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作文 >

忠告中层读后感评论

时间: 2015-10-14
忠告中层读后感评论一:《忠告中层》读后感

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在前两次的学校行政会后,才真正给自己定位。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了郑杰所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每一封信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进一步知道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要尽到职责。现就第三十八封信“经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就是这样思维活动,使教师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名教师,可能是因为监考当天的第三场考试了,开考时间是下午五点,都觉得累了,于是她叫一名学生来领试卷,我没有把试卷交给学生,而是打电话叫教师自己来领,她一直没来,开考前五分钟,我将试卷送到考场,并对教师说了一句:“这是教师的责任”。 这让我想到,这是我们教师的素质问题吗?还是本来我们做中层的在对教师的培训和观念提升上出了差错?或是不到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做中层的我需要时时反思,需要事事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体现出一个中层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的作用。曾看到过有本书中把中层归为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中流砥柱,主动担起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最终一事无成。 “经验反思”中,郑杰教师说到,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一个定律: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说到,千万不要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仅仅是教学技能的进步和知识的扩充,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特别是教师自己的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己对教育行为意义的理解的变革。如果学校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行为或者教育教学的知识技术上,那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反思,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受教师的发展所影响,教师的发展与中层的工作息息相关。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反思工作所遇到的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一些事,作如下的方面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思维和方式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中层,可以说战斗在一个部门最前沿,领导的决策、神要靠我们往下传递,一些想法也要靠我们亲自去实现完成,所以注定一直所承受很大的压力。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好恶带到工作中来,不能意气用事,在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中要留有余地,不走极端。上级领导从学校的整个发展来考虑,是总体把握;而年级德育副主任就具体分管年级德育一项,所考虑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年级这一小集体,是局部把握。接受领导的安排,服从学校整体利益,让年级组和学校部门作用发挥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其次,中层是决定执行力的关键点,上级下达的命令,如果到达中层这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并督促完成,那何谈执行力。有时领导下达的任务可能与我们的想法有差距,可能不具备完成的条件或即使能完成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时我可能没有认真的去执行,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在工作中,不要讲困难,有效地与领导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对于100%要完成的任务,就不要再讲任何的困难,有条件要执行,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并且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保证完成任务,工作多、工作忙都不是不完成任务的借口。等、靠、要,懒、散、垮,是懒汉懦夫,自甘堕落的思想。这时我又想起陈红中老师送我的一幅对联:“极速登山,到顶方好汉;静中平燥,落伍是懦夫”。来时时提醒自己。 另外,努力打造高效队。年级工作一直是很难开展的,由于每一位教师的格差异,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工作中我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他们,同时带动和引领大家为工作而努力着,我必须靠这个队,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 读罢《忠告中层》,有着很多很多的想法,感受也远不只上面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在某件事上失策,与某个人的合作不算完美,但我相信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处事和办事能力。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把学校的发展看成就是自己的事,做一个合格的学校中层领导。

忠告中层读后感评论二:忠告中层读后感 《忠告中层》共47个主题,从第一讲的《光荣上任》到最后一讲《去留问题》,这本书以书信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做一名中层领导,我觉得对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中层人员,是连接校长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上对校长要忠诚,下对教职工要真诚。在学校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在学校体制中,副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副校长要能根据岗位要求履行职责并准确就位,下面谈谈自己读后的认识和感悟。 一、以德立身,为人师表。 无论作为教师、员还是管理者,都要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淡泊名利,心地无私天地宽。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要说的就当面说清楚,该布置的任务就要传达到位。当然有布置就有检查有反馈,发现优点指出不足,不是一味说好话,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原则。 2、豁达大度,用坦然的心态处理事务。能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有人说忍让很吃亏,我认为人都有格脾气,但单位与家庭是有别的,不要一时之快挫伤别人,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 3、以主人翁的态度塑造学校形象。作为管理者更多代表的是学校形象。只要是关系到学校荣誉的,都耐心的做好工作,多宣传学校的亮点,多谈学校的苦经,多解释老师的做法,在沟通中取得双方的信任与理解,达成共同的目标。 二、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态度,而且是一种需要、一种必须。自身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并且学习的范围和视角不能狭隘,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在工作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地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做到与时俱进。也利于在科研中引领教师成长,树立教育理想,从而使教师的工作激情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三、尊重校长、结合作。 副校长的工作中心是配合好校长,而要配合好就必须同校长通力协作。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副校长,就要模范执行学校的决策,凡经集体研究讨论后由校长集中大家意见拍板决定的事情,无论自己是否理解和赞同,都必须模范执行。对于工作中的失误,要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并向各方面做好解释工作,切不可无动于衷,更不能推卸责任。 四、摆正角色,到位而不越位。 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和参谋,是校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服从于校长,它服务于教师,在职务上是配角,在工作上是主角,理应站在工作的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当好排头兵。除此之外还应当为学校排忧解难,当学校和外界发生矛盾时,应挺身而出,依法维护学校的利益。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关系和谐了,班子结一心,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班子成员之间应真诚相待,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个人可保留意见,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安排。 总之,我们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做好“绿叶”去开拓,为学校的发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忠告中层读后感评论三:《忠告中层》读后感 读罢《忠告中层》,如醉如痴,竞有一种“众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作者用敏锐的思维,开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条分缕析的将一位青涩的教导处助理“培养”成一名成熟干练的中层干部。其间,我们细细咀嚼,认真反思,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见解,对学校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捷径。对于其中的观点,更是钦偑。 “人心向着自信,只要信任自己,心中就会有能量产生。人心还向着责任感,一个干部最吸引人的特质是‘责任感’。在遇到困难时毫不畏缩,绝不逃避,更不会推卸责任。人心向着坦诚,不必隐藏起自己的格,大家都是最恨那种‘笑面虎’式的伪君子,戴着一副假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的人是招人厌恶的。”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只有相信自己,心中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为之奋斗,为之拼搏。只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到工作中去,无怨无悔。生活中,偶会碰到这种不负责的人,好事争着做,出了成绩尽量给自己脸上贴金,出现问题不敢承担,找借口开脱者有之。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挑重担,勇承担,不推卸,不逃避,乃真正领导也。 在“赢得人心”这一章中的“名”字阐述,让我更清晰明了。关于“名号”的解释,我更明确了各部名的名号与职能。对于“名分”的解析,层次分明,职责分明。我非常赞同。一所学校,只有上下有序、左右有别、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分工而不分家,学校才能井井有条。有的领导干部总嫌自己的职权小,屡屡越位和窜岗,好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不做。主要领导再不把握分寸和尺度,职责不分,工作推诿,不仅弄得领导班子不和谐,心情不舒畅,工作不落实。领导班子的地位在群众中下降。如作者所云:“乱了套”,“失了礼”。 《忠告中层》这本书,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积极调动、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对于“质量管理”、“三全一多”、“质量控制”篇章,更值得我们领导干部细细品读,书中对质量管理涵义,分类进行了类比阐述,对学校质量管理的策略和作方法,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提高学校质量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中有很多我喜欢的语录,摘抄如下: ——中层班干部要有尊严,但绝不可以傲慢,指导他人不会伤及你作为一个干部的尊严,反而能为你赢得尊重。你得将指导看作一个机会,是一个为了他人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知识和智慧的机会。 ——作为管理者,你的使命说到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被管理者们忘记工资最大化和休闲最大化,而将目标调整到与学校一致的方向上去。 ——教导处是学校最重要的业务部门,应很好地体现专业,你们不是卖苦力的,因此要强调分工的基础上合作,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更不能靠庸俗的人际关系来维系这种结。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