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人作文
1
“快乐春游 走近名人”春游前夕,我们四(3)班举行了“快乐春游 走近名人”的主题班会,了解了虎跑梦泉和李叔同纪念馆,浏览了景点和纪念馆的图片,还交流了各个小组的春游计划方案,可谓是有声有色、其乐无穷!
我们先请钟一朗读了虎跑梦泉的诗句,“梦熟五更天几许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空云影去无踪”、“定慧禅寺少云烟,南岳双虎跑翠岩;移来纯净童子水,沏出清茶杯中甘;弘一法师行古道,济公和尚济世癫;溪流叮咚花间醉,虎跑梦泉水清涟” 。这一句句优美的诗句,配上钟一精彩的朗读,让人陶醉于浓浓的书香中。接着,靳天懿和张楚婕同学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虎跑梦泉的简介和传说,讲得绘声绘色、抑扬顿挫。随后,我们聆听了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这首优美的曲子,让我们陶醉于音乐美妙的旋律中,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俞怡安同学还为我们介绍了李叔同纪念馆里陈列的图片、资料等,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尊尊精致的木刻,一幅幅珍贵的肖像,让人十分怀念。在班会活动中,每组的组长还把各自小组的春游计划拿出来“晒晒”,看哪个组的活动有意义,有创意。外出的安全当然此次须要强调,王晓玥的发言,博得了大家的一片认可。最后,我们还开展了小小知识竞赛,把这些知识都巩固了一遍,并以大组的形式积分,结果第四大组胜出。“快乐春游 走近名人”的主题班会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我们期待着4月28日亲临虎跑梦泉和李叔同纪念馆,去更真切地感受……
2
走近名人——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者,是一名伟大的领袖。
他少年时期看到很多人被活活饿死或者冻死,却无能为力,毛泽东长大以后就去长沙求学,看到这里的穷人非常贫穷,而富有的人却天天饮着美酒,天天吃着美味佳肴。毛泽东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1902年,毛泽东参加了革命活动,他特地回到家乡,向姐妹们介绍革命形势,教育他们,甚至连侄子也走上了战常他们在战场上、牢房里从不屈服,视死如归。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夫人。他们两个人创办了图书馆和农民夜校,亲自当老师,教农民识字,讲革命道理。1931年,杨开慧被敌人抓去,敌人逼着杨开慧说出毛泽东的去处。对她用尽了毒刑,用皮鞭抽、竹签扎、杠子踩……她嘴里只有一句话:“不知道”,直到牺牲。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抗美援朝开始,他就参加了志愿军。整整六个亲人的生命被夺走。就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一样。
真是舍小家,为大家,跟书上写的一样。
3
走近名人著名的艺术家——聂耳,闻名于世。
他一生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卖报歌》、《毕业歌》……他还为电影《风雨儿女》创作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自幼聪明懂事。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从小热爱音乐,学会了演奏二胡、月琴、风琴等等,成为了学生音乐团的指挥。他在读书期间,不但刻苦学习,而且思想要求进步。
聂耳还会和几个哥哥一起演奏《梅花三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等歌曲。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救难会”成员,曾多次进监狱探望被关押的革命同志。
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可创作四十多首歌曲。
走近艺术,走近名人。
4
走近名人杜甫是唐朝诗人,生于712年——770年。
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少年时,杜甫居住在洛阳城,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许多名人学士都聚集于此。
杜甫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广泛阅读古代各种图书,达到了“读书破万卷”的程度。
少年时的杜甫就开始勤奋写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很快就出了名。
由于杜甫一生为人写诗无数,所以被众人称之为诗圣。
5
天地一沙鸥——走近杜甫自古有云:“天府千里有沃野,物阜民丰无饥寒。”可天府之国却也不免战火骚扰,更不缺忧愁之人。诗人杜甫一如那孤独的沙鸥,踯躅于西南天地间。
早年的英气已随那八月的秋风远去,当年的雄心也仅在“一览众山斜的词句中可寻得端倪。现在的他,壮心犹在却如迟暮老人,孤独的目光中再也寻不见昔日的神采。
他看到了开元盛世的光明,更多的,却是安史之乱的九州乌云;他看到了致君尧舜上的希望,更多的,却是报国无门的失望;他看到了昔日的仓廪丰实,更多的,却是今日的民不聊生。
百年的励精图治,才换得来民丰国富,四海归一,可而今,仅仅几年的战火却烧的百姓流离,四海分崩。
这样残酷的现实几乎要击垮杜甫。他心力交瘁,万般郁愤之下,再次提起了愤世之笔: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他却愤然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词,而留给自己的,却仅仅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闷游武侯祠,他百感交集,愤愤又无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怀古来伤今。
早年的锐意进仕之心他或许淡忘,而今心中惟念的,只是希望天下早日太平,百姓能够和乐安康。或许这只是奢望。
但他并没有放弃这种奢望,当战乱初停的消息刚刚传来,他就抑制不住兴奋与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然而盛世一去,哪能复返?“即从巴峡穿巫峡,却下襄阳向洛阳”的杜甫看到的,听到的却依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呻吟!
他失望,无奈,却只得继续将这民间疾苦在笔底波澜之下显现,显现——
最后他终将自己托付给那一叶孤舟,完成了自古“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又一段演绎!
6
走近杜甫草堂来到成都,你不得不去杜甫草堂参观参观,因为走近那里,就远离了充满噪音的城市。
走近杜甫草堂,就像走近了自然,我走着走着,远处盛开得璀璨的鲜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贪婪地嗅了嗅空气中飘逸的花香,听着树上的小鸟婉转的歌唱,挪动着脚步,迈向那片美丽的花海。来到花丛前,几只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处在的飞来飞去。漫步在这花丛中,享受着这里的一切,让我也融入了自然。
穿过花丛,来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草屋。这里依山傍水,傍边还有一片茵茵芳草地。春风轻轻地吹过,我抬头望向天空,绵绵的云朵千变万化,一会儿成了花,一会成了兔子……。真是美极了。再往下看,是一片树林,树木是那么的绿,绿得深沉。真难想象当时杜甫看到这里景象的感受。
再走进行杜甫的往过的屋,我只能用一个短语形容——小而温馨!这里摆满了杜甫草堂的纪念品……杜甫草堂被称为“圣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度。走近杜甫草堂,享受当代著名诗人的家吧!
7
走进杜甫内心深处泰山脚下豪言发,从此立志报国家。柔情好雨知时节,大唐锦上又添花。安史之乱灭梦想,春望一曲断人肠。老死他乡终不悔,飘飘天地一沙鸥。——题记
少年时,杜甫站在泰山脚下发出了豪言壮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此开始了文学之路漫漫征程,你自豪与大唐的繁荣昌盛,你陶醉与大唐的锦绣江山,大自然又赋予你柔情的一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忘情于美好的江南水乡,你的才华也为大唐盛世锦上添花。
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百姓居无定所,同时也打破了你年少的激情与梦想。你不得不把视线从江山转到王朝的兴衰。当你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荒凉与颓废,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凄楚的呐喊,你试图用你的绝世才华挽救唐王朝的衰败,于是你振臂一呼,但,应着寥寥。你愤激,写下了《三吏》《三别》,揭开了唐王朝谁败的历史真相!
你认识到你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之时,只能祈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只能借诸葛亮身世自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只能借物自喻“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留下了千古遗恨!
走进杜甫内心深处,我认识到了才华横溢的杜甫;走进杜甫内心深处,我认识到了柔情缠绵的杜甫;走进杜甫内心深处,我认识到了忧国忧民的杜甫!杜甫,中华民族形象的载体!杜甫精神,中华的民族精神!