是颜色是透明的,魔球中间有一个蓝色的球,这个球的周边有七八根紫色的小绳在飘荡。我忍不住用手在魔球上面按了按,起初没有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我感到手有些疼,拿开一看,红通通的,带点麻麻的感觉。后看了介绍,我才知道这“魔球”是根据静电原理制作的。
我们由又去了“标本展览”处参观了,这儿到处都是五光十色的贝壳标本和五颜六色的蝴蝶标本,还有可一爱一的鸟类标本。这些鸟类标本栩栩如生,有的在展示自己的靓丽羽一毛一,有的在笼子里“高声歌唱”。有的在翩翩起舞……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这次参观科普馆,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啊,我从这儿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想:到了夏天的时候,我要做上几个美丽的标本莱丰富我的业余生活。
篇二十:南越王墓参观记
年“五一”节,我们一家人相约去解放北路,参观广州著名的南越王墓博物馆。
因为南越王墓建在一个叫“马岗”的小山包上,所以进博物馆要从下往上走很长的石阶。博物馆依山而建,门口有一铭牌,醒目的铸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
这个博物馆面积很大,共分四层,是一座充满岭南特色的建筑。
第一层展览一些古代各时期的瓷器,历史悠久的青铜器。上到第二层,在这里展出了各种表现出岭南特色的古代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习俗,也折射一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紧挨着的第三层是游客休息和专家学者举办学术交流的地方。
我们继续沿着石阶往前走,走到了最一精一华的第四层。上面游人如织,我们沿着指示牌指示的方向往下走,到了南越王墓地的地下宫殿,宫殿分为许多间,中间是国王的墓室,他的两位夫人住在两边的“房间”。另外还有侍女的“房间”等等。
这间地下宫殿是用巨石砌成的,我们走着走着,就看见国王那些千奇百怪的宝贝,有珍贵无比的玉器和钱币,还有锋利的刀剑┅┅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制作一精一良的钱币。这些都是国王的随葬品,可以想象,国王生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奢华。由于国王的随葬品太多了,所以博物馆专门在地下宫殿旁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展览大厅。以供游客能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南越王墓的历史,并于其中领略岭南文化的博大一精一深。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至今仍被那些神奇而伟大的古代建筑和巧夺天工的随葬品所震撼,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